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海外学前教育

时间:2022-10-21 04:40:58

纵观海外学前教育

芬兰:多种形式的日托服务

在芬兰,政府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日托服务,承担起基本的早期儿童教育和看护的责任。芬兰民众有充分的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早期儿童教育和看护服务。

芬兰早期儿童教育和看护分为0-5岁儿童的早期儿童教育与看护和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保教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日托中心。这是一种由市政府建立的保教机构,多数是全日制,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到下午5点半,可根据家长的需要灵活调整,比如提供短时看护服务等。日托中心会根据儿童年龄分组组织日常活动,小组中儿童的数量不定,但在成人与儿童的比例上有具体规定。在全日制看护情况下,看护3-6岁的儿童。成人与儿童的比例为1:7;3岁以下的儿童,该比例则为1:4;短时看护时,对0-6岁的儿童,该比例为1:13。对于低收入家庭,儿童教育与看护服务是免费的。

二、家庭日托和组家庭日托。家庭日托机构通常在工作人员的家中开办,接收对象多为3岁以下儿童,市政当局负责聘用监管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家庭日托的规模没有具体的限制,但成人与儿童的比例为1:4,受看护儿童也包括看护者自家的学龄前孩子。而组家庭日托可以是由2名看护者为8名儿童提供全天看护,同时还可为2名儿童提供短时看护;最普遍的组家庭日托是由3名看护者照顾12名儿童。

三、私人日托。从1997年开始,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可以选择领取政府提供的儿童私人看护补贴,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家庭外的私人日托服务。私人日托机构主要有私人儿童看护中心和家庭儿童看护中心。家长可以选择择市政当局认证过的私人看护者。

四、学前教育。芬兰法律规定,政府每一学年要为6岁儿童提供700个小时的免费学前教育,6岁儿童家庭可以自愿选择接受。学前教育既可由日托中心举办,也可由学校提供。在成人与儿童的比例方面,若由日托中心提供学前教育。依然遵照对日托中心的要求;若由学校举办,比例为1:13,小组规模最大是20人。当超过13人时。教师必须配备一个至少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助手。

五、教会举办的保教机构。在芬兰,教会也是早期儿童教育和看护的重要力量。教会用不同的方式提供早期儿童教育和看护服务。最为传统和古老的形式是星期日学校,最普遍的是游戏小组。游戏小组根据基督教的价值观组织3-6岁儿童开展活动,进行教育和引导。(摘编自马峰、昌苹的著作《芬兰早期儿童教育和看护述评》)

比利时:学前教育经费来自政府拨款

在比利时,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学前教育法定的免费年龄是2岁半以后。幼儿达到法定年龄后,无论是上公办幼儿园还是上私立公助幼儿园,都是免费的。幼儿园不收报名费,并且免费提供必要的教育材料,语言区直属幼儿园还提供廉价午餐。不过,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收取额外活动所产生的一些临时性杂费,如郊游的费用,每年在150美元左右,大约占幼儿园总开支的4%。

在荷兰语语区,教育经费几乎全部由语区政府承担,占语区政府总预算的40%以上,语区政府对公办和私立学校一视同仁。以1998年为例,语区教育总预算是2463亿比利时法郎,其中23%拨给了语言区公办学校,18%拨给了地方政府公办学校,59%给了私立学校。

语区政府拨款的90%用于教职工的工资,语区政府承担了所有三类学校(语言区公办、地方政府公办和私立公助学校)的全部工资。除了工资外,另外10%是办公费和管理费。在语言区拨款额方面,三类学校之间有些差别,语言区公办学校要高于其他两类,但差别不太大;同时,省和市镇政府还会对另外两类学校进行拨款。

从比利时独立开始,政府就十分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政府不仅积极建设公办幼儿园,也全力支持私立幼儿园。正是在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下,比利时成为世界学前教育普及运动的先锋。(摘编自余强的著作《比利时学前教育述评》)

英国:以儿童发展为本

英国的学前教育指3~5岁儿童的教育,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它主要由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提供。英国的早期教育原则中明确指出:“幼儿不能因为种族、文化或宗教、母语、家庭背景、特殊的教育需要、缺陷、性别或能力而遭到排斥或被置于不利地位。”这种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依斯林顿地区的一所早期教育中心共有52名幼儿,其中残疾幼儿有7名。令人感动的是,老师们为不能自立的孩子配备了平躺着能用手触摸的悬拉玩具;为不能行走的孩子设置专座,使其可以和老师平视并可在桌面上进行操作学习。更令人感慨的是,正常孩子能积极主动地与残疾孩子一起玩,并将自己的本领不断地教给他们。此外,社区玩具图书馆不仅把0-5岁的儿童作为主要教育对象。而且把家长纳入到教育对象中来。一方面指导家长、幼儿随意来馆参加各种各样的有趣活动,并且负责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图书,满足家长、孩子的借用;另一方面则是培训家长。无论国籍、肤色、种族,玩具图书馆会为所在社区的每一个家长提供培训服务,如年轻的妈妈因为没有生活经验,专业人员会陪同她到超市为孩子选购食品、衣物,甚至上门亲自教给一些烹饪和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使年轻的妈妈能按科学的方法培育孩子。(摘编自宁征的著作《英国学前教育考察见闻》)

