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建中“转型”

时间:2022-10-21 05:57:15

在重建中“转型”

采挖春笋、购买山货……成都市民在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踏青春游,既体验了农事活动,又买到了满意的绿色农产品。

4月6日,小鱼洞镇首届春笋节开幕。灾后重建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大楠村的细叶乌头雷竹竹笋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每公斤卖到了16元。

“党支部引进公司,发展特色产业,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对村党支部赞不绝口。

“在抗震救灾和重建中,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我们支部的党旗是中央组织部赠的,我们佩戴的党徽是省委组织部送的,作为支部的一员,我感到很光荣。”党员鲁先红十分自豪地说。

服务“转型”:创建优美和谐小区

大楠村是彭州市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村的农房几乎全部垮塌。而在灾后重建中,大楠村这个贫困山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灾后重建中,大楠村选择了统规统建农户住房。去年5月,占地151亩的大楠村“鱼凫南山”安置小区竣工,小区功能齐全,配套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村“两委”办公室、村民代表议事室、村民会议室、党团活动室、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医疗室、警务室、调解室、康复中心、便民超市、幼儿园等一应俱全,像这样设施完善的小区在农村还不多见。至此,大楠村除12户农户选择自建住房外,全村326户村民彻底告别了低矮的青瓦房,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水、电、气“三通”的漂亮小洋楼。

村民由分散转为集中居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马军遇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加强小区的管理。“党和政府为我们修建了这么漂亮的小区,我们要尽职尽责把它管理好。”马军说。

经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决定,小区成立了管委会,下设环卫保洁、治安联防、设施维护、财务监督等小组。小区管理要投入成本,每月要给清洁工、花木工、治安巡逻员支付报酬。马军准备尝试向村民收取一定的“物管费”。

然而,收取物管费的事一提出来,立刻引起村民的强烈反响。“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小区物业管理,就是要逐步转变村民的观念,提升村民的素质,养成爱护小区环境的良好习惯。”村“两委”班子反复向村民解释收取物管费的“意图”。

又一次召开村民议事会,讨论“物管费该收多少”,经过测算,大楠村一年的物管开支10多万元。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形成方案:村公共配套资金承担大部分,村民每人每年承担40元,五保户全免、困难户减半收取。通过村组干部、党员、村民议事会代表做工作,截至目前,已有60%的村民主动交纳了物管费。

产业“转型”:打造特色发展项目

灾后重建,不仅仅是让村民住进“别墅”,更重要的是要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产业之一:竹笋“钱景”无限

2006年以前的大楠村,是彭州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村,村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260元,居住在山上的3个组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1800元。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村党支部想尽办法加快产业发展,2007年,大楠村就选定了种植细叶乌头雷竹的产业发展项目,并引进彭州市佳和农业公司,成立了蟠龙谷食用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从浙江引进雷竹种苗试种了10亩。

2008年,抗震抢险结束后,村党支部在带领村民积极开展重建家园的同时,于6月2日开始组织村民大量栽种雷竹苗。由佳和农业公司投入70%,蟠龙谷食用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投入30%,共投入300多万元,在当年8月30日前共栽种雷竹苗2520多亩。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成为股东,每年每亩保底收入1200元,也可以留部分股份年底分红。

雷竹苗种下后,4年即可投产采笋。如今的大楠村,当年种下的幼苗已长大成林,有的已经可以采笋。“雷竹笋是一种反季节竹笋,春节前后就可采挖上市。每亩可产鲜竹笋1500―3000公斤,按每亩产鲜笋2000公斤、每公斤16元计算,收入可达3.2万元,每亩村民纯收入就达9000多元。”马军喜滋滋地说,“最早栽的10亩雷竹,今年可采笋1万多公斤,竹笋畅销得很!”

除雷竹外,大楠村还种植“三木”药材3000亩、黄连1000亩……马军一边算着账,一边憧憬着大楠村未来的“钱景”。

产业之二:引进公司富民

在大楠村便民服务室隔壁,4排缝纫机的运转声响个不停,30名妇女正在加工出口皮革服装,这就是大楠村的服装加工车间。近两年来,大楠村的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逐步增多,村里留下的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车间里加工服装的就是这其中的部分留守妇女。

2010年6月,村党支部准备用这处空房开办超市,在征求村民意见时,有的村民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村民代表议事会上,议事会成员经过票决,赞成建服装加工车间、解决留守妇女就业的方案获得多数票通过。经过洽谈,村党支部引进成都诚鑫皮革服装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机器设备、负责技术培训和提供订单,村里提供场地,建成服装加工生产线,吸纳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务工。

加工皮革服装的技术要求高于加工布料服装,虽然经过公司的技术培训,但这些从来没有加工过服装的留守妇女一上机器难免出错,效率也不高。头两个月,有的人因为效率太低、月工资只有四五百元而打起了退堂鼓。在马军的一再坚持下,这些留守妇女留了下来。如今,她们每月能挣到1200―1500元。

四川百瑞食品公司是大楠村灾后重建中引进的又一家公司。2009年7月,村党支部引进这家公司在村里建肉兔养殖区,占地30亩,养殖规模5万至10万只。村里已开办养兔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60余人次,并由村里出资选送15名村民到大邑县“养兔专家”任旭平的“养兔技术学校”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专业培训。村里建好兔舍,公司赊销仔兔,村民不出一分钱,不担任何养殖风险,就能从事肉兔养殖。今年5月,肉兔养殖区就可投入使用。

3年重建,大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是一片废墟,2009年是一片工地,现在是小区美、产业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民收入成倍增长,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350元,到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40元,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变。

“大楠村的发展变化,得益于村里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干得非常出色。”小鱼洞镇党委书记程勇十分肯定地说,“在灾后重建中,大楠村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村党支部功不可没!”

上一篇:“天马模式”背后的集体智慧 下一篇:枣树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