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人物角色塑造

时间:2022-10-21 05:20:24

浅析“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人物角色塑造

摘要:“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所创作的动画角色几乎不论男女老少,都能随便例举出一二。这些角色能如此的深入人心,这些单纯用画笔勾勒出的形象可以如此有血有肉的活在观众的记忆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皮克斯”创作故事的能力。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创作好剧本的同时,“皮克斯”为笔下的角色开拓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世界,让这些动画角色有了自己的灵魂,有了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会不断地追寻这些角色的故事,跟着这些角色去看另外一重精彩的世界。本文主要以“皮克斯”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为主要案例具体阐述分析“皮克斯”是如何创作角色的。

关键词:皮克斯;角色塑造;飞屋环游记

“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的成功绝不单单由于其对于故事叙事能力的优秀,夺人眼球的角色一直为他们的动画电影增添光彩。“皮克斯”的作品角色形象设计大都非常独特,色彩靓丽、鲜明,然而它的角色塑造并不单纯的只是外形的美观,赋予角色极具个性的内涵也是使角色鲜活起来的重要原因,正是这种大胆的创意思想使得“皮克斯”经久不衰,每一步动画电影的票房都取得良好成绩。比如看到尼莫时,会身临其境的以为自己就身处于美妙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甚至也会把自己想像成了一尾鱼。看到伍迪时,会情难自禁的回到家重新收拾下属于自己小时候的玩具。看到瓦力时,又会很甜蜜的回忆起青春时期的懵懂初恋。“皮克斯”每一个创作的角色都挖掘出了在人们自己身上本身不易察觉到的那些细微的小情结。然后无限放大了这些细小的情结,创作出了优良的故事,塑造了饱满而丰富的角色性格,然后感动于人。

“皮克斯”的角色丰富多彩,总能留给观众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刻画在脑海中的角色形象不单单因为绚丽的动漫色彩,更多是属于角色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部“皮克斯”动画电影,不论其中的主角还是配角,都仿佛拥有鲜活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电影的篇章,从而感染了我们。一部影视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角色塑造的成功,以动画电影来看,如果不具备吸引人的角色造型,那么这部电影大多已失败了一半。但是以“皮克斯”来解析动画角色造型的塑造的话,似乎又是别有一番趣味。作为“皮克斯”第一部3D动画长片,《飞屋环游记》在各大影展上收获颇丰,更是一举拿下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大奖。电影主要讲述的是78岁的卡尔老先生,为了信守对爱妻的承诺,决心带着他与妻子艾利共同打造的房屋一飞冲天的动人故事。其故事结构简单合理,角色塑造十分典型,有助于我们研究“皮克斯”塑造角色的风格。

一、夸张化形象塑造风格化角色

动画角色造型的结构变化对设计来说影响更加直接,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对动画角色的造型进行设计,效果更加显著。[1]“皮克斯”在开始制作每一部电影之前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细致调研工作,对于角色造型,也不例外。在如何塑造老卡尔的形象之时,“皮克斯”团队一度为揣摩老人姿体动作,去观察自己的父母与爷爷奶奶,甚至观看老年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所以这样出来的角色造型才显的逼真。通过分析《飞屋环游记》,我们可以发现,电影中老卡尔的造型特别有意思,他的整个脑袋的形状就是方方正正的,与小罗素圆头圆脑的脑袋反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不难看出“皮克斯”公司对于角色塑造的用心良苦,因为这些外观形象的特征恰恰暗示了电影中主人翁的性格属性。老卡尔的颇有棱角的方头体现了老人固执己见的性格,通过他的造型,“皮克斯”就首先在观众心中为下文他的生活被打乱而恼怒的样子打下铺垫。就好比我们坐在地铁里偶尔看到一位老人一样,老卡尔的出现让我们不会觉得特别的怪诞,相反这样的造型非常有益于观众理解主角的内心世界。同样,罗素圆滚滚的身体和脑袋,与老卡尔的形象相对比,顿时间,罗素的性格也变的鲜明起来。观众可以理所应当的理解一切发生在罗素身上欢乐又破天荒的小事件,因为罗素形象的本身就是那么的圆润而淘气。

