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媳妇狠了20年

时间:2022-10-21 10:37:02

知识分子家庭来了个吵媳妇

63岁的汪女士家在上海,房子也在上海,可是他们一家人却已经被迫四处漂泊两年有余了。

汪女士老实巴交,说话慢条斯理,似乎是个远离是非的本分人,但是有时候做人就是这么奇怪,不期而遇的麻烦事并没有因果可循,越是躲闪,往往却越是受伤。

汪女士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家庭矛盾。而令汪女士比较想不通的是,像他们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照理说是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因为汪女士的父亲,是在他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给子女们的家庭教育非常好。五个女儿之后迎来最小的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了几十年。汪女士在家里排行老三。

这个家,从来就是书卷气十足的氛围。姐弟之间也都和睦相处,父亲在家里具有比较高的威信,因此几十年来都是太太平平的。那到底是哪里出了状况呢?

还是因为房子的问题引起的。

汪女士家的房子很不错,是老早的时候国家照顾父亲分配给他的。解放前是犹太人建造的,结构合理、居住舒适。并且父亲分配到的面积也很大,足足有140多个平方。

可以说,汪女士家以前的居住条件,是足以让大半的上海人羡慕不已的。况且汪家五个子女,四个都是姑娘,在80年代至9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也都纷纷出嫁,住到了男方的家里。因此在90年代以后,这套犹太人造的老宅里,就只有老父母和汪女士还有汪女士的弟弟住在里面。

后来汪女士也结婚了,由于她丈夫家里没有房子,老父亲做主,让汪女士一家结婚结在了这套老房子里,把家里最小的一间房间给了汪女士居住使用。没过多久,弟弟也结婚了,自然也是结在老房子里。没想到随着汪女士的弟媳嫁入了他们家,汪家几十年风平浪静的生活渐渐地画上了句号。

其实汪家老父亲当时对于儿子结婚后居住的安排,应该说还是可以的,除去汪女士住的最小的那间只有几个平米的房间,当时家里还有一间28个平方的房间和26个平方的房间,这两间房子的朝向一样,也就差了两个平方。父母从来都是住在28平方的房间里的,因此儿子结婚后就把他们一家安排在26平方的房间里居住。可以说这样的安排也是合理的。

矛盾源于老四回上海探亲。老四嫁到了外地,有了孩子后经常要带孩子回到上海来看看父母,没有其他地方住,就在娘家住些天。父亲示意儿子把他那间26个平方的房间隔6个平方出来,方便老四回上海的时候暂住一下。

父亲的这个想法,儿子是没什么意见,但是儿媳妇就不高兴了,开始作天作地、明的暗的要搞事情,目的就是想把房间和二老住的对调一下。不过当时还是父亲做主,儿媳妇的这些小脑筋,老爷子还是压得住的。即便如此,母亲还是对这位儿媳妇产生了不满。一家人之间很快就分开吃饭了,可以说婆媳之间的关系,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恶化了。 一斗就10年

1993年,汪女士的父亲身体不行了,很快就长期住院了,主要照顾老父亲的是汪家的四个女儿。那么同样住在一起的小儿子夫妇,在照顾父亲的问题上难道没什么表示吗?

小儿子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又是最小,因此从他出生开始,一家人就都宠着他,姐姐们也都让着他。所以他长大后自理能力很差,也做不来什么事情,在照顾父亲的问题上,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偶尔去医院看看。其他的事情也是帮不上忙,而他的老婆,由于心里已经对汪家有了疙瘩,因此在这个当口更是连看都不来看望公公。

汪女士回忆说,父亲在医院里住了大半年之后,还是过世了。父亲过世之后,弟媳妇和汪女士母亲之间的矛盾彻底从地下转入了地上。而且随着父亲的过世,家里28平米的大房间就是老母亲一个人居住在里面,弟媳妇似乎更有理由要换房间了。不过,老母亲始终是坚持着,没有答应儿媳妇的要求,所以双方之间大吵小闹不断。

汪女士说,她的弟媳妇似乎就是一个很执念的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不计后果,脾气非常古怪。而弟弟说到底是个没什么用处的人,他们的小家庭事事都是弟媳妇在做主,弟弟唯有言听计从。

有一天,老母亲出去走亲访友,弟媳妇似有备而来一般。老太太前脚刚出门,弟媳妇后脚就不知从哪儿招呼来了好多人,竟然就自顾自地搬家换房间了。

汪女士那天下班回家后都傻了。家里一团糟,弟弟一家的东西都搬到了母亲的房间里,而母亲的东西则被弟媳扔到了原来他们的房间里。不知所措的汪女士赶紧找回了母亲。母亲一回来看到这幅情形,气得都要晕过去,自然是和儿媳妇大吵一架。这位儿媳妇确实不是省油的灯,抄起手边的一个玻璃罐子就朝婆婆的头上砸去。汪女士的母亲被砸得头破血流。家庭矛盾竟然演变成了。

