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探析

时间:2022-10-21 06:07:24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探析

[摘 要] 中国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电影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这百年中,每一个时期的电影音乐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音乐面对电影的产业化和全球化,呈现出了流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等特征,本文对上述几种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21世纪;中国电影音乐;艺术特征

电影音乐及电影音乐在中国百年的发展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和音乐艺术结合的产物,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是伴随着音乐的,从最初的为了掩盖放映机器的轰鸣声,常常有乐队在银幕旁进行现场的演奏,到逐渐有电影导演认识到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并有意识地利用音乐为电影表达服务,再到后来两者交相呼应,珠联璧合。电影因为有了音乐的进入,使得其视听艺术更为丰满,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渲染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中,电影音乐从无到有,从初步发展到日臻完善,留下了一段电影音乐的传奇历史。

1931年,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公映,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带有音乐元素的作品。随后的几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为了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和民族精神,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们先后拍摄了大批进步的、革命的影片,如《风云儿女》《桃李劫》《塞山风云》《马路天使》等,这些电影中的歌曲,如《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伴随着电影,传遍了全中国,成为民族危难时期民众们最有力的呐喊,也造就了中国电影音乐在这一段时期里特殊的艺术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同志提出“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文艺方针之后,电影也迎来了大发展,先后出现了《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等优秀作品,其中的电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九九艳阳天》《怀念战友》等,让中国的电影音乐走向了成熟阶段,各个电影厂都有了专门创作电影音乐的队伍。1966~1976年的十年浩劫,文艺界一篇荒芜,电影银幕更是一片空白,仅有《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较为著名。1978年,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电影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小花》中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海外赤子》中的《我爱你,中国》,《城南旧事》里的《送别》等,这些歌曲以片首曲、插曲、片尾曲的形式占据了银幕内外的广阔空间,但是多为一些声乐歌曲,器乐音乐很少涉及。80年代之后,音乐家们开始走出单一的歌曲的形式,并注重吸收和借鉴民族音乐之精华,赵季平、瞿希贤、金复载音乐家都在银幕上留下了自己的音乐硕果。赵季平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运用了京剧中的“西皮流水”;瞿希贤在《骆驼祥子》中运用了北京地区曲艺音乐单弦音乐为素材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0年代以来,港台电影和港台电影歌曲大量地涌入内地。一个是根据电影量身打造的主题曲,比如动画电影《宝莲灯》,香港音乐人李伟菘等人就为该片量身定做了《想你的365天》和《宝莲灯》,作曲家三宝和著名导演冯小刚合作,让歌手孙楠以一曲《不见不散》红遍全国。还有一种方式是导演在电影中根据影片的情节发展和情感需要,适时、恰当地引入一些流行歌曲,例如张扬的《爱情麻辣烫》一片中,就汇集了多首流行歌曲。在器乐方面,随着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交响乐的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到电影中,冯小宁导演的《黄河绝恋》,一开始就是一段交响乐,用大提琴和小提琴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了整个交响乐队的齐鸣,利用音乐,自然地引出了主人公欧文的回忆。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电影逐渐向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艺术水准高、制作精良的电影音乐作品。而且伴随着音乐制作手段的数字化,作曲、录音、混音、MIDI等音乐制作角色分工的出现,这一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流行性、国际性、民族性三大艺术特征。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流行性

前文中提到,进入90年代之后,流行歌曲和电影接触比较密切,表现为流行音乐人为影片量身定做流行歌曲和在影片中引用流行音乐。进入21世纪之后,电影和电影音乐作为文化商品的性质越来越突出,两岸的音乐人才来往越来越密切,电影和电影音乐都在最大程度上挖掘着自身的潜力。这种流行性首先表现为唱片业和制片业的联合宣传与销售。冯小刚指导的电影《非常勿扰》,在影片未上映前,即在早期的宣传中,推出了同名的原声大碟,其流行歌手的阵容也十分壮观,于电影来说,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效果,于唱片公司来说,对歌手是一次锻炼和宣传的机会。吴宇森执导的商业大片《赤壁》,其主题曲的制作由日本的唱片公司投资,并指定其力捧的歌手阿兰作为主唱,也同样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种联合宣传和销售的模式,已经被大多数电影所认同,尤其是一些商业片,成为屡试不爽的办法。

其次是电影演员的“演而优则唱”,因为很多港台艺人都是多栖艺人,影、视、歌都涉及的演员比比皆是,所以电影投资方安排他们演唱电影的主题歌曲。可能他们在唱功上不是最佳人选,但是在人气宣传和票房号召力上却是不二的人选。《十面埋伏》中,主题曲《佳人曲》由片中主演章子怡演唱,《神话》中的主题曲《神话》由主演成龙演唱,《天下无贼》的主题曲《知道不知道》由主演刘若英演唱,电影和电影歌曲本身都因为这些主演加歌手的因素,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票房。

