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宗源:兴黔“不搞花架子

时间:2022-10-21 03:07:45

他从基层来。他务实。他亲和。

他说兴黔“不搞花架子”。

在新闻出版界,据说曾流传这样一个经验:石宗源任署长时,在他面前,不要轻易提出问题。因为“他会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反问,直到问得你答不上来。”

到贵州,上任伊始,石宗源就掷地有声地表示,绝对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力戒和形式主义,尽快使贵州农民生活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不少人在网络上寄语这位新任省委书记,称赞他“实干不搞花架子好”,把他称作“兴黔的新干部”,“希望新书记做出点新气象,在重视民生的同时要严肃吏治”。这足以看出老百姓对石宗源的信任。

为人极富亲和力

“宗源同志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十分关心下面的工作人员。”说起自己的老部长,甘肃省委宣传部的一位处长很有感慨。1993年,石宗源任职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上任不久就帮助宣传部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当时整个省委除了宣传部以外,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有了政府分配的住房,惟独宣传部的住房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石宗源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立即着手,克服各种困难,筹集建房资金,寻找地皮。一切准备工作很快就绪。整个住房建设工程从研究上马到最后竣工,也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当宣传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拿到新房的钥匙时,石宗源自己却并没有搬进新盖好的楼房。“石部长本来完全可以,也完全有资格要一套新房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和他的夫人、子女还是住在自己原来的房子。”

与石宗源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他没有官架子,与下属的关系相当融洽。石宗源有个习惯,每当他到外地或者国外出差,回来的时候总要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人带一件小礼物――诸如钥匙链、小饰物之类的纪念品。他爱喝茶,尤其爱喝绿茶,但他常常会把别人送给他的好茶叶转送给下属。对于这样的领导,下面的工作人员都愿意和他近距离接触。单位组织舞会,大家邀请石宗源参加,他虽然不下到舞池里跳舞,却会点一支烟坐在一旁乐呵呵地说:“我不太会跳,你们跳吧,我在这儿看就行了。”有时他会在大家的极力要求下亮出自己的“保留节目”――用熟练的俄语高歌一曲《喀秋莎》,总是会赢得满堂喝彩。

石宗源还是一个很诙谐、很有幽默感的人。一次,在宣传部的某个会议上,石宗源把文件里的“裸”三个字念成了“赤果果”,许多人一听就知道他是有意读错的,跟大伙开个玩笑。但是有两个同志却没反应过来,会后专门去找他,一本正经地纠正:“石部长,您刚才在会上读错字了。” 石宗源会心地一笑说:“谢谢你们,我知道了,以后不会读错了。”

作为领导,石宗源在同媒体打交道时,总是会很热情、很亲切地接受记者的采访,而且十分平易近人。“不过他在面对摄像机镜头时,有时会比较紧张。这可能跟他习惯了少说多做有关。”一位曾经和石宗源共事的同志如是说。

从基层来的务实官员

“石宗源确实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让人感觉很亲切的领导,他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务实、低调、干练――从来都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一位在石宗源身边工作过的官员这样对记者说,“而且,因为长期在贫困、艰苦的基层工作,与普通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刚刚大学毕业的石宗源就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工作。1981年至1984年,他先后担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此后一直到1993年,他又历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长、州委副书记、州委书记。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历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边远地区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军事重镇,世有“高原商埠”和“河湟雄镇”之称。但如今却是甘肃全省最贫穷的几个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正因为来自最贫困、最不发达的基层,石宗源 “了解民心、了解下情”,他知道基层老百姓需要的是一个勤勉、务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领导。而这样的工作作风,在他后来升任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及至现在的贵州省省委书记,从未改变。

甘肃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欠发达的西部省份,截至2004年底,全省还有4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上百万,扶贫工作十分艰巨。在任职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石宗源需要承担对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古浪县的定点扶贫工作。面对古浪这个物产资源匮乏,农业条件恶劣,尤其是中南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小县城,日常工作十分繁忙的石宗源总是不辞辛劳,经常带着工作人员下乡进村为老百姓修路、挖井。

