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燕:树皮纤维再生长

时间:2022-10-21 09:43:53

陈淑燕: 台湾纤维艺术家,华人地区最早以树皮纤维进行创作的作者之一。从事天然纤维艺术研究、教学与创作的“纤维艺术工作者”。

在合成材料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身着树皮衣的原住民已难得一见。而今,这一失传多年的古老工艺,正在陈淑燕的手里,重获新生。

你听说过树皮做的衣服吗?想象一下:一件件以树皮为布手工制作的“树皮衣”是什么样子?微微泛黄的自然色泽,装饰着原住民的菱形图腾纹样,有的直接用天然植物染料随意挥洒,有的却不施装饰、嫩白如洗,展现出本真活泼的形态和原始质朴的冲击力……

这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树皮衣”在世博期间“工艺•绿色生活演绎”台湾手工作品展上亮相,引来一阵惊叹:原来树皮也能做衣服,而且这么漂亮!创作这些树皮纤维服饰的,就是陈淑燕。

大自然的召唤

太平洋岸边的花莲新社村,傍山依水,植物环绕。五年前,陈淑燕从台南搬到这里,立刻被这里的原住民葛玛兰族吸引。她租下临海的平房,并将自己的“树皮布大本营”设于此处。“海景房”的屋檐下挂着一些收集来的树皮和枝干,包括构树、月桃与香蕉丝等,都是她创作常用的材料。伴着邻里的鸡犬之声,家养的两只小狗在小屋自由进出――陈淑燕的创作舞台,犹如一道风景。

作为一个汉族人,陈淑燕却带着编织手艺进入原住民部落,也编织出艺术与社群的新关系。这样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开始?

大自然是陈淑燕“纤维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出生在台东鹿野乡村的她,打开家门就是高大的都兰山,四周被绿油油的茶园所包围,两旁则是相思树与竹林护卫的小径。小时候的她就爱赤脚在中央山脉下的台地间奔跑、留连,那是大自然教给她的人生第一课。

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掀起一股乡土文化热。带着内心蛰伏许久回归乡野的思念,由艺术专科毕业的陈淑燕参加了一次原住民部落的音乐考察。回想起当时,完全是一股知识分子下乡重新认识土地的素朴热情。

在那里,当听到孩子问起“这个在哪里?”老人就把手一挥:“用手去找!”这种自然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陈淑燕,也让她有了一股想要为原住民做点什么的想法。“拍记录片、研究人类学或是采集民族音乐,都是很容易找到的方式。可我想试试看,是不是可能用艺术找到一个切入点?”

1992年,台湾已经有少数艺术家开始用纤维材质进行创作,用麻线做地毯编织画的陈景林老师就是其中之一。陈淑燕在偶然的机会下看了他们在福华沙龙的“经纬之间──纤物三人展”,她非常震撼。原来,纤维不仅能做工艺品,也是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

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陈淑燕的艺术取向渐渐明晰起来。2000年,她进入台南艺术学院研究所,决心专修纤维艺术。一开始以绳线的纤维编织为主,后来追溯到了纤维的原始功能――制作树皮布。对陈淑燕而言,树皮布的魅力不仅是和大自然的亲近,更在于它更本源的创作方式:“织布是纤维的经纬交织,而树皮布则有很大的不同:在制作中,每一根纤维都是独立的个体,保有自己的个性,通过捶打,能让纤维分解后在自由的状态下彼此纠结成天然布料。 ”

如同绵延全身的经络一瞬间贯通,她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表达方式!

用历史给生活上一课

从研究所毕业后,陈淑燕应台湾史前博物馆之邀回到台东,在原始编织研习营担任讲师,希望让他们通过重新接触原始工艺来激发原创精神。可是,这是一项濒临失传的工艺,年轻一代几乎不了解,这课该怎么上?

拿着半个多世纪前人类学学者的调研报告,陈淑燕琢磨了很久。最后,她结合自己的纤维编织经验,让学员们从实验中了解到了树皮纤维的历史和工艺。

两天的课程,陈淑燕安排得井然有序,她带着学员们上山采集构树,让离开自然许久的族人再次亲近山林,在阳光与微风中吸吮着打出的树汁气味;透过手的操作和身体的劳动,让植物的原质之美流露出来,她再参照许多创意启发,激励大家由这样素朴的美去创作各自内心的感受。其中更安排学员到当时正好也在尝试重新制作祖先树皮衣的阿美族都兰部落,长老的现身说法更加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从不了解到好奇再到熟悉,两天的课程结束,不少学员开始对这门古老的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书本上的历史记录被复原成当下活生生的创造,再反哺给历史的创造者,陈淑燕觉得自己并不只是在“帮助”原住民朋友,而是真的欣赏、体会他们的生活智慧,以力所能及的工作来给他们启发,让他们与母文化更好地联接。

2004年,陈淑燕到花莲县新社村,带一群噶玛兰族妈妈们做纤维编织。当时基于文化传承的动机,不少当地妇女已经重拾起传统的纤维编织工艺。因为已经有工艺基础,陈淑燕就给她们介绍更多审美和设计上的想法,为传统赋予新意。

为了让学员们有更好的凝聚力,陈淑燕号召了一些村民以传统工法,在海边盖了一间茅屋当工作室。无奈工坊运作不到半年,一场意外的大火让整间工坊付之一炬,对于刚起步的工坊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工坊用来年申请到的一点经费,改装了两间闲置民宅作为工作室与展场。学员们有了创作,也会卖给观光客,但由于价格混乱,并不足以维持生计。陈淑燕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这些手工艺能从传统编织的格局,提升为更精致、更能与当代生活接轨的创意产品?