以上这种角色形象的塑造无非来自于一个设计特点――夸张。不论是老卡尔的方脑袋还是小罗素圆润的身体,他们的身体整体造型都是非常的不成比例的,而“皮克斯”正是使用了这样夸张的手法使得角色形象更为生动,这样的塑造方式相较于画风更为美感的角色来说更能体现其艺术效果。甚至进一步来说,《飞屋环游记》中的两个主人公的造型都十分的荒诞,与我们理想境界中观众会喜爱的那种好看帅气的造型是非常的矛盾的。这里便可以看出“皮克斯”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想要追求一种风格感,特别像是卡尔爷爷身体比例设计。而让这种风格化的角色仍拥有自然感,便是充分体现出“皮克斯”的功力了。风格化的角色,不得不提的是在《飞屋环游记》中一大亮点配角――大鸟凯文。这似乎是一个虚构出的物种,在这里用了似乎这个字眼是因为实在是“皮克斯”将这个角色塑造的那么活灵活现,不论从凯文的色彩斑斓的羽毛还是它极具灵气的大眼睛,都让观众对这只世界上不存在的物种有了好感。

二、非常肢体动作展现角色性格

在看“皮克斯”动画电影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每一个角色都是鲜活的,而想到我们自己创作的很多动画角色,会发现很多角色虽然很美观,但是似乎给人的感觉是硬邦邦的,没有生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皮克斯”塑造角色的结构点的话便可得到解决。虽然《飞屋环游记》中老卡尔和小罗素的身体比例那么的不协调,但是电影后期与蒙兹进行打斗的画面却可以发现原来胖乎乎的身材反应竟然还是那么的灵敏。并且一点也不觉得怪异。这些角色的行为动作往往能增添许多喜剧效果,使得电影更加富有张力。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角色的行为动作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会产生喜剧效果或者连贯性的情结必定是创作人员在制订角色动作时候的一系列研究创造出的。但这些小动作在我们看电影之时是不经意的出现的,甚至这些小动作为我们带来欢笑后我们就付之脑后。倘若深究的话,会发现动画角色丧失了这些颇具个性的动作后,那么这个角色也必定丧失了部分活力。所以说角色如何运动、如何动作,都是使角色性格丰富起来的因素之一。

为何中国大陆的动画片很多角色看起来那么的呆板,就是因为它们的动作过于单一化。特别是大量动画电影中的配角人物动作更是毫无个性可言。而“皮克斯”注重角色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配角都不会放弃让它出彩的机会。因为哪怕是一个配角出彩,那么很可能整部电影的质感也就随之提高了。我们一直说“皮克斯”的配角创作一直很棒,也正是这个原因。“皮克斯”的很多电影作品,主线其实很简单,但正是由于配角角色它的小动作小细节很有亮点,让我们在看电影到了紧张关头之时突然伴随这样一个配角的小动作付之一笑,于是整部电影就增添了一种活泼的层次感。

三、性格弧线设计更显角色魅力

“皮克斯”在塑造一个角色的时候,它的性格因素是最令人着迷的。理由很简单,它并不像“迪斯尼”的动画将动画角色性格刻画的非常单纯,不是邪恶就是善良。相反“皮克斯”创作的角色性格是非常复杂的,极具社会人性化的面具色彩。不难发现,许多“皮克斯”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发生点就在于角色的“性格缺陷”上,如果没有这样性格缺陷的设置,那么故事无法展开更无法发展下去。

《飞屋环游记》中,老卡尔那种刻板甚至固执的性格,放在他处,怎能想象利用这样的一位老年人性格作为故事的诱因?但我们仔细想一下,如果不是老卡尔的固执,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一段精彩的探险旅程,如果不是老卡尔孤僻的性格,就不会与小罗素的迷糊性格冲撞出精彩的、令人捧腹的火花。同样,在电影中,小罗素一开始的迷糊性格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个性。但”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主题往往都是成长,这些具有性格缺陷的角色,在历经了电影这一番情节的历练后,角色们自己也长大了,它们的性格也变强了。老卡尔与小罗素在电影末尾坐在一起,这样温馨的画面便是见证。老卡尔不再孤僻,小罗素也成长了。而作为受众,我们也读到了亲子之情。角色的性格缺陷入手,塑造故事情节,是与绝大多数的创作者相反的创作方式。我们往往是从一个角色具有优势的性格上开始着手创作剧本,但却忽略了劣势性格其实更加具有复杂性,更能突显出曲折的心理状态。

