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21 03:14:17

探讨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加快公路建设,是国家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但是,仍然有一些公路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各种质量问题, 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 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坏、外观质量差等。既对行车不利又影响公路美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有必要系统分析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对应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质量 对应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 country 's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s ceaseless and perfect, accelerate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major mov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highway project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various quality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in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such as bridge collapse, subgrade settlement, pavement early damage, such as the poor quality of appearance. Both adverse effects on traffic and highway aesthetic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o it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project of a system, improv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is of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1999年交通部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交公路发〔1999〕79号)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施工单位必须要有明确的措施,并在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明确、具体的体现。下面对公路工程常见的八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

一、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尤其严重,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交通部在"关于在公路桥面铺装中慎用金属扩张网等加强工程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未作竣工验收之前不得对工程构造物表面进行涂饰。对高速公路上跨桥梁及立交桥工程确实需要装饰的应在正式竣工验收后安排,对施工单位擅自装饰的,监理和建设单位可拒绝支付,对建设单位或各地自作主张装饰的,竣工验收时要扣减质量评分"。

二、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预防措施有: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上一篇:探讨桥梁施工中的质量原因分析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