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选择

时间:2022-10-21 01:24:55

试论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选择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今后建设小康社会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而农民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好农民问题,首要一点便是增加农民收入。财政应积极调整支农政策的重点,完善支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切实促进和保证农民增加收入。

关键词:财政政策;农民收入;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11-02

前言

中国13亿人口中,62%以上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农民收入低,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能否有一个坚实根基的重大问题。

一、制约中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

制约中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中国农民农业收入增加的因素。(1)农民自主投资能力有限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的能力十分有限,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从再生产角度看,这些主要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对于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中长期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和农村科教文卫体系的建立等,靠农户是无法胜任的。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农民收入预期不高等因素,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生产性投资下降,这些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2)农业投资不足而且非农化现象较为严重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行为,使农业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支农资金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农业领域流向了第二、三产业领域。这样,一方面,农业资金投入量不足,资金供求很大;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沉淀流失,分散的现象非常严重。(3)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升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其次,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最后,市场机制运用的效果不理想。在供求机制方面,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都相当缓慢。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方面,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不力。(4)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为1%,有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0.5%,而中国仅为0.2%。中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0%,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而且中国在农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

2.制约中国农民非农业收入增长的因素。制约中国农民非农业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遭遇“尴尬”;另一个是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工数量减少等。

3.农民税负过重,农资价格上涨过快。中国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但尚存在一些问题:由改革引发的“县乡财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公共财政问题并未列入改革的内容上配套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由于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履行事权,就必须增加可用财力,而增加其财力的途径就是向农民收费。

此外,农资价格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减免农业税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好处,正在被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蚕食。

二、增加中国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选择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增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完善财政体制。中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机制存在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如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农重点不突出等,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完善财政政策机制,如何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1.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 必须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等,形成优势互补结构,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1)在政策方面,配合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出台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基地和大户,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个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鼓励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产生聚合效应,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巩固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2)在资金方面,多方面筹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刺激银行信贷、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并引导资金流向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支持目标产业的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3)在配套服务方面,积极支持农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鼓励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和农业专家,为农产品品种改良提供技术保证,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铺平道路。

2.加大财政调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是弱质产业,投资收益率低。吸引资金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客观上要求国家特别是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对其进行支持和保护。

一是财政部门要切实将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业和搞好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明确财政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位置。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户,所以,财政着力解决的是农户、企业和市场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为此,财政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项目不能光靠财政支持满足其需要。财政应充分动员和引导企业、集体、农民、银行信贷、外资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注入,并鼓励承包经营、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为农业产业化奠定雄厚的基础。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环境,完善税收调节机制。以农业产业化的总体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农业产业化的激励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要在鼓励农民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改变现行优惠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状况,通过税率、税基、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进一步挖掘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的潜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3.调整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机制,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和保障。完善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机制主要有:

一是适当调整投入方向。中国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项目,县域范围内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很有限,难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全国性、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性差。因此,要注意加强配套设施和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投资体制。多年来,很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明确投资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人。其次,应按受益范围和项目等级进行职责划分,凡属全局性、根本性和综合性的跨区域项目都应由中央政府负责,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一些地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再次,要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由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管理,合理分担,使农业基础设施发挥长效作用。

4.加大农业科技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加大农业科技、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将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增加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是中国现阶段农村公共财政的重点之一。应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增加对科技成果推广与运用的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尤其是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转化、系统集成与推广应用等薄弱环节仍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二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尽管国民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但农村人力资本质量却未见明显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低,一方面影响农村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另一方面也影响农村人口的外出就业及收入水平。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应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

结语

总之,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今后建设小康社会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而农民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好农民问题,首要一点便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增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完善财政体制。在实施这一举措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与配置,国民收入再分配或转移支付中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2]许崇正.论增加农民收入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 2003-12-31.

[4][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迟慧.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缺陷及弥合[J].农村经济,2005,(1).[责任编辑 吴高君]

上一篇:浅析中国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创新 下一篇: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