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素质提升工作调查汇报

时间:2022-10-21 04:49:45

市民素质提升工作调查汇报

市民的素质作为一个城市鲜活、直观的“城市名片”,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市民的言谈举止不仅体现着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展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更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

一、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性

㈠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人,发展的主体是人,即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又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人的素质。城市的科学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文明决定着和谐,和谐体现着文明。社会和谐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更主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因此,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关键在于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市民的素质越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城市社会就越和谐。建设民主法治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品位高尚的人文环境、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面加强市民的素质教育,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如果只有发达的城市硬件,没有良好的市民文明素质作后盾,那么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国外现代化理论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可以引进外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但是却不能通过引进来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的副产品,而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和应有之义。不管是作为城市“形”的外在景观,还是作为城市“神”的内在要素,无不体现市民的理念、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市民文明素质决定着一座城市的现实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追求和发展走向,决定着城市形象的创新。

㈣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我县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的核心所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自从城市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人类追求城市文明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如今,城市生活日益成为人类主要的生存方式,城市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形态,文明城市也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城市温暖家园的终极目标。从2002年起,我县就坚持“创建也是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精神文明不能欠发达”的创建理念,开始把各类城市创建活动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升“山水家园、童话世界”城市整体形象,县委、县政府在明确“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统筹城乡”三大战略任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和“山水童话乡村”,把宜商、宜游、宜居结合起来谋划,全面启动以省级文明县、部级生态县、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体育强县为创建内容的“六城联创”工作。

㈤提升文明素质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全面改善和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要达到这个高级阶段,必须不断地提升人的文明素质。

二、当前我县提升文明素质的做法及成效

近几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春泥计划”为抓手,以基础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突出抓好市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㈠以“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城市和谐进步

1.发掘和培养先进典型。开展“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家庭”、“我身边的榜样”、“我身边的好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和宣传一批传播和践行文明礼仪的积极分子,颂扬一大批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个人和家庭文明建设辐射带动了社会整体文明建设。在新闻媒体开辟文明创建专栏,开展“文明巡访”、“道德评议”等文明创建主题系列活动。尤其注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选树了何尚清、赵华仙等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

2.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编印《县市民文明礼仪读本》、《市民文明守则》、《市民“十不”行为规范》等,面对向全县市民发放,在规范市民社会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潜移默化和导向引路作用,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

3.开展和丰富文明活动。在机关、学校、社会层面分别设置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和激发全县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成立文明礼仪教育宣讲团,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三进”活动。开展“我是党员、我示范”、“文明你我他”、“美丽家园大家建”、“优良环境我维护”等主题活动。

4.在保护和监督环境卫生方面。我县紧贴市民群众生活必需、生产必要的实际,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深化环卫运行机制改革,城区保洁走市场化道路,把社区和街道保洁“两把扫帚并一把”,城区由环卫统一负责,形成一支队伍、一个标准、一个主体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水通、路净、地绿、灯亮、居安、便民”的目标,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㈡以“基层组织机构”为突破口,激活城乡文明细胞

基层单位是城市的“细胞”,要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必须逐步将文明创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渗透到各行业基层的每个“细胞”。在机关,广泛开展各级文明单位评选活动,共创建成12个省级文明单位、34个市级文明单位、88个县级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全县各机关单位与各结对村贫困户结对帮扶,93家文明单位与75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文明村。在学校,依托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城乡少先队“手拉手”活动,为农村青少年送友谊、送玩具、送书籍等,互相激励,共同成长。在农村,开展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全县首批25个行政村在创建活动中硕果累累。在社区,加快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科普示范社区建设,不断深入开展科技、卫生、文化、礼仪“四进”活动。目前,全县共创建成省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4个、省级老龄工作示范社区6个、市级文明社区5个。在行业,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窗口”、“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各具特色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企业,广泛开展“消费者信得过”、“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等评选活动,培养经营者的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营造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舆论环境;开展企校、企村联建活动。

㈢以“春泥计划”为切入点,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春泥计划”是省文明办根据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和农村未成年人的现状,在全省农村开展的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战略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我县从2009年开始,针对85%的未成年人集中在县城以及在地处偏远、人口不集中、阵地缺乏的自然村不适宜开展活动的现实,我们采取依托学校、社区,注重城乡联动的方式,利用未成年人的假期,在全县6个社区、14所学校全面实施“春泥计划”。2010年,全县近98%的未成年人参与了“春泥计划”。一是突出宣传教育。派送公共课165次,发放《弟子规》、《走进》等系列读本1.5万余册;编写《文明礼仪小册子》,发放到全县14所中小学校;在县城各主要大街、繁华商业区,悬挂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张贴文明礼仪公益广告;在县级各类培训班中,开设文明礼仪课程;制作文明礼仪小贴士,以动漫的形式述说文明;制作《县小学生行为规范登记卡》,引导督促全县中小学生遵守文明礼仪。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学生们自己配图的《学生礼仪木玩漫画读本》还入选全省“三贴近”案例前20名。二是突出资源整合。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县财政补助、文明单位结对扶持、个体工商户联盟赞助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整合专职教育人员375人,同时向社会公开招募文明礼仪教师和志愿宣讲员,组建“县文明礼仪教育培训讲师团”;形成体育类、文化类、文艺类和社会实践类四大春泥育才基地体系;建立文体活动点、学农、学工基地、青少年卫生包干区等春泥实践基地。三是突出爱心传递。开展以为父母洗一次脚、洗一次衣服、扫一次地、捶一次背、干一次农活为主的“五个一”感恩教育活动;开展“我和父母包饺子”等亲情互动活动;开展“当一天环保卫士”红领巾净化乡村、拾稻穗比赛等爱心义务劳动。在沙辅乡和县城分别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和“流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在沙铺乡开展“手相牵、心相连”结对留守(流读)儿童活动,为129位外出儿童找回了129位“爱心妈妈”,乡镇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7名留守儿童。通过关怀,使留守(流读)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使他们在家乡文明创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乡风文明的“小传播者”。