“皮克斯”的动画师马克・威尔士先生提过一个“角色弧线”的观点――这是一个在基于性格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基本可以解读为:一个角色在电影结尾的时候,其性格特点或者上述的性格缺陷一定和最开始的状况有所不同。所谓的故事其实就是在讲述这种性格的改变和心理缺陷的弥补。[2]这样的角色弧线在“皮克斯”动画电影中运用的淋漓尽致。伴随的电影故事的节奏,观众会与这些动画主人翁们一同成长,他们的性格变化会为观众观影时的感受带来触动。这便是我们研究角色性格这一块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如果创作者不去关注这些角色内心个性那么又如何来制作出有血有肉的角色灵魂?与人性一样,动画角色不是单一的灵魂属性,“皮克斯”作为它们的创作者,很好的将人性的酸甜苦辣个中疾苦都赋予给了角色内心中。所以我们才会觉得“皮克斯”的动画角色与我们的距离那么的近,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因为生活中我们也会碰见类似于孤僻的老卡尔一般的老人,也会有调皮的小罗素围绕着我们,甚至在摆弄玩具之时,也想到了这些玩具有属于它们自己世界的喜怒哀乐。

“皮克斯”就是这样,通过角色性格的塑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又一个简明的道理,没有晦涩的难懂,一切都是在影片观看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明晰。“皮克斯”将动画角色做活了,如果一个角色光有吸引人的外形那么它只是平面的,顶多让人第一眼见到时为之一亮,但不会长久,而性格属性的叠加,使得角色内涵丰富了起来,人们会愿意记住这样有灵魂的角色。此外,与绝大多数的美国动画一样,“皮克斯”塑造的动画角色也多是圆形人物,这些角色很普通,它们会有自己的小毛病,不会像日本动画般塑造的人物那般完美,这种圆形角色的性格就恰恰是“皮克斯”动画电影制作的着力点。

四、契合角色特质的完美配音

“皮克斯”对于角色的监管可谓一丝不苟,当所有角色塑造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完成后,配音这一项工作也是细致出众。基本上每一部“皮克斯”动画电影所聘请的配音演员都是为电影角色中量身而定的。他们并没有像许多别的电影公司一般完全大众化的考虑到明星效应,在合适的声音面前,他们会仔细斟酌,从而会使得这个角色配上这样的声线就是非常自然而和谐的,不会矫揉造作。《飞屋环游记》中小罗素的配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一个儿童角色,能够寻找到一个符合角色个性的声音本身就有一定难度,但是“皮克斯”对于制作角色的认真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上。在甄选小罗素的配音上,他们试选了许多孩子,最后终于确定让一个只有8岁的亚裔小男孩进行配音。这样的决定并不是贸然的,因为“皮克斯”团队清楚的认定这个男孩的声音就是将小罗素那样的童真与迷糊诠释的恰到好处。所以可以看出,“皮克斯”在塑造角色之时对每一项会影响到角色特性的因素都非常重视。

关注了一下罗素背后的配音花絮,迷糊的小罗素在一场场小打斗中那些气喘吁吁的配音并不是凭空想象。“皮克斯”团队教导配音演员在配这样场景的声音时之前先在录音棚内跑个几圈,这样出来的音线会更有真实感。这便是调动配音演员的情绪问题,配音时的情绪必须与动画电影中角色的行为动作相一致,不然契合点不够的话,会发现角色的个性被磨蚀掉。配音者的情绪必须与故事中的角色情绪相对应,他们的性格最好也能接近,这一点尤其在我们自己创作角色之时要注意,很多我们自己的影视剧不重视配音,原本好好的角色形象就打了折扣。对于角色配音,配音演员应该首先身临其境的与这个角色身心合一,融入电影的这个场景中,这样配出来的声音才会具备角色的性格影响。“皮克斯”告诉我们,配音就是对动画角色的个性释放,因为作为观众,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电影故事了解这个主人翁,也不仅仅是通过角色的行为来熟悉角色的个性,而更关键在于整部动画电影中唯一一个“活”的东西――声音。声音的渲染力可以令活泼的角色更加活泼,甚至将不甚成功的呆板角色变得极具个性。所以作为角色塑造的一个整体,配音的功效是不容忽视的。在日本配音演员叫做“声优”。我觉得用来诠释配音的重要性用这个词语非常到位,“皮克斯”的创意总监拉塞特先生说过他们在选择配音演员之时自然高兴有知名的明星加入,但是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配音者的声线与个性都要接近角色,他们从来不会刻意的让一个配音演员装腔作势的装出一种腔调。作为导演,甚至“皮克斯”公司希望配音演员们都可以本色出演,拉塞特先生说,他甚至还非常鼓励配音演员在为角色配音的同时能够灵光乍现的即兴发挥一些顺口溜或者口头禅,因为一句口头禅没准就可以让角色焕发光彩。