再次是电影音乐的含义和范围有所扩大,传统电影歌曲主要有片头曲、插曲和片尾曲,而为了配合电影的宣传,借助流行歌曲的广泛宣传力,很多电影专门创作和影片相关的歌曲,但是仅是在宣传时期使用,影片本身并不出现。这种做法最初流行于好莱坞,但是因为当时环境的因素,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在《爱情呼叫转移》中,香港歌手陈奕迅创作了一首《爱情转移》,因其抒情的旋律和发人深思的歌词,很快流行起来,这时候影片《爱情呼叫转移》才姗姗来迟,吸引了大批的歌迷走进影院。在新时期的电影音乐的运作中,电影导演充分利用歌曲的流行性特征,将电影和电影歌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国际性

如果说电影音乐中的电影歌曲,主要是体现了流行性的特征,那么电影音乐中的器乐、电子音乐则体现出一种国际化的特征。从电影营销的角度来讲,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跨国营销的大片反而成了相对风险低和效益高的产品。电影走上了全球化,电影音乐也随之走向了全球化。首先是不同国家的电影音乐人的加入,著名导演何平曾经表示,不是国内的音乐家不好,关键是自己影片中的电影音乐,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给观众从未有过的感觉。在何平的《天地英雄》中,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去寻找电影音乐的制作团队,除了力请印度作曲家拉赫曼配乐之外,还邀请了世界顶尖的柏林交响乐团进行演奏。让该部影片的音乐呈现出多种风情,既有印度音乐的神秘性,又有欧美的宏伟性。

谭盾作为一名华人音乐家,他的电影音乐作品中,兼容了东西方两种音乐的审美特征,这一点被许多导演都纷纷看中。让他在国际乐坛上载誉而归的是李安的《卧虎藏龙》,这部影片中,谭盾分别运用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甚至将两者搭配在一起使用,这种带有双重文化背景的配乐方式,让他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大奖。随后他又为冯小刚的大片《夜宴》担纲电影音乐的主创,既有古琴演奏出的古色古香的神韵和缥缈,也有弦乐和钢琴铺排出的气势和震撼。成为世界影坛最炙手可热的配乐大师。

再就是日本的电影配乐家。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文化上具有相同性。梅林茂、川井宪次、岩代太郎等日本作曲家都先后为中国影片配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久石让,作为日本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久石让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一位日本音乐家眼中的中国电影配乐,该是一种什么效果。在刘镇伟指导的《情癫大圣》中,久石让和中国爱乐交响乐团合作,在影片的一开始,就用笛子和钢琴的交融,配合着交响乐队,用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反复,营造出了一种千变万化的效果,给我们以极大的听觉震撼。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他把中国的各种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加上中国的京剧唱腔,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音乐风格,正好也跟影片的“后现代”相切合。还有很多电视节目,也常常引用久石让的作品,可见久石让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广。

(三)民族性

在电影音乐全球化和产业化的情形下,中国电影音乐仍然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特征,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这表现出音乐中大量的民族乐器的使用和作为影片本身所表现的内容这两种形式。前文中已经提到,很多电影音乐中都用到了民族乐器,本段中选取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乐器――鼓,作为说明。鼓这种乐器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强烈,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似乎对节奏特别敏感,很多电影音乐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一些武侠影片中,鼓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赤壁》中,孙权射虎的一场戏中,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鼓来营造的,时而舒缓,时而凝重,时而暗藏杀机,暗示了当时孙权所处的特殊地位。《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和玉娇龙的一场打斗中,依靠鼓的打击增强了节奏感和动作感,两人在急促的鼓点中飞檐走壁。在前不久刚刚上映的《让子弹飞》中,震天的鼓声中,预示着将有一场恶战在双方之间展开,将影片紧张的氛围刻画到了极致。

在影片中表现民族音乐的作品也有不少,拿《赤壁》来说,片中先后有两段,分别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笛子和古琴。周瑜在练兵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笛声,是一个牧童演奏的。这时候周瑜挥手,众士兵都停下来,周瑜走上前,拿过笛子,用匕首为笛子校音,这时候牧童再吹奏,声音变得更加辽远和空灵。在周瑜和诸葛亮会琴的一场戏中,两者用古琴进行交流,展现出清远的音质和致远的意蕴。两人虽未多交谈,但是在琴声中都已了然于胸。

电影音乐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音乐也呈现出了相应的时代性的艺术特征,但是无论电影音乐的形式如何变化,有一点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电影音乐是为电影服务的,或者配合电影的宣传,或者融入导演总的艺术构思,或者渲染影片气氛,丰富影片内容。同时,面对电影音乐的创作,要有时代眼光和发展眼光,它在不同时期内表现出一种继承,又体现出这个时期所特有的时代风貌,唯有坚持继承、发展民族的眼光,才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具有丰厚艺术魅力的电影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 项筱刚.从四部作品看新时期电影音乐的中国流派[J].电影艺术,2007(06).

[2] 白丽萍.新时期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J].艺术研究,2008(01).

[3] 李涛.90年代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多元化风格及应用[J].当代电影,2000(01).

[作者简介] 金开目(1976― ),男,湖南张家界人,江西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马克实( 1969― ),男,山东莒县人,江西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上一篇:《八月迷情》音乐赏析 下一篇:东西方恐怖电影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及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