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修井作业施工质量的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10-21 09:56:57

关于提高修井作业施工质量的研究与探讨

【摘 要】文章通过对井下修井作业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方法。从施工设计、现场标准化、工序过程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修井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提高修井作业质量方法

井下作业是油气田企业在开发和采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特别当前油田稳产的难度不断加大,稠油、高凝油占比众多。在老油田在开发中后期,更加大了修井作业的工作量。修井作业是油田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油田生产稳定的关键工艺,如何提高修井的修井质量是关系到油田稳定发展的大事,也是修井从业人员多年来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修井技术人员,必须把不断提高修井质量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一、影响修井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修井控制方面,重点做好以下这五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保证修井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

(一)人的因素。井下作业工作长年在野外,而且劳动强度大、连续生产休息困难,所以,作为石油行业的重要生产单元,修井作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对于修井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关键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人作为控制对象,从控制人员的行为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避免人为失误等方面入手,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和安排人员从事合适的工作分工。

(二)材料的因素。材料是指投入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配件、设备,对于修井业务来讲,主要包括井下采用的化工注剂、消耗材料等,它们是修井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标准,修井质量就达不到要求,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修井质量的先决条件。

(三)技术因素。这是指修井作业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要根据不同井底情况,合理采取修井工艺,避免出现根本性的技术错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每一个业务实际,要组织管理、工艺操作、HSE体系保证等方面进行考虑,力求操作方便、效果直接,这是提高修井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修井成本的根本,也是实现修井质量有效控制的基础。

(四)工具和施工机械。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

(五)环境的因素。油气井分布广泛,各种地表、地下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参差不齐。因此,环境因素对修井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修井特点和具体条件,预见环境对修井质量影响的多种因素,实行积极主动的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如修井作业所处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以及劳动环境,如劳动工具、作业面等。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严把人员关。要严格进行人员的资质管理。井下作业是危险岗位,必须要对关键岗位、特种岗位和特殊专业上的操作人员进行资质认定,只有由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证,才允许上岗操作,且必须持有效上岗证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第一个关口。

(二)严把材料关。作为修井施工企业要对修井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料、配件必须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严把环境关。加强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的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如安全通道、作业机的摆放、官桥的搭设等,这些环境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障。

(四)严把施工方案关。施工方案是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的关键和前提(1)把好参数优选关。每一井的地层压力系数与井况都不样,所以,在选择包括压井液密度在内的各项参数的时候要仔细的查阅相关的资料,有针对性的计算出单井的各项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 。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否键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造合具体修井;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落实方案后,需要进行的就是施工的具体流程。

(一)监管人员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处置质量隐患,对于重点井的施工作业时,进行要进行24小时的全程监督,主要队领导要进行盯岗操作,一时不漏地进行监理,避免因为监管失误造成事故,这是一种常规、简便,却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对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各种配件的进行现场试验,判断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对施工阶段修井质量控制,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是现场检查,坚持巡察制度。

四、对于特殊井作业质量的控制

当前油田油水井套管程序单一,生产套管受到洛河层等水系的腐蚀破坏,投产几年后套管腐蚀穿孔,大量洛河水进入井筒,造成含水上升、水淹、结垢等不良后果,严重制约着油田的长期稳产,导致油田非正常递减加大,水驱动用程度降低,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

为了恢复产能、减小非正常递减,开展了套损井治理攻关研究与试验,在采用常规隔采等一系列防治工艺与技术的同时,研究形成了小套修复工艺技术,该技术包括固井小套修复技术、不固井小套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固井小套修复技术,即在原φ139.7mm套损井中下入外径φ101.6mm的技术套管,然后采用延时水泥浆固井,封固两层套管环空,再重新打开油层后投产,达到恢复油井产量的目的。

优点:治理彻底,生产管柱简单,能防止上部水倒灌伤害油层,无坐封段的油井也能通过该项技术恢复产能。

缺点:一次性投入高、风险大、井眼小,采油工艺、井下工具配套难度大,日常管理和增产措施受到影响。

五、采用超截倒扣法提升修井质量

过去在修井作业中,遇到油井管柱卡死时,倒扣是常见的解决方法。但如何准确的将油管从井内取出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按照倒扣的理论来讲,将管柱提至中和点反旋管柱,就能在预定的位置倒开。但在生产应用中,由于井的斜度不同,在深井斜井内进行倒扣成功率一直很低,经常延长修井周期增加修井成本。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根据井深井斜确定油管尺寸和液面深度,再确定油管悬重,使其旋转速度按固定参数运行。当倒扣点管柱旋转一定的圈数后,适当上提管柱,将松扣的管柱滑扣脱开,完成倒扣,可实现节省工期10――15天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不同井下情况的施工质量,从而为提高区块产能奠定基础。

上一篇:我对小学“快乐体育教学”的理解 下一篇:浅析武警部队行政权运行中的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