汪女士报了警,但毕竟是家庭内部矛盾,并没有惹出很大的是非,警察也未作处理,但是这场严重的冲突还是引起了街道和几方单位的重视,他们纷纷派人前来汪女士家进行调解,也批评了汪女士弟媳野蛮的做法。在众人的一齐努力下,汪家的家庭成员最后是签署了一份调解协议,把这套老房子里几处房间的使用做了一个划分。

弟弟、弟媳一家还是住回他们原来26平米的房间里,但是老四回上海探亲就不再住到弟弟房间里了,改为住到原来汪女士居住的最小的那间小房间里,而汪女士一家和母亲则住在28平米的那间房间里。弟弟、弟媳确实遵照这份调解协议搬了东西,一家人的纷争暂时消停了下来。

事实上这份调解书更像是一份短期的和平协议。在2002年汪女士母亲过世之后,汪女士的弟媳压抑已久的能量又开始释放了。 10年不算完,换人再斗10年

母亲过世后,老四妹妹也很少回上海了,所以老房子里只剩下了汪女士一家和弟弟一家。弟媳此时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要换房间的欲望了,她开始琢磨要拿下整套房子,共同居住着的汪女士显然是最大的障碍。因此母亲过世没多久,弟媳就开始和汪女士闹开了。

她先是闹到物业,要求由她的丈夫作为房子的承租人。汪女士不同意。物业也很为难,因此就做出了上海滩上难寻的案例,让这套老房子产生了两位承租人,一位是汪女士的弟弟,一位是汪女士。

物业的决定让弟媳极为不满意,去法院打了官司。结果,法院是支持物业的决定。

走法律途径似乎扳不倒汪女士,弟媳就开始用盘外招了。弟媳的花招可谓层出不穷。

比如,趁汪女士出门倒垃圾,就把房门反锁,不让汪女士回家;在汪女士做饭的时候故意过来吵架,让汪女士没法烧饭;在阳台上故意用一台洗衣机堵住汪女士常用的一个水斗的去路,使这个水斗彻底成为摆设;频繁使用卫生间不冲水,就因为卫生间离汪女士的房间近,故意用恶臭熏汪女士一家;趁汪女士家里没人,竟然把汪女士的电饭煲从七楼扔出窗外……至于对汪女士动手动脚拳脚相加,更是不胜枚举。

汪女士和丈夫真的是老实人,哪里受得了弟媳这样的骚扰。但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还一直是硬挺着在过日子,期间110报警不下百余次。

弟媳妇这些怪诞的举动背后,就是她怪诞的思维。她一直声称她丈夫是汪家唯一的儿子,因此老父母留下的这套140平的老房子就应该全部归她和她的丈夫,四个姐姐都嫁人了,没资格从中分一杯羹。汪女士的弟媳执着坚持这个观点,从公公1993年去世至今,已逾20年。期间她与婆婆斗了10年,现在又与大姑子耗了10年。

汪女士显然是觉得自己耗不起了,因此两年前,便举家在外租房居住,自己家里原本居住的房间只能锁起来空关。但是,这些年来汪女士与丈夫身体不很好,在医药费上的开销越来越大,继续租房经济上有些困难,老是搬来搬去身体上也吃不消。汪女士迫切想要解决这一个家庭历史遗留问题,她想回家太太平平地生活。

面对这样一位弟媳,调解的难度是巨大的。“甲方乙方”节目组先后连同当地居委会,以及我们法律援助团的律师,几次上门同这位弟媳妇做工作,但她的态度相当粗暴,见我们来了就躲到自己屋里房门一锁,连谈都不和你谈。然后就在自己房间内以污言秽语辱骂她的大姑子,这种异于常人的精神状况,真是让人难以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理解。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也向汪女士提出了建议,从法律上来讲,她完全是可以住回家的,但是如果心里有顾虑,那可以形式上地将她所能使用的房间挂牌出租,一定会遭到弟媳的阻挠,汪女士便可以举证继而向法院提讼,一来证明因为弟媳的过激举动,自己无法住回家里;二来证明因为弟媳的干扰,导致汪女士无法行使合法地出租房屋的权利,理应由弟媳一家补偿汪女士损失的房租。一旦形成这样的判决,并得到法院的执行,那么汪女士即便在外继续租房,那起码在经济上是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解决了大部分的困难。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汪女士要实现并且维护这一系列属于自己的权利,真的还是要经历许多动荡和坎坷。

我们节目的嘉宾马尚龙先生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像汪女士的弟媳这样无视法律、藐视道德的做法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公序良俗的极大破坏。他鼓励汪女士鼓起自己的勇气,在面对弟媳时勇敢一些。因为如今你步步退让的选择,既在现实中助长了弟媳这种错误价值观的气焰,也使得法律没有施展的空间。汪女士首先要挺起自己的腰板,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所有的狠招都要用上去,才是解决问题、迈出为自己脱困的第一步。

上一篇:刘恺威有了小孩不忘了太太 下一篇:摊上一个抠门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