除了留住手艺和吸引年轻一代的新血加入,挖掘材质的艺术性,让更多人了解它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方式。

“活性编织”的互动与探索

为了唤醒人们对树皮布等天然纤维的感官体验,陈淑燕以树皮、竹藤纤维为材,通过锤打、编织等工艺创作了几个大型的装置艺术,并带着它们到全世界展览,让更多人接触到纤维的质地与美感。

“我关心人作为主体,和环境之间产生的互动关系,你可以在与树皮互动的过程中与它对话。”陈淑燕的作品时刻强调着与人的互动。《轻击着、那回声》是陈淑燕的得意之作,树皮的原始保护层意象,让观众置身其中,如同被某种环境所包裹。而她的成长历程以可见的方式通过材质穿透出来……

加工植物纤维主要依靠人力敲打,这项工作看似乏味,陈淑燕却乐在其中。她觉得,捶打对树皮来说很像外在的磨练,这种重复的、大量工作的状态,会将自我也投射进作品中去,从中,她发现了树皮制作的心灵疗愈功能。“用手处理材料是极具身体感的劳作,会带着心沉静下来。这会让人的心学会跟自己和谐相处。”

2005年,陈淑燕的作品入选立陶宛国际织物双年展,以纤维艺术为主题的“从洛桑到北京”双年展已经举办了七届,她都是参展艺术家。她说,之前是站在研究和推广的角度上搞创作,希望能让更多人接触到这种媒材的质感与美感,以及关注到自己和身处环境的联结。接下来一年,则希望更专注于树皮布和手造纸的研发与创作,创作更细致、深刻与诗意的作品。

不久前,陈淑燕为新村小学搭建了一个树皮纤维的绿色走廊,她在主体结构旁的角落种上爬蔓植物与蜜源植物,使其自然地攀爬生长,并吸引昆虫来访。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植被将取代旧的骨架,作品就是一个新的生命体。在工法上,陈淑燕与当地原住民合作,以他们原本就熟悉的鱼篓编法作为基础,开展出新的造形与结构。看着传统技术做出新的建筑,村民们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从一个不了解原住民文化的大学生,到树皮纤维的教学者,又从华人地区最早的树皮纤维创作者,到一个到处推广树皮纤维文化的艺术家,一路走来,陈淑燕都在不停地探索。

而今,陈淑燕正在考虑如何让城市里的创作者和邻近农村合作,让村民生产树皮布之类的天然素材,再让设计师购买这些素材,生产出创意产品,在城乡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是一种抽象的编织,就像纤维保持各自独立的个性但彼此交织成一个有弹性、活力、会演变的整体。”这是集体协作的成果,也是共同努力的结晶――将艺术与社群编织在一起,这也是纤维艺术带给她的启发。

或许,不久我们就能看到树皮布以“公平贸易”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将是一个愿景。但基于她对材料、技术与历史文化的研究,让我们相信,她较之一般的工艺创作者看得更深,更远。

树皮布制作工序

1. 采集。选择树木以直而少结瘤,当年生一年以内尤佳。采集尽量以侧枝为主,不妨碍主干的生长。锯下的枝干,谨慎地裁切合适的长度,将树叶、分支去除。

2. 去除外层表皮。用薄制铁片,或刀片,将最外层带有斑纹的咖啡色表皮轻轻去除;留下完整而洁白的内层皮)

3. 剥皮。使用锋利刀片由上到下直线纵画开树皮,将内层皮与木质部分慢慢剥下分离。

4. 卷起,浸泡水中。打前尽量使其不接触空气,避免氧化变色,亦有软化胶质的功能。

5. 打。按照次序地在摊开的树皮上逐一打,犹如编织的次序。力道要均匀不宜过大。制过程中专心观察树皮的变化,因为自然成长的树皮会因环境的原故而厚薄不均,所以打次数与力道会有所不同。

6. 洗去胶质,再捶打。树皮因为密集的打,逐渐松开坚硬紧实的结构而变得松软,此时于水中浸泡能将树胶溶解;经过多次浸泡、拧干,就会逐渐把树胶清洗干净。直至树皮纤维丝丝分明如网状织物,松软匀称。

7. 晾干与定型。打完成的树皮可以熨干或晾干。而晾干的方式,除了吊挂通风处晾干布有自然皱纹;也可将树皮摊开平铺于光滑的台面上并拍打固定,有定型之效;待其干燥后揭起,可得平滑完整的树皮布。

上一篇:老房子里的时尚生意 下一篇:迷失在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