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2-10-21 06:14:03

关于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的实践思考

摘要:近年来,葫芦岛市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开发、研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实践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如何做好农机农艺融合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葫芦岛;农机农艺;融合;实践

一、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实践现状

(一)以科研为纽带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为了在农机农艺融合上达到最佳状态,我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自行研制的2BQF型精量播种机可以说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典范。2BQF型精量播种机是根据我市地况实际进行研制的,机具性能一方面能够满足播入土壤的种子行距、株距、播深的农艺要求,能为选用精良种子创造良好种床,达到覆土深度一致、底层深施、单粒下种的条件。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满足作物在吸取养料供肥上的需要。2BQF型精量播种机的研制充分考虑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五大核心环节(即: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科技人员经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配方设计、校正试验、配方加工,然后在本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宣传培训,通过几年来对2BQF型精量播种机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群众对2BQF型精量播种机的应用效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外,2BQF型精量播种机在播种方法上体现了以下几项技术特点:一是排种可靠;二是结构合理;三是增加了放种功能;四是增加和改进了镇压形式;五是行距调整满足了本地农艺要求;六是可单垄播种;七是整体结构紧凑;八是节省了化肥施用量。目前,我市推广精量播种面积达到190万亩。

(二)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农机农艺进行融合

近年来,随着我市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作业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各县(市)区借助这个平台,大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的速度,集思广益,针对技术薄弱环节,进行科学规范研究,制定互相协调的农艺标准。农机农艺单位人员坐在一起共同研究融合技术,从作业规范技术操作技术模式入手,统一农作物品种、行距、播期。农艺部门从栽培模式、种子筛选、耕作技术等方面着手;农机部门从机具质量上把关,机具适应性上寻找突破,达到二者之间的融合,逐步完善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2015年保护性耕作和深松面积分别达到30和45万亩,有力推动了农机农艺融合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满足农机农艺融合要求

一是建立协作机制。为促进农机农艺协作发展,我市成立了农机农艺专家协作小组,针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技术会商,寻求切实可行的技术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及时加以调整。二是优化农机结构。针对我市丘陵地形地貌特点,及时引进、推广、调整、补充农机装备,在农机局推广补贴目录中,重点选择推广动力足、能耗低、重量轻的中小微型农机设备,满足群众对农机购置的需求。三是强化项目落实。认真实施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作业和玉米全程机械化等农业项目,为农机农艺融合提供条件。

(四)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强化农机农艺融合

一是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会化服务组织49个,农机户机构数达2.89万个,农机户人数达到3.2万人,农机化作业服务机构305个专业户1070人。服务领域涵盖耕播收、机械植保、农机维修、农机配件监管和供应、农机作业信息咨询等各个方面。

二是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办法,坚持以助农增收致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组织秉持原则、创新机制、科学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

三是提供优质农机化生产服务。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开展农业生产。

(五)更新群众观念,提高农民促使农机农艺融合自觉性

近几年,农民购置农机具积极性高涨,耕播收一体化明显提高。2015年,全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00万元,购置农机具1356台(套)。全市在5个县(市)区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组织49个,农机推广人员达到2082人,加强了配套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

二、我市农机农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需要建立农机农艺融合体制的长效机制

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技术探索较多,在管理层面还需要建立起部门联动工作长效机制。

(二)需要进一步建立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技术模式

目前,葫芦岛市农机农艺融合取得了长足发展,做了大量购置,还需完善农机农艺融合模式。

(三)“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

“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地块面积小,种植模式影响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四)农机农艺融合还存在配合不到位

目前,存在农机部门推广农机技术,农业部门推广农业技术的脱节现象,农机农艺人员应坐到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布置、检查、落实、应对和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建设和机械化发展中的难题。

三、关于做好农机农艺融合的建议

农机农艺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本地区多方面、多领域的共同探索、研究和实践,来寻找最适合的融合途径。葫芦岛地区应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一)拓宽农机农艺融合广度

在探索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加快林果业、设施农业等领域的农机农艺融合进度,逐步解决其他领域的农机农艺不融合问题,带动全市农机化全面发展。

(二)继续挖掘农机农艺融合的潜力

以葫芦岛地区主要种植的玉米、花生、土豆、红薯等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农机农艺融合结合点,持续开展试验研究。总结出我市不同地区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模式,通过示范区的辐射作用来推动全市农机农艺融合工作进程和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机农艺融合体制机制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农机、农艺相关管理和技术部门共同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各县(市)区的农业生产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分类制定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指导性意见,促进全市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

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积极扶持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市县两级部门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整合项目和资源,优先投入示范区,促进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示范区应根据各自种植作物的品种、栽培方式、机具的选型配套等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试验方案,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方面的技术试验研究,收集相关试验数据,分析整理得出农机农艺技术集成运用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相关结论。

(五)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体系建设

农机农艺融合体系建设涉及到育种、土肥、农技、植保、水产、畜牧、农机等诸多行业和部门,需要在管理、科研、技术推广、生产制造和布局等领域相互配合。因此,要建立有各类科技人员参加的市、县两级农机农艺融合协调组织,负责制定当地农机农艺配套协作技术的项目、规划、方案,带动育种、土肥、植保、农机、农技、水产、畜牧等各行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机农艺全面融合。

(六)加强产学研推各领域间的合作

育种部门在培育新品种时要考虑农机作业的方便性,培育适合机械耕、播、收的新品种;农机部门在进行农机新产品的研发、引进及试验示范和推广时,要充分考虑农艺要求,推广与农艺要求相适应、可靠性高的农机具;农艺部门在制定各种作物种植形式和栽培模式时,充分考虑农机的轮距、作业幅宽等因素,制定利于机具作业的种植模式。

(七)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应加大农机农艺融合的宣传力度,继续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及农民的培训力度,强化各类主体对农机农艺融合观念的深入认识,争取更多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机农艺融合的技能和水平,以推动葫芦岛地区农机农艺技术的协调推进,促进葫芦岛地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上一篇:插秧机的特点及田间作业方法 下一篇:浅谈大中型拖拉机磨合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