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

时间:2022-10-21 02:35:49

05年,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一句“开弓有回头箭”,为股权分置改革定下基调,完成了当时可能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股权分置改革,并开启了中国证券史上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大牛市。七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提这句让人倍感振奋的名言,就是想告诉大家,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信心市场,只要大家都抱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牛市必将如期而至。目前股市最大的利好是紧缩政策宣告结束,而启动新一轮牛市的最大前提就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并实现软着陆。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不为转型付出过代价,而实现软着陆意味着以较小的代价,启动经济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如果所有股市参与者都对中国经济抱有信心,都对成功软着陆抱有预期,那么始自2307点以来的这波行情,绝非中级级别行情那么简单。

刚履新任的新一届股市监管层肩负着恢复市场投资功能的重任,股市的活跃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意义重大,而创造中国股市的长期繁荣稳定,同样决定了中国经济转型中以及转型后的繁荣和稳定,这需要开弓有回头箭的勇气和信念。在日本、中国台湾的经济转型期中,股市整体表现均一般。日本、中国台湾之所以在转型期间股市表现低迷,主要源于经济出现了硬着陆的状态,中国经济出现软着陆,对股市构成最大利好。我们认为,硬着陆的标准是GDP“破7”,7%是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中国人口众多,“破7”容易引发大量失业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所以,鉴于中国本身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促转型和保增长是两项并重的任务。中国股市能否改变转型期股市不振的历史,其实,全凭股市参与者的信心了,信心从哪里来?还需政策的引导,市场欣喜地看到货币政策紧缩结束以及定向宽松的信号。

目前市场情绪的分歧和谨慎是非常明显的,经验上看这是反弹初期的固有特征。本周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来自于“希腊全民公投”,周五又迫于压力取消公投,欧美股市一度出现暴跌。欧债危机全然演变成为一场“政治角逐”,政客们如何解决欧债危机显然脱离了我们分析的范畴,但通过综合观察,我们认为希腊不会脱离欧元区,因为这是包括希腊政府和人民在内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对于A股而言,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微弱了,本周三上证指数出现低开高走强劲拉升的市况,说明目前市场强度已经明显提高。我们说过欧债危机的影响力完全不能与08年次贷危机相提并论,如果空方因此作为看空四季度的理由,想必很难有说服力。

三季度GDP超预期下滑以及10月PMI官方数据再创新低,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四大银行10月新增贷款1400亿以及铁道部获2000亿融资支持,都是定向宽松的具体措施。有人一定会问:既然资金如此紧张,经济也出现超预期下滑势头,货币政策为什么不转向宽松?我们认为虽然存准率处在历史高位,但不转向的最终原因是控制通胀预期。诸如08年,2月份CPI见顶,直到9月份才推出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历时7个月时间。如果本轮放松的时滞与此相同,那么明年2月政策才会放松。我们分析过,按照历史经验CPI见顶与股市见底存在8-11个月的时滞,但这样的规律并不适合于当前,虽然我们预计10月CPI“破6”有悬念,甚至11月“破5”的可能都不能排除,但这些并不能说明本轮通胀周期已经结束,如果能够长期维持4%-5%的“温和通胀水平”,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而且轻微的负利率水平对股市是最有利的。

