怀远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21 06:27:05

怀远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分析当前怀远县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今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以为怀远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械化;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2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082-01

当前怀远县旱作物主要是玉米,播种面积8万hm2,约占全县农作物的70%。当前怀远县玉米机收率不到10%,而小麦、水稻已完全实现机械化。为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推动当前玉米的进一步发展,分析怀远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

1 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

从2004年开始,怀远县开始引进玉米收获机械及摘穗机,至今已经近10年。目前,在玉米收获方面的机械主要有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单行玉米收获机、多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其中,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单行玉米收获机大部分为辊式摘穗机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可与大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单行玉米收获机与11.0~14.7 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多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为板式摘穗机构。3种机型均具有摘穗、集箱和秸秆粉碎一次完成的功能。

2 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玉米收割机机械自身还不成熟

由于玉米收割机还处在研发试验阶段,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籽粒破损率、籽粒损失率和果穗损失率较高[1-3]。其中,由于玉米收割机一般设定固定行距,很难根据生产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收获效果收到影响;同时,玉米生长中存在部分矮小的植株,而玉米收割机割台过高,收获时不能有效进行收割,造成玉米的损失增加。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收割机的发展。

2.2 农机农艺不匹配

目前,怀远县玉米种植有平地播种、起垄垄上播种等多种行距,有2行、3行、4行播种机播种的,也有人工点播的,行距规格不等,在多种行距下玉米收割机很难适应。

2.3 土地分散,规模小,机手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怀远县土地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地块小,种植品种多,有的还不连片,不便于规模化作业。1台玉米收割机1 d仅收获3.3 hm2左右,作业效率低,加上玉米收获机的不断增加,使其使用率低,单机收获面积小,机手经济效益不高[4-5]。再加上玉米收割机功率消耗大,收割机作业成本高,设备投资回报期长,影响了农民的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2.4 气候条件影响

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常使玉米出现倒伏、果穗下垂现象,而玉米收割机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0%,致使玉米收割机作业面积减少。

2.5 玉米收获机械的价格因素

农业机械产品的购买群体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民,当前一台自走式籽粒玉米收获机价格约为12万元,按市场经济规律考核玉米收获机械的销售价格,确实存在定价偏高的现象[6-9]。

3 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 改善工艺,降低机具价格

机具由于质量不过关,影响作业质量。生产企业应从生产实践中了解机具的不足之处,改善工艺,完善技术,稳定机具的技术水平,要注重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机具;同时降低价格,为广大农民提供质量高、性能好、易操作的、优质高效的玉米收获机械。

3.2 加强宣传,以示范促发展

通过科技下乡、现场会、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搞好新技术宣传[8]。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抓好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示范推广。积极鼓励、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购买玉米收割机。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模式,逐步把玉米收获机械化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3.3 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提升玉米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一是为扩大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面积,在生产中,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行距种植,以使收获机械大范围跨区作业。二是要对玉米生产从整地、播种、收获进行机械配备,探索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提高玉米种植模式促进农机农艺结合,逐步形成农机农艺协调配合的技术体系。

4 参考文献

[1] 晓琳.我国玉米收获机发展及推广分析——访天津市农机局副局长胡伟[J].农业机械,2003(9):22-24.

[2] 刘万里.玉米收获机械化还需迈过多少坎——庆阳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问题分析[J].农业机械,2008(2):62-63.

[3] 王庭茂.探索玉米机收之路——全国收获机械化技术研讨会侧记[J].农业机械,2009(24):17-20.

[4] 邓良佐,史纪明,李艳杰,等.黑龙江省旱作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J].玉米科学,2003(S1):55-57.

[5] 李振辉,刘俊茂,王丽娟.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 实现玉米生产跨越式发展[J].吉林农业,2010(6):139.

[6] 王喜恒,吕波,梁宾.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1(2):7-8.

[7] 张和锋,顾履平,胡军,等.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现状及前景[J].农机化研究,1998(3):12-14.

[8] 钱仁鹤,张元禄,崔继贤,等.黑龙江省农村收获机械化发展新阶段刍议[J].农机化研究,1995(3):1-7.

[9] 任文涛,刘文奎,刘涌,等.从小麦跨区机械收获热看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0(3):6-8.

上一篇: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探讨 下一篇: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