三、提升我县市民文明素质的若干思路和对策

市民素质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内在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些年,我县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和尝试,我们也看到的市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一步就如何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教育先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世间的—切罪恶都源于人的愚昧无知,“知识即美德”,“美德当成一种知识”。可见,知识是精神上的财富,有利于人文明素质的提升,而知识的获取,离不开教育。

首先,教育应该从青少年儿童抓起,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基础。青少年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未来,是我们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继承者、发展者,是我们城市文化的载体、传播者。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阶段是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的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因而要把学会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把育人立德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从观念、意识入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行为规范、安全常识、心理健康、现代礼仪及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等文明素质教育,开展“日行一善”、“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启发教学、实践育人等方式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启迪学生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使学生在参与中拓宽视野、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发展特长,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关键。当前,我县正处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初级阶段,城区的大多数人还处在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型期。一些市民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知识欠缺,小农生产者意识在他们的思想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这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群众的教育,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当务之急。我县把建设学习型城区作为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抓手,通过经验交流、分类指导、培育典型、评选表彰等形式,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习、天天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基层党校、社区学校,加强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重点对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创建社区论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园地等,创新各类学习载体,以先进的学习理念改善心智模式,不断激发广大市民自身学习、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后,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俗话说:“打铁必须本身硬”、“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城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科学素养、法治意识、工作作风以及品行操守,不但体现着城市的政府形象,折射出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的信心。因此,党员干部的言行是影响群众的行为模式和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大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党员干部也是城市的一员。凡是政府提倡的、要求广大群众做到的事情,党员干部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比普通市民做得更好。如果各级党员干部都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率先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就一定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会大大增强,从而对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起到引领作用。我们要继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深化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用《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规范约束其行为。严格遵守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基本行为规范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三十二字”规定,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觉履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二是要文化惠民。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第一,重视文化,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完善的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县非常注重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已建成文化宫、图书阅览室、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各主要乡镇也大多有球场、文化活动室等必备设施,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季节、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需要。儿童公园、老年公园、老年大学以及遍布各居民小区的“晨晚练点”为群众提供了欢乐的天地。鳞次栉比的文化设施,为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美、求睦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活动大舞台。第二,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自发性强,受益面广,能让广大市民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启迪感悟中净化心灵。近年来,县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针对春夏秋三个季节气候适宜、户外活动时间多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原则,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送书、送文艺演出、送电影等文化下基层活动。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乡村艺术月活动,吸引群众的参与,展示群众的艺术才华。这些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变抽象教育、灌输式教育为形象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引导、熏陶和渗透,影响和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第三,发挥已有资源优势,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要求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硬件条件。由于政府财政的投入,我们的文化宫、图书馆、老年大学已经初具规模,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已有的资源,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率,同时,对加紧配备缺乏的基础设施。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增强县文化馆——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三级群众文化网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能力,做到“文化工作落地,文化活动乐民、文化效益惠民”。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

三是要创建为民。创建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一大抓手、更是提升市民素质的一条途径。我们要坚持抓创建促发展、抓创建促稳定、抓创建促和谐,通过深入实施“六城联创”工作和开展基层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逐步提高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风尚,共享创建成果。在创建过程中,要克服为创建而创建的思想,做到:一是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凸现群众性,吸引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创建活动的生命力就是群众性。它诞生于群众的热烈需求之中,兴旺于群众的积极参与之下。如果将其贵族化、文牍化、复杂化,无疑是断送它的活力甚至生命。因此,创建活动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在开展活动时,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二是创建活动要让老百姓的实惠。创建活动要从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让群众在创建工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检查工作,切实将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大主干道“牛皮癣”的整治力度,及时更换破损的宣传标语,撤除不符合要求的大幅商业广告;建设维护好公共设施,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社区;加大校园周边的巡逻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倡导文明交通,让广大市民安全有序地出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将建设成一个宜商、宜居、宜游的“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

四是要制度管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对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往往会造成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混乱局面。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工作机制。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每项行动背后都应有各种工作项目支撑,使之成为政府行为,并有具体的工作项目,形成一个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制度架构。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联动机制。政府应对各项工作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社会团体按照分解的责任各司其职,形成社会联动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合力和局面,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服务机制。政府应当以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

上一篇:深究企业资产与资金来源矛盾 下一篇:新疆文学继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