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脚防冲小沉井群开挖式安放关键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21 01:51:17

堤脚防冲小沉井群开挖式安放关键问题分析

摘要:小沉井堤脚防冲技术作为标准海塘堤脚防冲的新技术,在标准海塘建设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前期海塘因历年抢险而形成的广泛分布于沿岸的块石层成为施工的首要难点,严重制约小沉井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根据施工实践,就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有效解决施工难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标准海塘;小沉井群;施工技术;曹娥江

中图分类号:U443.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绍兴市马海、马山标准海塘位于绍兴市袍江新区北部,曹娥江下游段左侧,新三江闸上游,西起新三江闸右岸盘头,东至马山围堤与萧绍海塘交接处,全长5.3km,与钱塘江南岸海塘以及曹娥江左侧堤塘共同形成防洪(潮)封闭圈,保护范围涉及整个萧绍平原流域。

根据安全鉴定有关结论,马海、马山海塘鉴定为“二类塘”。为加强马海、马山海塘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切实增强应对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马海、马山海塘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加固部分为堤脚防冲部分,为增加堤防堤脚抗冲刷能力,部分地段采取小沉井堤脚防冲。小沉井堤脚防冲技术作为标准海塘堤脚防冲的新技术,在标准海塘建设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前期海塘因历年抢险而形成的广泛分布于沿岸的块石层成为施工的首要难点,严重制约小沉井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根据施工实践,就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有效解决施工难点进行探讨。

1、沉井安放施工工艺

1.1施工工艺

首先,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沉井安放方法。

其次,在土方开挖前,根据设计提供的施工控制点、开挖图,布设测量控制网点,而后进行沉井的测量定线放样,测绘开挖前原始断面、测放沉井开挖轮廓线,并进行设桩、定位,随时控制边坡线。

再次,在拟挖基坑的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采用明排集中用潜水泵排水的方法,在沉井基槽靠近围堰的一侧开挖排水沟,并每隔30~50m设置一只集水井,使渗入、流入的地表水汇到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出基槽外。

最后进行挖槽,土方开挖至设计高程,进行小沉井排放。

1.2沉井安放

沉井施工中沉井下沉一般采用冲沉法,若土中块石较多,难以冲沉,则采用大开挖,直接摆放的方式,本工程中就采用大开挖的方式。即采用一台1m3反铲挖土机,将土层开挖到沉井设计底标高以上约0.5~0.8m左右,再用吊机将沉井吊沉。预留土层厚度根据吊放沉井试沉后确定,以确保沉井能达到设计标高且不超沉为宜。

1.3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是大开挖,沉井安放过程中,边上无物可支撑,沉井无法单个竖立在沟槽里,平顺度、垂直度难以控制。

2、可采取的施工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施工措施加以解决,有效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展和安全,确保施工质量。

2.1、大型吊机于多台挖机配合安放

当基槽开挖至设计高程,则安放第一只沉井,由于是开挖后安放,沉井周边无支撑,则单只沉井无法固定,就用一台挖机在沉井安放后用挖机斗摁住沉井顶部使其稳定,等待第二只沉井安放。吊机再次把第二只沉井安放到位后,在两只沉井顶部用钢筋焊接连接。另2台挖机在沉井左右两侧回填塘渣及混合料,以初步固定沉井,挖机斗换摁第二只沉井,继续安放第三只沉井,沉井间顶部用钢筋焊接固定,两侧及时回填塘渣混合料,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沉井安放完成。

2.2、多只沉井合成组群

当5~6只沉井安放好后,对这5~6只沉井进行捆绑联结,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防止沉井发生单只偏移或沉降。

3、施工质量控制

沉井安放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高程控制、轴线控制、缝隙控制和垂直度控制,这是沉井安放质量的4个重要指标,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

3.1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主要是防止超高,而有效控制开挖槽的高程是防止沉井超高的关键。但在安放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预留一定超高,一旦过低,可用吊机吊起沉井至设计要求或适当超高(允许偏差内),然后在沉井底部及两侧抛填块石混合料以固定沉井。

3.2轴线控制

采用葫芦及紧线器沿水平三向控制。其中沿沉井纵向采用两只5t葫芦交替拉紧,用于联结相邻沉井,控制沉井间隙。横向两侧固定两个桩用紧线器拉紧控制沉井横向偏动。根据经验,已定位之紧线器及葫芦必须在沉井先前延伸5~6只且两侧土方回填完成后方可松动。

3.3缝隙控制

沉井缝隙沉井缝隙偏大的原因有3个,①沉井外壁弯曲矢高过大,局部平整度超标;②沉井安放时沿纵向倾斜,垂直度超标;③相邻沉井安放时,井壁及底脚夹有泥块或小碎石。缝隙控制必须解决上述3个问题,首先必须对沉井本身进行质量检查,严禁不合格沉井安放;其次在安放时控制单只沉井的垂直度,确保沉井群垂直度;再则尽量清除井壁上及已放沉井临边脚上的泥块和小碎石。

3.4垂直度控制

沉井倾斜分为轴向和横向倾斜。为防止轴向倾斜,每安放10只左右的沉井,必须安放1只定位沉井,以保证轴线的正确和后续沉井的垂直度;对已安放完毕质量合格的沉井,及时进行两侧混合料的同步回填,以防止横向倾斜,施工间隙,应对最后安放的沉井进行三向回填,并用钢筋与其他已固定的沉井焊接联结,防止沉井轴向和横向的位移。

3.5纠偏处理

沉井施工中,由于地质、施工方法等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井缝、垂直度、轴线等偏差,对这些偏差的处理,应会同有关各方,分析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纠偏方案。

4、结语

曹娥江海塘堤脚小沉井施工,其进度和质量受施工地段、土质情况、地质条件、块石含量、块石层厚度等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尤以块石含量和块石层厚度最为关键。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和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彻底摸清施工地段地质情况,并综合其它影响因素,从安全、经济、质量保证的角度出发,选用合适的工程施工措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5、参考文献

[1]徐红权, 胡伟荣 , 底脚防冲小沉井群的施工技术,浙江水利科技 2003第1期

[2]戚久鸿, 骆晓明 ,海塘底脚防冲工程中小沉井群的设计与施工,河口与海岸工程,1997第4期

[3]季善真,沃建国,钱塘江标准堤塘建筑物基础施工实践,浙江水利科技 2003第4期

上一篇:开发项目的技术管理和控制要点 下一篇:地质工作对煤矿生产重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