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传承探究

时间:2022-10-21 10:14:04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传承探究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保护价值;传承方法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难的历史过程,是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开发、保守与变革的综合平衡与较量。面对我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如何保护和和传承达斡尔族民族传统文化,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四个途径构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精神的达斡尔族文化。

一、提高达斡尔族本民族成员的文化传承意识

在当前现代化急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状况之下,要增强达斡尔族自身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培养达斡尔族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老一代达斡尔族人是真正的传授者,这一代人要积极回忆、记述上一代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主动将自己所掌握和清楚的达斡尔族文化教授给青年一代。青年一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接班人,更应该提高他们的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有意识地接触传统文化和老艺人,清楚自身所肩负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义务。由此形成整个达斡尔族民族热爱本民族文化,珍视本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良好的民族共识。

二、发挥学校教育在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在学校特别是民族中小学应设立达斡尔族民族教育教研室,针对本校达斡尔族学生的人数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堂式的和课外活动式的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邀请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专家、民族艺人走进校园讲授民族文化。组织编写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学生易于接受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教育的校本教材,使教育有本可依的同时实现系统性与完整性。学校还要加强培养达斡尔族本民族的教师素质和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技艺,使他们真正理解达斡尔族的文化精神,成为最专业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传授者。从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并不能单方面完成和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还要求注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为达斡尔族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形成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

三、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有效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民族文化与经济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形式相互依存和力量相互转化,以经济价值促进学习和传承,如此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动力更大了。例如朝鲜族就有很多这样的结合模式,他们将自己民族的饮食辣白菜、打糕、冷面、狗肉等向社会输出,经过发展已经成为了其他民族喜爱的食物,更形成了各处可见的民族特色产业――朝鲜饭店;朝鲜族歌曲《祝妈妈长寿》、《阿里郎》已经是世人传唱成为中华民族的歌曲。而达斡尔族在这方面创造的经济价值就很低,从饮食上讲,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也只有柳蒿芽、韭菜花开始向外推广,但由于其特别的味道推广的效果不佳;而歌曲《嫩水渔歌》勉强可以算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但还没能够让世人耳熟能详。应该把挖掘达斡尔族的文化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利用达斡尔族特色的饮食、服饰和日用品来打造民族产品品牌;依托达斡尔族的民族节日、风俗、建筑来开发旅游项目,不断拓展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与利用有效结合的平台和空间,使民族文化植根于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结构模式,推进达斡尔族文化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作用下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强化政府部门保护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社会职能

第一,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发展延续的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及普及活动,调动达斡尔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感,将这件事情列为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大事来抓。第二,加强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积极地寻找老一代达斡尔族人,抢救、开发濒临消失的文化形式,挖掘掌握民族文化和技艺的能人,整合民间资源,对他们进行保护和专业的培养,将民间口耳相传技艺和文化的传统形式,在政府的组织下能够进入课堂、进入社区、进入达斡尔族大众之中。第三,政府要投入精力和财力选拔培养一些达斡尔族年轻人,专门给他们提供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场所,让他们成为素质高、专业强的新一代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并形成一个达斡尔族文化研究发展队伍。第四,建立达斡尔族民族文化馆、文化历史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保存、传播和展现民族文化。第五,资金支持。在教育中投入更多的专项经费做好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改变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经济窘迫状况,使他们能专心、精心做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投入资金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场所,扶持民间公益文化事业。第六,政府应加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等政策的制定,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政策保护,科学推进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保护工程。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作为全国达斡尔族的生活的重要聚集地,要利用好这种民族资源优势,做好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使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能够抵御来自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与挑战,世代薪火相传,共建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厦。

基金项目:本文为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0W-M26),黑龙江省哲社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研究”(项目号:12E07)和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我省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项目号:125324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刘佳)

上一篇:从大众到小众让生活服务类版面顺利走进分众化... 下一篇:对当前检察机关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制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