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秋连阴雨多地区出现棚塌菜毁现象的反思

时间:2022-10-21 05:44:22

今秋9月4-19日连续半个月的降雨,涉及面广,降雨时间长,导致菜田受淹、菜价上涨,而危害最为严重的集中点是一些温室(温棚)受淹后长时间积水,造成墙体坍塌,菜农损失惨重。问题的出现有难以抗拒的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我们应当冷静反思的是后者。

1现行推广的“下挖式”节能型温室在解决北方冬春时令鲜菜供应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北方地区推广的大跨度、厚墙体、大容积、半地下式(下挖式)、厚覆盖节能型温室,在冬季最低气温15℃的地区,如河北中南部在不加温状况下,利用厚墙体的保温蓄热性,通过厚覆盖的防护作用,通过“下挖”充分利用地下的有利地热资源和大容积(一般单座在667m2以上)温度变化平稳的特点,冬季可以生产出夏季才能吃到的果菜如黄瓜、番茄、辣椒等喜热蔬菜,这不能不说是菜农从实践中创造出的一项奇迹。它为我国北方地区在严冬无需加温的条件下,节省能耗生产时令鲜菜,降低运输成本,使广大消费者吃到称心如意的地产新鲜果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对这种造价低廉、性能优越的节能型温室的结构给予肯定,是因为它价廉实用符合中国国情和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

2“下挖式”温室所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在我们对“下挖式”温室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通过多年实践,“下挖式”温室所暴露出的一些致命缺点也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尤其是在今秋连阴雨下个不停的状况下,凡“下挖式”温室由于畦面低于地面50~100cm形似一条宽长的小河沟.使温室四周高地的水通过内壁的渗水及地下水位的提升集中汇入室内,故使多数温室不同程度受到积水危害,尤其是一些建在地势较低处、下挖过深的温室受害尤重。对严重积水的温室,菜农用2台抽水机日夜不停地向外抽水,但因积水随抽随渗,数日都未能见效,有的农户索性就在温室里放养鸭子。有些温室由于积水时间过长,土壤松软立柱下沉墙体倒塌,菜农损失惨重。据记者报道山东寿光蔬菜生产集中的纪台镇某些村子,几乎所有“下挖式”温室都进水,蔬菜被水淹死亡,积水时间长的约有70%的温室不同程度坍塌,时过半月仍然因地湿不能维修重种。河南省温室集中的扶沟县、荥阳市灾情虽没有寿光严重,但下挖式温室积水受害也不轻。

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有2点:首先是天气因素。据气象专家称,今秋黄河中下游一些地方阴雨时间之长、降雨量之大实属罕见,这是问题出现的主因,也是人为无法左右的。其次是农户脱离实情盲目“跟风”。采用“下挖式”畦面种植一定要结合当地地势实情。盲目“跟风”,别人挖多深,“照猫画虎”我也挖多深.在一般年份其缺陷未能显露,一旦遇到灾年其损失就难以估量。据记者报道,寿光市纪台镇安家村一安姓菜农种了5个“下挖式”温棚.其中村南的3个全部被积水泡塌,村东2个温棚在他买了抽水机及消防水带每天不停向外抽水后才保住。据农户自己介绍今年损失不低于15万,几年的苦心劳作全部付之东流。

3对“下挖式”温室的改进意见

3.1建温室(温棚)前应先了解所选棚址地下水位状况

棚址应尽量选在高地,在雨季先测地下水位的高低。建“下挖式”棚一般要求棚址雨季地下水位在3m以下。然后再决定挖与不挖,挖多深,防止盲目下挖。据今年棚内积水的1个农户反映,他家进水棚附近的水井水面离地表仅0.8m。在这样低洼的地势上建“下挖式”温棚,雨季即使灾情不大,由于土壤含水量高,作物根系也难以正常生长。如若遇上多雨的年份,“倒灌”积水是必然的。

建“下挖式”温棚,下挖多深为宜,主要取决于雨季所选棚址地下水位状况。即便在高燥地块,雨季地下水位在5m以下,建温棚一般下挖深度在50~60cm即可,下挖过深,南边遮挡阳光面积过大,对地温升高及植株生长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块建棚,建议不采用“下挖式”。

3.2墙体用土最好以在温室“前脸”外1m处取土为主

厚墙体温室用土量大.多数是以温室内取土为主,形成“下挖式”低畦面。一些人往往是根据用土的多少来决定下挖深度。科学的取土原则应该是:根据确定的下挖深度决定取土量,墙体不足的土量从温室“前脸”前1m处挖取补充。让距“前脸”约1m处取土后形成1条沿温室东西走向的排水沟直通路边大沟。在温室之间间距小的情况下,从温室北面后墙处取土容易造成后墙体“底座”不牢出现坍塌。

3.3棚室集中的园区应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

据笔者观察,多数园区“重灌轻排”,没有完善可靠的排水系统,防灾意识淡薄。各棚户也是随其自然,缺乏抵御大灾的防范意识。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不显,遇到小灾免强可以躲过,若遇大灾其后果是棚塌菜亡,几年的积蓄打了水漂,实在令人心痛。园区建立健全的排水系统需投入,而平时看不到它的作用,一遇雨涝灾年就会大显神威。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大的灾害频繁出现,面对这种局面,人们唯一的办法是早做准备进行自我“防范”这才是上策。

上一篇:农药缓释剂研究进展概述 下一篇:黑龙江省风味4号甜瓜大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