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不能转送,普通礼物可以送礼经济学

时间:2022-10-21 10:47:01

国礼不能转送,普通礼物可以送礼经济学

转送礼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唐突无礼,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

年底,各类节日接踵而至,办喜事的人也络绎不绝,此时是一年中“礼尚往来”最频繁的日子。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送礼人,需要猜透收礼者的心思,真正理解对方的需求。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很难达到心有灵犀,于是送了对方不喜欢的礼物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把接到的礼物重新转送他人于是成了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好心的长辈去年送你的陶瓷锅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也许想把它重新包装一下送给邻居。最近一项调查发现,你完全没必要满心愧疚,你的长辈也许根本不介意你把礼物重新送人。

投其所好最重要

2012年的圣诞节,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特别流行送“二手”礼物。说这种风俗俗气也好,无礼也罢,甚至说不花心思也行,但已经成了大趋势。这样做一方面能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可避免物品闲置浪费。

很多人因为觉得羞愧而避免礼物转送,或者即使这么做了也尽量掩饰,主要是因为害怕送给自己礼物受到伤害。不用担心,最近美国《心理科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最开始送这件礼物的人并不比接受二手礼物的人更觉得受到了冒犯。

送礼是门学问,一些送礼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找到合适的礼物。但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礼物并不一定就会投人所好,2012年11月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对送礼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一份花心思的礼物的好处主要属于送礼者本人,费尽心思送礼会衍生出自己对收礼者的亲近感。

当人们收到的礼物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时候,才会充满感激,这个简单的现象已经被《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所证明。

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学教授,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埃普利说“事实证明,并不是花心思就算数,最终起作用的是礼物。”另一项研究发现,在一件礼物上花更多的钱并不一定引起更多的感激。这样的研究结果可能会让送礼者惊讶,在一般人眼中,礼物越昂贵传达出的意味就是更用心,更贴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2009年发表的一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每个人都是一个送礼者也是礼物接收者,”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弗朗西斯·弗林说,多年来他一直研究送礼问题。弗林说,尽管有时候送礼者了解接收礼物者的喜好,在选购礼物时,往往还是会失败,在购物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尽管人们了解这两种角色分别是什么感觉,但他们购买礼物时却很少考虑收礼时的感受。

中国有句古语,“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实验心理学杂志》2009年刊登的那篇研究论文在很大程度上驳斥了“心意最重要”这句俗语。该研究的结论是,送礼者最好选择收礼者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他们自认为饱含心意的礼物。该研究发现,如果礼物是收礼者想要的,心意并不会提高收礼者对礼物的欣赏程度。事实上,似乎只有当收礼者不喜欢朋友赠送的礼物时,心意的重要性才能体现出来。

芝加哥大学的埃普利博士称:“成功赠送礼物的秘诀在于赠送对方想要的东西。对此,这位专家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在妻子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埃普利曾花费很多时间考虑送她什么样的礼物,他想出的完美圣诞礼物是:让她参加芝加哥水族馆的幕后探秘之旅,当一天训练师。他说:“她喜爱海洋动物,我想送她这个是再好不过了。”

但埃普利博士说:“她讨厌这个礼物。她觉得,在生完孩子一个月后套上窄小的氯丁橡胶潜水服,拿着臭烘烘的鱼喂企鹅或海豚是她最讨厌的事情。”她把礼物退了回去。现在埃普利博士会让妻子在假日季之前告诉他想要什么。上周,妻子列了张清单给他。

礼物转送风行

礼物转送曾经是一种社会禁忌,如今却逐渐被西方人广泛接受了。

根据美国运通公司主持的一项全国性消费者支出调查显示,有58%的人认为转礼没问题,他们偶尔会这么做。到了节日期间,接收礼物转送的数字上升为79%,这些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礼物转送是符合社交习俗的。参与这项调查的2000人,有近1/4的消费者表示,今年他们至少转送了一件礼物。

礼物转送有可能导致尴尬的时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乌梅拉·赛义德收到了一个马克·雅各布品牌的棕色小提包,是她的姨妈送的,26岁的乌梅拉很欣赏这个小包的品质和品味,但觉得完全跟自己不搭。

“我想,别人会比我更会喜欢它。”乌梅拉说,“所以我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的一个朋友。大约半年后,乌梅拉和这位朋友一起去姑姑家,而正好这位朋友就带着她送的提包,乌梅拉的阿姨感叹道,“你知道,乌梅拉也有一个一样的提包!”

乌梅拉只能说“阿姨,你不知道我多喜欢你送的提包,所以选了同样一款送给朋友”,乌梅拉说“当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要告诉阿姨真话,但是我意识到最好别这么做,我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如果把礼物重新送给别人会觉得鬼鬼祟祟的原因吧。”

在有关礼物转送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五次独立的实验,参加者近500人,实验中既有真实场景,也有虚构场景。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不太介意自己送出的礼物被转送,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收礼者可以自由决定如何处置礼物。从另一方面来看,转送礼物者怕得罪送礼者,是因为他们认为最初送礼的人应该在礼物使用方面保留一些发言权。

无论送礼者和收礼者是否是朋友,送礼者和受礼者的心态都会存在上述差别。此外,礼物的受欢迎程度也并不影响研究结果。当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提出设立全国礼物转送节的构想时,参与者变得更倾向于转送礼物了。

有些组织和个人在推动礼物转送。“资金管理国际”组织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帮助人们应对财务问题的非营利机构,该机构运营礼物转送网站已有五年多的时间,该机构宣布,2012年12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为“全国礼物转送日”,这一日期与许多公司举办节日派对的时间吻合。美国已经有几个州正式批准设立这个节日。

伦敦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心理科学》近期刊登的那篇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加布里埃尔·亚当斯说:“转送礼物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唐突无礼。”

沙龙·洛芙是一家零售营销机构的负责人,她说自己经常转送礼物,只要觉得礼物适合对方就会送。但洛芙说,她要努力以更坦率的态度对待转送礼物。这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本人有过转送礼物的尴尬经历,住在纽约的洛芙说,她曾收到过一本有关娱乐和礼仪的书,这本书明显是转送的,因为书中有致转送者的赠言。她说:“这确实让我很抓狂,所以第二年我又转送回给他了。”洛芙说,对方回赠给了她一张感谢卡。

上一篇:高压加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焊接工艺参数分析 下一篇:化工集中区防护林带规划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