综合上述,政策面、资金面的情况正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欧债危机虽然出现波折,但预期最终是受控的,因此大盘将继续受到基本面的推动。另从技术层面看,我们上期报告指出,2600点以下压力很小,所以成为11月上行的第一目标位。对于上档技术压力位的综合认识,我们详细分解如下(见图1),我们画出了三条趋势线,不难看出,上证指数摆脱短期下跌趋势后,下周所面临的短线压力位是2550点,但该点位的压力不构成实质性阻压,预计大盘会形成突破,并挑战2600点。11月的主要压力来自于2764点,该位置不仅仅是年线,而且根据前两次汇金增持后,沪指均实现20%左右的弹升空间来计算,上升目标恰好与年线重合,届时大家要保持一定的谨慎。由于目前市场趋势向好,建议操作策略上可继续逢低做多。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当前的市场热点趋势,2307点见底以来,热点趋势基本上可总结为:金融板块稳步推升指数,文化传媒充当领涨先锋!其他热点均围绕着这两个大方向进行有序轮动。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受到了政策的指引,先说金融股,汇金增持四大行;转融通加速推进;货币政策定向放宽,为以银行为代表金融股稳步上行找到了最好的政策注解。而银行股超低的估值以及良好的增长水平,又是维持该板块后市进一步上行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只有行情达到一定热度,成交量放大到十分活跃的水平,才是超跌蓝筹连续大涨的开始,最明显的就是上轮牛市,“5・30”之后蓝筹股才纷纷发力,并创造了牛市大顶6124点。“2319行情”也是如此,行情进入到中后期,以煤炭为代表的蓝筹股才开始发起攻击。

再说文化传媒板块,我们在认识高度上,把它比作“5・19行情”的网络股;“1664行情”的稀土股;“2319行情”的锂电池股。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完全是对政策的理解。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但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文化贫国”,各个行业均赚了大钱,只有文化产业赚什么钱。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提法,已经为行业发展塑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按照一般认识,行业产值达到GDP的5%以上才能称之为支柱产业,按照去年GDP40万亿的水平来看,很容易想象到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高度。

对文化传媒板块,目前有两种普遍认识,一是认为短期涨幅过大,而我们的判断是行情刚刚开始!目前文化传媒板块的龙头品种最大涨幅一倍左右,诸如:天舟文化;而其他二三线品种,诸如:新华传媒、博瑞传播等,一般在30%-40%的涨幅,相比5・19行情的海虹控股、1664行情的包钢稀土、2319行情的成飞集成等龙头股的涨幅,现在只能称之为“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是认为估值过高,业绩增速不佳,对此我们并不认同,我们的投资逻辑是在行业高估值期买入,低估值期卖出,因为高估值意味着行业、股价处在低谷,低估值意味着行业、股价处在高峰。重点是要看预期,99年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网站能像现在这么赚钱,当时搞网站被认为是“烧钱行为”。对于文化传媒板块,我们的看法是:走长牛的主流板块,从战略上看,要珍惜每一次震荡调整买入的机会。(注:上述板块分析不适合所有投资者,稳健型投资者请自重。)

鉴于对文化传媒板块的认识,我们可以延伸对比分析传统产业板块和新兴产业板块,在中国经济处在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传统产业跑不过新兴产业,要想取得超额收益,一定要在新兴产业板块中寻找机会。以美国为例,在1972-1978 年是美国经济的转型阶段,1973-1974年的21个月中,美股出现40年来罕见暴跌,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重挫了45%、50%和60%。然而,转型期还未结束,纳斯达克指数则在1975年率先开始启动新的牛市(见图2),而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在随后长达四年中,都是宽幅震荡的横盘走势,如果一个投资者只愿意买低估值的道琼斯指数或标普500指数,那么从最低点的1974年三季度的新牛市开始之初,到1980年初的6年中,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P/E就是在7倍到10倍间波动,道琼斯指数的平均市盈率P/E则在6倍到11倍之间。这就意味着,一旦你恐惧纳斯达克的高估值,就完全跑输了市场。

图2:美国股市三大股指走势对比

通过对美股三大股指历史对比图的分析,不难发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纳斯达克类似于当今A股中小板、创业板,作为新兴产业代表性的市场,它在经济转型期的表现,对于美国经济的转型是何等重要。就在这个时代,产生了像微软、甲骨文、苹果、基因移传公司等等一系列后来成为全球巨无霸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当时就是靠这些公司启动了新的经济增长极,信息产业取代了传统制造业,新技术革命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随之而来的就是,华尔街的资本与产业结合下几十年的新繁荣期。上述历史情景能否在中国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期待经济转型成功能够彻底改变A股牛短熊长的局面,走出长期牛市,为广大投资者带来真正的回报。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师)

上一篇:PB支撑估值 反弹有望延续 下一篇:短线回调后仍可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