石宗源务实的作风也体现在一些工作细节中。“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开会、学习时做笔记非常仔细认真,”石宗源在甘肃时的一位老部下回忆说,“我见过他做的笔记,不管大小会议,都是一丝不苟,简直比会议文件还要详细和明确,因此向下面的工作人员传达会议精神和做具体的工作部署时,从来不会有遗漏和不清楚的地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石宗源就放弃了身为一个公务员所能享受的所有休假待遇,甚至连周末都很少休息,因为“他在家里呆不住,更愿意利用这样的时间到基层搞调研。”直到2005年,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强烈要求下,当时已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的石宗源才开始休假。可是不久,当“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开幕时,他又毅然中断了假期,赶去参加年会开幕式。

一位接近过石宗源的新闻出版研究人员说,石宗源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不喜张扬,很注意学习,不太轻易发表看法。近几年中国的新闻出版业稳步向前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与他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从2000年就任署长以来,石宗源在推进新闻出版改革、加强出版物监管、促进版权事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花甲”之年负重于黔

2005年年底,根据中央的人事决定,石宗源离开新闻出版总署,重新返回地方,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和他以前长期工作过的甘肃一样,贵州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据统计,2004年贵州全省GDP总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排名全国倒数第六,人均GDP居全国倒数第一,财政收入居全国倒数第六。此外,贵州省现有17家上市公司,这一数字仅多于、青海和宁夏,位列全国倒数第四。

40年前,当时还在大学读书的石宗源曾经到过一次贵州。他住在贵阳市内一家小旅馆里,“房子是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旅馆的条件很差,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洗脸盆和洗脚盆共用,根本没有第二个盆子。” 40年后,当他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在惊讶于贵州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余,石宗源仍旧感慨不已:同其他很多省份相比,贵州还是太贫穷了。贵州与他曾经工作过的吉林省土地面积相当,但贵州的人口总数却比吉林多千余万人,人均占地不足七分,地质贫瘠,人民生活之贫困可想而知。他对贵州的第二个印象是“欠开发地区”。贵州的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很丰富,但却藏在深山里没有被开发出来,全省也缺乏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来盘活各地区经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黔道难难于上星球”,石宗源幽默地道出了贵州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贵州本地一位官员认为,石宗源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彻底改变贵州的落后面貌。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对石宗源有如下评价,“宗源同志先后在甘肃、吉林两省工作,思路清晰,有改革创新意识。”一位对他相当熟悉的地方官员也表示,正是由于石宗源长期在最基层工作,而且是十分贫困的地区,他具有非常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充分了解西部地区和西部人民的基本情况”,这些都有利于他加快解决贵州的贫困问题和提高贵州人民生活水平。

石宗源在自己的履新感言中表示: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力戒和形式主义。上任不到半年时间,他就马不停蹄,展开全面工作:大年初一率领省委各部门领导前往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慰问坚守岗位的电力职工;元宵节时又轻车简从赶往六盘水市,深入城市农村、建设工地、工矿企业进行考察调研;此后,在黔南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村、荔波县瑶山乡菇类村等地,他进村入户,与乡亲父老们促膝交谈,并衷心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香、越来越甜”;他还亲自深入偏远的月亮山腹地,到三都自治县羊福乡看望跪着执教36年的山村教师陆永康,动情地称赞陆永康是“贵州山沟里的保尔・柯察金”。

石宗源身边的贵州官员说,到贵州这半年来,他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说话也很实在,并没有振振有词地谈太多宏大的构想。

2006年4月28日,一台反映贵州多彩民族文化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亮相。贵州省精心打造的这一艺术精品,通过歌舞、民俗、服饰以及美丽的自然山水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多彩的贵州,具有明显的文化产业效应,它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贵州旅游的文化内涵,展示贵州新形象,挖掘、保护和开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演出正式拉开帷幕之前,石宗源就亲自带队,同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贵州地方官员一道赶赴北京。而在演出圆满落幕后,他又满怀欣喜地走上舞台,向演职人员表示慰问。他说:“这台歌舞诗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更展示了贵州各民族顽强拼搏、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我相信,经过贵州390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把贵州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像节目中盖的那座新房一样,越来越漂亮。”

已届“花甲”之年的石宗源担起了兴黔的重任。个性鲜明的他在展望贵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时,道出了自己的看法:贵州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以“个性”来促发展,不要再做“深谷幽兰”。

上一篇:5月号《2005~2006中国生命小康指数:71.5分》... 下一篇:中矿金业:以“文化力”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