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SS课程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10-21 09:50:06

GMDSS课程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

【摘要】通过对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专业学员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存在差异情况的分析,依据差异教学思想,对航海GMDSS课程教学进行了差异化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弹性教学目标设计法、弹性分组教学等展开适合学习者个性特点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员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提高学员的通信技能。

【关键词】差异教学 教学设计 GMDS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28-02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招收学员良莠不齐; 加之学员包括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文、理科学员的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存在差异,使得参加GMDSS培训学员的层次性、差异性随着培训人数的不断增大而体现得愈加明显。同时,GMDSS课程专业性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这给学员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如果GMDSS培训教学采用传统“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基础差的学员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基础好的学员重复学习得不到提高。针对这种情况,GMDSS课程教学必须充分分析学生的差异性,探索出适合学员差异的差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差异教学的涵义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的不同需求,使教与学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教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学服务。[1]

差异教学强调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又十分重视集体作用,强调学生集体是由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的统一体,强调同学间合作帮助,共同提高。它以学生为中心,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在各自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员差异测查与分析

差异教学的前提是学员差异的测查,没有成功的差异测查,就没有成功的差异教学。差异测查是指差异的测量和调查,通过测量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准备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特性。笔者采用观察记录法、问卷调查法和征答法对学员差异进行测查。

(一)观察记录法

观察记录法主要是由任课教师通过日常对学员的学习表现总结出该学生的特点。利用观察法,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回答问题的情况,并记录下来。对于基础较弱的学员,提问可以基础;对平时表现较好的学员,可以提出更难的问题。

例如,每节课课前提问学员前一次课的内容,或通过习题测试前一次课的学习情况,观察并记录学员的回答情况。课后布置作业,测试并记录学员对该堂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更为有效地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观察记录法,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问卷调查法

笔者采用《所罗门学习风格测评表》对学员的学习风格进行测查。《所罗门学习风格测评表》是教育领域比较有权威的一种测试方法。

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在校12级、11级和航培10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统计分析如下图1所示:

从调查结果来看,70%的人属于活跃型学习者,30%属于沉思型学习者。活跃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积极地做一些事,讨论或应用或解释给别人听来掌握信息。而沉思型学习者更喜欢首先安静地思考问题。65%属于感悟型学习者,35%属于直觉型学习者。感悟型学习者喜欢学习事实,而直觉型学习者倾向于发现某种可能性和事物间的关系。95%是视觉型,5%是言语型。视觉型学习者很擅长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流程图中的内容,言语型学习者更擅长从文字的和口头的解释中获取信息。45%属于序列型学习者,55%属于综合型学习者。序列型学习者习惯按线性步骤理解问题,每一步都合乎逻辑地紧跟前一步。综合型学习者习惯大步学习,吸收没有任何联系的随意的材料,然后突然获得它。

(三)征答法

征答法是学员主动陈述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笔者在征答法中设计的问题是“通过课程学习你最希望获得什么知识?”。选取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12级、11级学生和航陪101级学生为征答对象。其中,40%的学员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与考证相关的知识;75%的学员希望获得能胜任今后工作的实际技能;10%的学员希望获得学习方法和技巧;5%的学员希望获得其它,如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统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由测查可以看出,学员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实际的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本文研究的GMDSS课程的教学,应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不能实施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三、GMDSS课程的差异教学设计

(一)差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

笔者采用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包括基本性目标(面对兴趣较低的、反映较慢的、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提高性目标(面对那些基础知识较扎实、懂一点但没完全掌握的学生)和拓展性目标(对相关内容或课堂掌握较好的学生)。

以下是差异教学中关于“调制、解调的概念及调制类型的表示方法”的教学目标,其中标有“”的为提高性目标,为拓展性目标,其余为基本性目标。

1)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

2)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调幅制原理()

4)单边带调制原理()

5)调频调相原理()

6)单边带通信优缺点

7)工作种类表示方法

(二)差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进行有效学习,以及最终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除了要善于结合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之外,还应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加之,目前GMDSS培训的教材中,没有适合最新的国际、国内GMDSS法规和考试大纲要求的教材,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例如, GMDSS教材中,关于DSC控制信号部分的内容,涉及很少,但历年考证出题概率较大,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增加CS控制信号部门的内容。在SART中,对于SART应答信号组成内容完善,但对于SART距离、量程和亮点数关系的计算的内容需要补充。

(三)差异教学方法

为满足不同学员的差异化需求,教师采用弹性分组教学法。弹性分组就是根据学员的学习需要来分组,教师既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也可以按学习任务的类型进行分组,还可以让学员自行分组。弹性分组中允许小组的成员不断变化,学习内容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对TWO-WAY VHF真设备的实操训练,分为2人一组,双方学员通过设备进行通话训练。在进行Inmarsat-c模拟器训练时,分为多人一组,同学间相互发送信息。

(四)差异教学结果评价

教学结果评价是对学员通过自身努力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真实反映。通常我们把向学员布置作业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途径。但是长久以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管理模式就是统一布置,统一批改,统一讲评。学员对于作业做不做,做什么完全是被动的。事实上,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理想的成果作业应当是差异化的。

不同学生由于认知风格不同,他们的学习偏好也是有所差异的。教师既可以从他们的偏好出发,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作业过程,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增加难度,训练学生的薄弱环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差异教学需要高效率的测查和及时的反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是笔者在从事GMDSS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经过初步实践检验,文章中所提出的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员考证通过率,即其方案是可行的而且有效的。GMDSS课程差异化教学设计还有很对不足,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4.24:29.

[2]宋春娜.基于差异教学思想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研究.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学.2010.06.

[3]岳超楠.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9.(03).

[4]赵伟,魏双.高职院校GMDSS培训教学改革探讨.职校论坛.2012.(25).

作者简介:

凤勇:男,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刘学:女,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海上无线通信的教学和研究。

上一篇:浅谈微软浏览器IE9与IE10 下一篇:我国信息检索领域研究进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