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让幼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时间:2022-10-21 05:38:48

“童趣教学”让幼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由于幼儿园入学的儿童大都只有3-6岁,这种年龄的小朋友,他们好动、好奇、好幻想、好听故事……他们的注意、兴趣、忍耐笥、情感等,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从注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是孩子“自己的”。

于是我大力倡导并搞起了“童趣教学”的试验教学。从开园起,我就注重引导孩子们多听童话、多说童话、多读童话、多理解童话,以童话为轴心开展了多种教学活动,尽力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做到适合儿童化,引起孩子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适当补充儿童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园孩子的学习兴趣受教材内容的制约很大,针对不同内容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差异极大。比如,在一般的活动中,有些小朋友喜欢叽叽.喳喳说小话,可是在《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类带有童趣的活动中,情况就不大一样了,整个活动过程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又笑声四起,小朋友玩得兴趣盎然,我也教得轻松自在,活动效果还特别好。孩子们的学习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除了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还特意精选编了一些童话故事,供小朋友们欣赏。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是在玩中学,不能像小学一样去进行知识性的灌输,是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将古板的老师教变成幼儿主动的去探索。因此我准备的那些童话故事,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去主动地学习。仅仅一个学期,大部分小朋友就学会了自己去看图书,去发现图书里的故事,去探寻故事里的奥秘,能阅读浅易的童话故事,有时读得连吃饭也忘了。我做过粗略统计,小朋友的阅读每期人均达上万字,很多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大幅提高。有些小朋友甚至于把阅读的范围由读童话到读故事、寓言、诗歌、小说、科普知识等。很多小朋友把讲童话故事当做一种乐趣,除了能自主阅读图书外,他们还经常自己编造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令一些家长都感觉到不可思异。

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一些童话故事,可以使孩子们在欢愉的情绪中发展阅读和想象能力。

二、采用“角色法”教学激发小朋友兴趣

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还不喜欢长时间呆坐,更不喜欢老师单纯的一套一套的说教,很多时候,他们好动、好奇、好问、好表现自己。我针对小朋友的这些特性设计教学方案,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活动中,除必要的讲解以外,我喜欢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教学。如听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观察图片、观察实物、观察动作和说话、接力赛、猜谜语、做游戏、分角色表情朗读童话等。让小朋友在课堂中既动脑、动眼,又动口、动手,甚至可以适当地手舞足蹈。有一次,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带小朋友口头朗读后,我让他们扮演童话故事中的小蝌蚪、金鱼、乌龟、青蛙妈妈。小朋友们一下子雀跃起来,情不自禁地伸长手喊起来:“让我来,我会演!”此时,小朋友的情感处在炽热的状态中,加上刚才的朗读熟悉了故事内容,因而进入角色快,表演效果也很好。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等等,都得到了自由的发展,而且活动气氛浓厚。

三、教学多用易为小朋友接受的语言

我觉得,做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其教学语言应该尽量做到有情有味。情,是要有丰富的感情,味,是要有孩子味。那种无情无味的枯燥语言,即使再准确,也很难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印记,自然也很难让孩子掌握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很喜欢形象生动的语言的。因此,我在给小朋友讲童话故事,或诗歌,或散文时,尽量会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让鲜活、可感的形象和生动的图画、内容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把知识的传授藏于无形之中。如在《狐狸和乌鸦》的活动时,怎样才能一开始就把小朋友吸引住呢?想来想去,我选择了这样开头的:“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很多很多关于狐狸的故事,那么,你们熟悉的那只狐狸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看,它又出来了,来到了你们书中(指导小朋友翻书,让小朋友看书中的图)。这只狐狸昂着头,踮着脚,伸长脖子,张开大大的嘴巴,露出长长的舌头,正在接一块肉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请小朋友们先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的语言,能摄住儿童的注意力,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学习的兴趣。

此外,幼儿园小朋友都还喜欢有感情的、鼓励性的语言。有的小朋友童话故事讲得好,我便说:“嗯,你讲得妙极了,继续坚持,你将来可以当个童话故事大王!”有的小朋友朗读得好,我便说:“读得真有感情,让人身临其境一样,再练一练,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央视主播呢。”有的讲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我便说:“哇,你讲得真是太有意思了,生动有趣,这样的情节,连老师都想象不出来。”受了表扬的小朋友,心里乐滋滋的,也会在鼓励中继续磨砺自己。

四、开展符合小朋友特点的课外活动

适当地开展课外活动,可以让小朋友走进学习的乐园。我在注重童话教学的过程中,还开展了一些富有童趣的课外活动。

如观察大自然、开童话故事会,办童话手抄报、自编自演童话剧、举办童话知识竞赛等等。就拿自编童话手抄报来说吧,我鼓励小朋友自己办童话手抄报,全班小朋友人人动手,一人一份,报题自拟,文章自写,插图自画,编排自己设计,办出来的童话手抄报五彩斑斓,十分惹人喜郏有的老师还拿去做样板引导其他班级小朋友多动手动脑写自己喜欢的童话作文,增强表达能力。

五、用童趣打动小朋友的心

我的“童趣教学”不仅使教学、课外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快乐色彩,而且让幼儿园教学更贴近小朋友的心灵。由于天性好动和注意力不易集中,低龄小朋友对老师空洞的说教往往兴趣不大,老师在教学中讲得口干唇燥时常收效甚微,而把童趣融入到教学当,既能把抽象的讲道理和道德观念变得具体生动,让小朋友乐于接受,又能成为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比如,小朋友通过听说读写童话,与动物在感情上相通了,因此在生活中他们特别爱护动物。当小朋友接受不了批评教育时,一个小小的童话,就得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出现的错误会带来怎么严重的后果,从而变得容易接受批评,并注意在今后不再重犯。又比如,小朋友通过接触我所教所讲的童话,懂得了对弱小者应寄于同情,在恶势力面前不应屈服,懂得了做人应忠诚老实,同伴之间应团结友爱,懂得了勤劳、勇敢、机智、坚定是人的可贵品质……

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多渠道的,我的“童趣教学”只是教育中的一条渠道,然而从这几年的教学成果来看,却极为幼儿园小朋友们所喜爱。因此,我只是尝试一种小朋友不仅做到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内化,也能灵活运用、激发对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并希望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试论翻转课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下一篇:把脉页岩气的能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