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20亿力挺扶贫进行时

时间:2022-10-21 07:37:09

2015年6月30日,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仪式上,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继续认捐1亿元,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整村改造帮扶

在2010年广东首届扶贫济困日上,碧桂园集团承诺分四年捐赠2亿元参与广东扶贫济困,并选定广东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作为首个扶贫试点,开展以绿色产业带动住房、道路、饮水、通讯、电网的整村改造帮扶项目。

帮扶过程中,碧桂园集团专门组织了一支15人的专业扶贫济困团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长期扎根农村,坚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商量。在树山村投入约5800万元,为村民建起了一幢幢新楼房,一举改变了村容村貌;再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发展苗木产业。为农户垫资50~90%,鼓励农民用双手和技术脱贫致富。现已有一个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带动166户村民种植苗木360余亩,销售收入1650余万元,户均收益约4万元。

全民技能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贫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2012年6月,碧桂园在清远市佛冈县、英德市、清新区“一镇五村” 开展“全民技能提升项目”,免费开展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开展至今,已投入2238万元,帮助932名学生完成职业学历教育;中期技能培训10283人,通过就业推荐,帮助3486位村民到珠三角工作,平均收入提高20%。碧桂园还聘请农业专家下到田间地头,对4359位砂糖桔种植户进行培训,使超1万户家庭受益。

2013年,碧桂园集团在清远市清城区建起了全国唯一的一所扶贫大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2014年9月已招收305名困难学子,学院以“办慈善高校,助贫困学生,育精英人才,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对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教材费、食宿费,并提供服装费、床上用品费和寒、暑假探亲往返路费等,使受助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达则兼济天下

杨国强是顺德人,农民出身,少时家贫。他在今年的捐款仪式上说:“我十八岁前未穿过鞋,小时候放过牛,年轻时种过田。我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曾经也一无所有。”人穷志不穷。工作后,他从底层的泥瓦匠做起,一步步做大做强,直至资产千亿的房企董事局主席。

杨国强从未忘记回报社会,在成为富豪的同时也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善长仁翁”。他率领碧桂园集团积极参与“雨露计划”,设立仲明助学金,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开展“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和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迎接受灾的汶川桑坪中学师生到广东复课。

值得一提的是,杨国强父女及碧桂园集团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历来“挥金如土”。在2010年广东首届扶贫济困日上,杨国强承诺分四年捐赠2亿元;2011年,认捐5000万元;2012年,杨国强承诺捐赠“一年一亿元,十年十亿元”,被称为“十亿叔”。此后,杨国强果然年年捐足1亿元,加上2015年认捐的1亿元,杨国强、杨惠妍及碧桂园集团在教育、产业、医疗、赈灾等扶贫领域累计捐款总额超过20亿元,并依照捐赠协议全部认捐款项都及时到位。

谈到如此之举,杨国强说:“我最开始的动力来自于贫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立下志愿努力让自己的家庭、孩子过上好的生活。等到已经很富有后,就是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念推动着我。我说过,现在只是为社会管理财富,为社会服务。”

上一篇:蔬菜虫害药剂防治一览 下一篇:设施果蔬熊蜂授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