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和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原理研究

时间:2022-10-21 01:48:53

公众舆论和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原理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群众事件和公众舆论的形成原理,并且集中分析了其与公众舆论和媒体的关系。

关键词:群体;公众舆论;媒介报道;社会建构论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59-01

一、定义

群体的概念:群体被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而公众舆论的定义则是:所谓舆论,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特定的需要或利益,针对某一特定的客观事态,通过言语或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要求、情绪、意见等意识,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从而整合成的有较强实践指导作用的集合性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

二、群体与舆论的关系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此时人的行为明显具有反理性和非理性的特点。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选择,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当人们聚集成一个群体时,一种降低他们智力水平的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这种理论或者是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不谋而合,弗洛依德将本能归为两大类,爱与本能与破坏本能。在弗洛依德看来,社会生活和文明在根本上是与人性的需求相对立的,人只面对两种选择,要么得到一种建立在本能毫无节制的满足基础上的快乐,要么得到一种建立在本能挫伤基础上的安全和文化上的成就感。

“实际上,原始人……根本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本能……文化人用他的一些快乐的机会换来一份安全感。”

而这种安全感就是群体带给个体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及力量感。然而这种安全感并没有抹灭人类的理性本质。

英国社会学家格尔在《人们为什么造反》一书中,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对剥夺感”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价值预期,而社会则有某种价值能力,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价值能力小于个人价值预期时,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即使是利益不相关者,也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受到了“相对剥夺感”,深感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才会在导火索引燃时激发出偏激。

也正是利益驱动的动机不一样,使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是群体中的人员之间,有了合作和冲突两种表现。而当人们把自己和他人分成不同群体时,就会发生一种识别效应,即对群体间的差异的热闹是不断增强(极化),而对群体内部的差异认识不断减少(同质化)。这种识别效应会导致群体内舆论的标准化,以及群体之间舆论的分歧的扩大化,具体的冲突就表现为。

这一突出而典型的“刺激反应”舆论过程,是源于长期以来累积的社会矛盾。当这些包含负面情绪的民意积压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某一特定矛后事件发生,就会使这种民意犹如长期得不到宣泄的洪水在超越临界点后,瞬间爆发出来,并目会持续一段时间,带来更大范围内的意见表达。

三、媒体与公众舆论的关系

而现代媒体则从两个角度分别影响着这两个因素。

首先,媒体在报道运动事件时,并不是保持中立的旁观者。“虽然媒体可能不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它们肯定不会为社会运动服务。”

媒体的力量在于,新闻报道暗示其读者从本群体的角度来思考所报道的问题。

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我们队社会的认知和定义,也告知我们社会生活的标准和规范”,人们越关心某些话题,就越容易受媒介影响。

社会建构论都比较一致地否定所谓的超越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存在,而认为社会现实具有建构性。于是社会意识就是我们所能面对的唯一“现实”,而个体的认知则以社会意识为背景被它所建构。

基于这种建构主义之上,媒介以一种可预测和模式化的方式,通过对真实形象的架构(以故事或新闻形式)来建构社会甚至历史;另一方面,受众通过与媒介所提供的文本的互动,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社会显示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新闻是在其信源素材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版本,它既是一种媒体再现,还是一种对原有事件、言辞和行为的选择性描述。”

经媒体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成“多数”或“优势”意见,从而对个人意见的表达产生很大影响。社会的大多数个人被笼罩在一种力量强大的“气候”中,沉浸并依赖于媒介环境。

注释:

①谬玉.中的舆论研究.2010.

上一篇:心理视角:工作-家庭相互影响 下一篇: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幼儿钢琴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