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与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1 01:38:57

元认知与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交际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将元认知理论和交际教学法结合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Study on Metacognition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EN Zhuo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31)

Abstract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ethods which able to trai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with metacognition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communicative approach; metacognition;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0 前言

交际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60 年代的英国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80 年代初开始被国内院校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并逐步得到推广。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 D. Hymes) 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的语法性,即语言表达要合乎语法;二是表达的可接受性,即文化上的可行性和在语境中的得体性,也就是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语言形式,更要恰当地使用语言。①多年来,有关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国外教学实践都证明了其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优点。②然而在国内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将元认知理论和高职英语交际教学法结合进行了探讨。

1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但是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对语法的学习,强调教师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在各种以语法为基础的考试中成绩表现不错,但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即通常所说的“哑巴英语”。因此,把以内容为中心、强调语言运用的交际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听说译”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③但从目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交际教学法的应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片面理解交际教学,忽视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片面地强调交际教学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降低了语法、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只强调语言使用的技能, 不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忽视语法、词汇教学同样会影响交际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 本人同时也认为:语言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 of 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 of use。④由于对交际教学法的片面理解,造成学生口语能力较强,但阅读和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2)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普遍基础薄弱,交际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较差。笔者曾连续对2007-2009级新生做过高考英语成绩统计,超过90分(满分150分)的人数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课文中的生词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会超过20%,课堂上,教师只能用汉语进行授课,学生对教学内容不能理完全解和掌握,甚至连学过的课文还有不少学生不能准确、流利地读出来。每课后面的词汇练习、语法练习、实用写作和阅读等,基础不好的学生必须完全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学生语法知识不牢固,口头讲不出多少完整的英语语句,很难开展课堂英语交际训练。如果一味地强调用交际教学,而不顾及学生的英语技能缺陷,必然难以取得效果。

(3)应用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并未把语言交际能力纳入考试内容。应用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三级)对高职教学有重要的导向性,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常会特别强调考试内容。目前三级考试的内容只有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并不涉及口语和描述技能等交际能力的测试。由于三级考试的成绩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正常毕业和就业,在强调学生三级考试通过率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主要还是围绕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以及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阻碍。

2 元认知理论和高职英语交际教学法结合

元认知是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首先提出的概念,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⑤英语学习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部分,也受元认知能力的影响。对于当前阻碍交际教学法应用的困难,可以尝试通过元认知理论与交际教学法结合来努力克服。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是人们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知识,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保持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在清晰程度、复杂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都会随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攻过程中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⑥

围绕组成元认知的三个要素,本文提出了几点元认知与交际教学法结合的建议:

(1)掌握元认知知识,做好教学和学习计划。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其实就是对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教师的元认知知识则是对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英语“听说译”的能力。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生和教师对这个客观条件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学习好英语,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学习计划,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师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交际教学法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传统的语法、词汇学习,只有让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法、词汇基础后,才能开展交际教学。

(2)增加元认知体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主要包括对外语的难度、熟悉程度等的体验,体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体验自己在学习计划的各个阶段取得了什么进展等。这些在学习中得来的感受、体会是通过学生自我反省和总结获得的。教师的元认知体验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反馈,同时还有学生对教学活动配合程度的感受。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时期很少接触交际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刚开始应用这种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时肯定会遇到冷场,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努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产生兴趣、保持兴趣,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交际教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阅读写作,教师一定要及时点评,以鼓励为主,长期坚持,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元认知体验,才会让学生接受交际教学这种新模式。

(3)坚持元认知监控,学会总结和反思。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过程。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高职学生由于这方面知识基础薄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在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学习计划剖析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在肯定他们学习成果的同时,认清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在下一阶段学习计划中进行控制调节。对于少数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可以由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督促,让他们逐渐提高自控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不断实践,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习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也应该不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高职学生都要参加应用英语能力三级考试,而三级考试目前还没有交际能力的测试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让交际教学和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即通过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语法、词汇学习。

3 总结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掌握“听说译”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有必要将元认知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交际教学中,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最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注释

①裴耀师.交际教学法的优点及局限性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53-54.

②李瑛,吴长镛.交际法得失论-华东师大英语系交际教学法实验的调查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23-25.

③董姝.交际教学法的尴尬-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的反思[J].职大学报,2007.2:127-128.

④崔桂华.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关于交际教学法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3.1:92.

⑤Flavell J H. Cognitive development, 2 nd[M].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intice Hall Inc. 1985:103-240.

⑥金霞,李芳芳.外语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28-130.

上一篇:旅游类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略谈大学生学习性格要素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