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时间:2022-10-21 05:51:05

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直到今天,再来欣赏李镇西老师早在1999年5月6日成都市“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中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依然给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莫大的启示。现根据李老师当时的作文课堂教学及程红兵老师的精彩点评,将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意在引起更多的同行对李老师作文课堂教学的积极关注,并能领悟其中的精髓融化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

一.充分彰显课改理念

李老师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李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平等对话。2.关注评价的即时性、多元性、激励性和目的性。

二.结构安排合理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分为八个板块。

1.八个板块。第一板块:榜上有名。即把达到要求、感人的同学列上光荣榜。第二板块:佳作亮相。即把特别优秀的佳作宣读。第三板块:片段欣赏。精彩片段。欣赏。第四板块:咬文嚼字。帮助修正语句(找出来)。出谋。第五板块:病文修改。提供两篇病文修改。划策。第六板块:昨夜星辰。介绍老师以前的学生怎样写同类作文。第七板块:教师试笔。动情朗读。第八板块:名人忠告。引述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这八个板块反映了李老师成熟的写作教学结构安排,也符合学生作文的认知规律和写作规律,凸显课改理念。

2.从学生出发(片段欣赏)。十几位学生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段内容并进行归类。如运用归纳法归纳心理描写:(1)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2)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3)通过想象写心理;(4)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心情。这种从学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遵循了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教学合作和谐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几乎参与所有环节,以主体身份评讲作文。

佳作亮相――学生分析评价

片段欣赏――学生津津乐道

咬文嚼字 病文修改――学生评头论足

教师试笔――商榷、提出意见

教师是合作伙伴,重在启发、鼓励学生。在第一板块屏幕打出“榜上有名”和一半姓名时,教师同时大声念出;佳作亮相后,对其进行简短采访,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提出“描写虚假”的问题,教师向大家讲述自己初中作文时弄虚作假的毛病,将心比心,一起克服描写虚假的毛病;对于学生的争论,教师不急于做结论,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并让作者也参与讨论,让他们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认识,以此引导。

力求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积极主动。开放的课堂常常有教师始料不及的事情出现,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要灵活应变,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一节课确实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备。

四.目标、实施、评价一致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始终围绕“真”来做文章。作文要真,做人更要真!

题目要求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

课的题目是:真情浓墨写童心。真情就是说要真实,不胡编乱造;浓墨就是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评讲时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切――作文的关键,优秀作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真实地书写真情:题目求真、内容求真、写法求真、赏析求真、改错求真,处处围绕真情。就连课的最后老师的文章也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教人作文与教人做人紧密联系:“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名人忠告,用意在教育。冯骥才――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萧(肖)伯纳――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就越高尚。

教学实施的八个板块,环环紧扣,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评价也直指目标的达成设计。

王文莲,语文教师,现居青海大通。责任编校:王 玲

上一篇:适应跨世纪人才需求, 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一本务实的语文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