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1 01:46:12

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前种子处理、栽植、足墒套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指导麦套花生的生产。

关键词小麦;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套种

中图分类号 S56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074-01

西华县位于豫东平原,土壤是肥沃的沙土地,是花生生长的天然沃土,常年种植花生面积1.07万hm2,由于西华县是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紧张,花生生产以麦套夏播花生为主。花生生产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农民花生生产规模小及品种使用多、乱、杂的问题普遍存在,产量偏低,传统的种植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严重阻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科学管理成为提高花生产量的关键。为提高花生产量,进行麦套花生生产,效果较好。

1品种选用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生产实践证明,良种在花生增产中的作用可以占到30%~50%,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才能实现花生的高产稳产[1]。麦套花生要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大果中、早熟品种。根据西华县多年的花生区域试验结果发现,当地适宜的种植品种有豫花7号、豫花11号、豫花15号、豫花9805、濮科花4号等。

2地块选择

为发挥高产花生的品种潜力,种植花生地块宜选择土壤疏松、耕作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田地。避免花生重茬,病虫害多,产量低,品质差[2-3]。

3播前种子处理

一是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无破碎的荚果作种。播种前10~15 d剥壳,剥壳前晒种2~3 d,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的活力[4]。剥壳后进一步粒选,严格去除病、秕籽粒,选择粒色纯正、形状整齐的籽粒作种。二是拌种或种子包衣。用40%辛硫磷25 mL、2.5%适乐时20 mL加高巧花生拌种剂30 mL对水1 kg拌种15 kg,堆闷6~8 h,晾干后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地表害虫、地上蚜虫,效果极佳,有效控制率达90%以上,也可有效防治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茎腐病等主要苗期病害,防治效果达90%以上。

4栽植

麦套花生的种植方式不仅易受前茬作物小麦的影响,同时也决定花生的产量水平,生产实践证明,扩大行距、缩小株距是提高麦套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麦套花生,小麦采用宽行30 cm、窄行15 cm的宽窄行(二垄套)种植方式[5]。花生于麦收前种植在宽行中(30 cm),麦收后花生成45 cm的等行距,穴距15 ㎝,每穴播种2粒,栽植密度为14.7万穴/hm2。

5适期足墒套种

为增加花生的生长期,有效利用积温,同时防止花生形成高脚苗,提高花生的产量,套种一般在5月20日左右进行,不宜过早或过迟。播深为5 cm左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15%,否则应适当浇水提高土壤湿度。

6田间管理

6.1中耕除草

为促进花生根系、根瘤发育,加速侧枝生长,在小麦收获后进行中耕灭茬,一方面可以清除杂草,另一方面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6.2科学追肥

6.2.1氮、磷、钾、钙肥的施用。在花生生长过程中氮肥的作用主要在前期,磷肥在中后期,钾肥前后期比较一致,钙肥可以促进花生早生根、多开花、多下针,而且花生对钙的需求量很大且仅次于氮、钾,居第3位。因此,要早追施氮、钾、钙肥,促苗早发。苗期追肥应在始花期前施用,应以氮肥、钙肥为主,磷、钾肥配合。一般施用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开沟条施。

6.2.2微量元素。花生要高产,微肥施用很重要,科学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硼肥可以促进花生多开花、多结籽;钼主要用于花生固氮作用,研究表明,硼钼配施能使花生增产50%以上,锌肥可以促进花生抗病毒能力;铜肥可以提高花生抗病抗重茬能力等。为此,要想使花生达到7 500 kg/hm2的高产,在苗期追肥时,应配合氮、磷、钾、钙的施用,追施硼砂22.5 kg/hm2、硫酸锌30 kg/hm2、硫酸亚铁112.5 kg/hm2、硫酸铜15.0 kg/hm2、钼酸铵225 g/hm2。或者于苗期叶面喷施0.05%钼酸铵2次,中后期叶面喷施0.2%硼酸加0.2%硫酸亚铁加0.2%硫酸铜,连喷2次,增产极为显著。

6.2.3叶面喷肥。 花生进行叶面喷肥(也称根外追肥),具有吸收利用率高、省肥、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特别是花生生长发育后期,根系衰老,为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花生的产量,叶面喷肥效果更为明显。叶面喷施氮肥,花生的吸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叶面喷施磷肥,可以很快运转到荚果,促进荚果充实饱满。花生生长后期,最好每隔7~10 d,叶面喷施1次0.2%~0.3%磷酸二氢钾、2%~3%过磷酸钙澄清液、1%~2%尿素混合液,连喷2~3次,每次用量为750 kg/hm2。

(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4页)

6.3合理管水

为提高花生产量,在花生的不同生育期需适时浇水,以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在小麦收获后视苗情进行浇水,以培育壮苗;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对水分较敏感,要根据土壤情况及时浇水;秋季是花生饱果成熟的关键时期,该时期若发生秋旱,应及时轻浇水;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

6.4培土迎果针

在大批果针入土前,开始进行培土,以增加耕作层的厚度,缩短果针入土距离,使果针入土早,从而达到花生早结果的目的[6]。培土的方法和要求是:深锄猛拉,深锄沟,浅锄背,穿沟不伤根,培土不压蔓,培成沟窄、垄胖、坡陡、顶凹的M形。

6.5适时化控

在中高肥水地,由于花生生长旺盛,为防徒长、倒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花生盛花末期,如果株高超过40 cm,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hm2喷洒。

7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花生生长后期叶片功能减弱应提早防治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2~3次,每7~10 d防治1次。花生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当有以上害虫时应及时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加1%甲维盐乳油4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

在杂草二至四叶期用10.8%精喹禾灵乳油600~750 mL/hm2,或10.8%吡氟禾草灵(盖草能)乳油450~60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洒防除禾本科杂草;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0 mL/hm2,或24%乳氟禾草灵乳油(克阔乐)45~75 mL/hm2对水450 kg/hm2喷洒防除阔叶杂草;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用混合除草剂进行喷防。一般在花生苗期至封行前进行。

8适期收获

花生叶色变黄,部分茎叶枯干,即可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收获后要晾晒降水,促进后熟,提高籽实成熟度。

9参考文献

[1] 周录英,李向东,王丽丽.N、P、K、Ca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花生学报,2006(2):11-16.

[2] 李红梅.花生所需微量元素及其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92.

[3] 徐进进.无公害麦套花生高效生产技术[J].河南农业,2011(11):41.

[4] 刘爱勤,吴继华,苏锐锋.麦套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9):34.

[5] 翟忠良,龚育竹,程秀菊,等.麦套花生施底肥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1(9):10-11.

[6] 罗华玲.麦套花生的高产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2010(11):43.

上一篇:沿海旱作地区双低油菜秦优10号超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济宁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