这便是“皮克斯”对于角色配音的态度。而正是如“皮克斯”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他们的电影主人翁都是那样的吸引人,因为“皮克斯”真正是将笔下的角色当做一个婴儿在培养,任何有助于它成长的因素都没能放过。

五、配角的拟人化设置与应用

动画片中,拟人化角色比比皆是,以动物、植物或以其他非生命体为主角的动画片,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不是具体的人,但却是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3]动画电影中也多数都会以非人类的角色来进行故事情节走向的主导。因为这样的设置会使得动画电影更加充满趣味性。所以同许多动画电影公司一样,“皮克斯”自然也在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电影作品,除了《飞屋环游记》与《超人总动员》外,几乎都是以角色拟人化的设置来进行主人公的描绘。而《超人总动员》却又只能说是超人类。所以在“皮克斯”的作品之中,将角色拟人化是一项大功臣。也就是这些原本并不属于人类范畴的角色拥有了人味之后,才使电影看起来更加真情实意。但在这里谈的并不是“皮克斯”拟人化角色多么的成功,而是要关注“皮克斯”并不是一味的如别的动画电影公司一样追求角色拟人化才能够拼凑出成功的故事情节。相反“皮克斯”并不刻意营造这样的拟人化角色,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合乎剧情的发展需要。就比如《飞屋环游记》,很少有动画作品的主角以人类为主,许多人认为动画作品一旦主角变成了人类,会很容易将电影变的沉闷,但“皮克斯”用它的实践驳斥了我们的疑虑。

但要注意到的是,《飞屋环游记》里并不是没有不可拟人的角色。例如,那只带给我们很多欢笑的大鸟凯文以及小狗道格。但“皮克斯”却反而让这样的角色继续保持着它们原本的动物属性。大鸟凯文干脆不会说话,而小狗道格并不像以往的“皮克斯”电影中的非人类角色一般直接就会说话,而是必须通过戴上了机器道具才能与人类沟通。这些设置都彰显了“皮克斯”的异乎常理。原本可以高超融合的拟人化运用并没有在这部电影中使用,而是更加纯粹的表现了这些动物们原有的特质。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皮克斯”这样的设置是为什么?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皮克斯”再一次成功了,哪怕这些动物角色没有被拟人,但它们依旧在电影中大方光彩。那只活泼的爱吃巧克力的大鸟凯文,用它身上淳朴的史前生物的特质打动了我们,那只原本怯懦胆小的小狗道格,依靠着小狗与生俱来就拥有的忠诚性格让我们记住了它,更加记住了小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样自然的温情。在“皮克斯”运用拟人化角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之时,它懂得如何收放自如,并不是每一个动画电影都要将角色拟人化才会出彩。“皮克斯”用《飞屋环游记》教导了我们合理运用这样的角色设置才是关键。任何对于电影角色的行为设置,都是出于合乎自然的情节流程,而不是刻意的营造制作出刻板的角色。

【注释】

[1]袁晓黎.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浅析[J].电影评介,2007(08):33

[2]时光网,谈皮克斯动画师马克・威尔士关于“角色弧线”的一个观点,http:///inside/blog/4760058/,2010-10

[3]袁晓黎.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浅析[J].电影评介,20079(08):32

【参考文献】

[1]大卫・A・普莱斯.皮克斯总动员[M].吴怡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杨阳.怎样画皮克斯明星[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3]杰弗里・扬,威廉・西蒙.活着就为改变世界[M].蒋永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王静.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5]周^.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6]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陶奕骏,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文学、影视理论。

上一篇:场景设计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下一篇:灯光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