美国:重视天才教育

美国的学前教育一向重视天才教育,培养尖子。近年来,天才儿童教育更是受到了社会、教育界以及家长的普遍重视。美国对天才儿童的鉴别已从过去的单一智力测验发展到了提出多种指标、应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程度。目前主要运用下述三种方法鉴别天才儿童:

第一种方法,向父母作详细调查,让他们介绍子女的具体行为表现。第二种方法是进行标准的智力测验。从西蒙一比纳测验、威克斯纳测验以及麦克卡笛儿童能力测验中各选一部分综合运用。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教育实验观察儿童的接受能力及行为表现。根据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作出鉴定,然后按其结果分班。凡在天才儿童班的儿童智商必须超过1:20。这种班的教育内容比普通的同龄儿童难度大。在教育方法上则更多地强调直观性和“做中学”,采取开放式组织教学。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设计、动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要求为他们创造条件,准备材料。他们特别重视培养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提问、探索、实验、创造,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一些有特殊才能或爱好的儿童可以送人专门学校,如音乐学校、舞蹈学校、绘画学校、体育学校,以使他们从2-3岁就受到训练。音乐学校里的孩子沉浸在音乐世界里,他们遍听世界名曲,而且自己也有机会吹、拉、弹、唱。有些家长则把子女送到幼儿绘画学校。让孩子从3岁开始每周1-2次专门学习绘画。

此外,美国忽视一般儿童的教育,对他们往往是听之任之,很难保证每个儿童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从学前期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差异分化的萌芽、儿童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摘编自曹筱宁的著作《美国的学前教育》)

韩国:注重民族传统和爱国主文教育

在韩国,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仿佛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幼儿园的每间教室、幼儿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园长室、接待室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都端端正正地挂有国旗――太极旗。韩国人的爱国,还表现在对本土的热爱。幼儿园教育孩子,韩国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物品是世界有名、亚洲有名的,教师和孩子都以购买本国的物品为荣。

韩国的幼儿园十分注重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培养民族精神。许多校园内高高矗立着韩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铜像。即便一所偏僻的有附属幼儿园的乡村小学,也设立有一个十分规范的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韩国人自古到今的衣服、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从草鞋、布鞋到皮鞋的变化,从石器、陶器到精美的劳动工具的发展。可以让孩子理解韩国社会进步的历程。在许多幼儿园,也摆放着很多从古到今的鞋子、帽子、生活用品及古老的农舍模型等等,幼儿从这些可见、可触的实实在在的物品中,可了解一点韩国的过去和现在,增加一定的感性知识,增进对祖国、民族的崇敬之情。(摘编自赵桂丽、刘曼玲的著作《韩国幼教对我们的启迪》)

德国:幼儿园内的混龄编班

传统上,保守的德国人认为小孩不能离开母亲,因此公立或教会幼儿园只收3岁到6岁的学前儿童。一个班20-25名儿童只配置2名教师,而且只开放半天。

在德国,“幼儿园”这个概念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德国幼儿园招收0-10岁的儿童,包括0-3岁的婴幼儿、3-6岁的幼儿和6-10岁的小学生。一个班内,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他们一般将年龄不同的孩子分成不同的组,每组有不同的老师负责。比如桃园幼儿园,招收6个月到10岁的幼儿,全园358名幼儿被分成8个班,每班都有5名学前班年龄段(5-6岁)的幼儿,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学前班教师来负责。这些教师要定期碰头,研究上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幼儿园里也招收小学生。小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幼儿园来用餐,下午放学后,到幼儿园来做作业,做完作业可以在幼儿园玩足球等游戏。桃园幼儿园每个班墙上都有一张表格。记录着每一名小学生放学时间、所在学校、联系电话等,便于班上老师对他们进行管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混龄编班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认为:大小孩子在一起,大孩子会感到很骄傲,同时知道要去爱护小弟弟、小妹妹,而小孩子也可以向大孩子学到很多东西。(摘编自刘晓荻的著作《德国幼教革命:家长自办幼儿园》)

(责编 韦力)

上一篇:利用多元评价,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 下一篇:“创新”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