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之我见

时间:2022-10-21 03:58:54

城市地理之我见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缩影,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是全方位的,是地理、经济、社会、文化、交通、资源、信息等区域实体,也是各种人文和自然的综合体。因此,自20世纪以来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地理学日新月异。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1994年6月,为庆祝中国地理学会成立85周年,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地理学与持续发展”大会,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之后,城市地理学在中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学术视野更为广阔,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呈现出学科多样性和交叉性的特征。

城市化亟待研究

我国城市化时间短,发展快,情况特殊,新中国成立后受到高度的关注。改革开放后,学术界率先提出中国城市化(或称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城市化也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者最早关注的研究领域。1980年,吴友仁在《人口与经济》上撰文,率先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1981年,姚士谋和吴楚材率先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1982年,周一星撰文研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后,许学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从以上早期几篇论文看,既借鉴了西方学者城市化研究的理论,又凸现中国城市化的研究特色,关注中国城市化的特殊性,这种特点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城市化研究。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由此引起中国城市地理学家的极大关注。其中许学强较早研究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通过因子分析,认为影响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的两个主因子分别是工业化因子和人口密度因子。

上世纪进入90年代后,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不再局限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规律问题,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和郊区化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使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更趋复杂和多样性,这是发达国家从未遇到过的现象,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理论予以解释。在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方面,早期研究主要从中国计划经济和户口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国情出发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简化为二元结构的模式,即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通过乡村工业化推动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许学强等较早意识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认为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化动力是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其后,薛凤旋等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宁越敏提出更一般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在“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一文中认为要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行为主体互动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该文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展现了一种新城市化进程:即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以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作者特别指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及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必然会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并体现出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相一致的特点,这就是形成以国际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崔功豪、马润潮的“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一文从城市化启动力的角度指出,这种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并由此分析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影响和政府、农民、外部(内资、外资)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运行机制,最终对其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未来地位和作用作了评估。以上两篇论文的意义在于提出了要从城市化主体行为的角度研究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观点,从而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之一。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郊区化的问题。郊区化是继城市化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都市区形成的动因。但与城市化着眼于宏观、区域的乡——城人口迁移过程不同,郊区化主要从单个城市的角度考察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盛于50年代以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阶段。但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上海、北京等个别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郊区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郊区化现象扩散到更多的城市。周一星、宁越敏等学者选取北京、沈阳、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通过采用不同时期人口普查的数据考察这些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发现上述城市已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但是中国城市的郊区化有其独特性,与英国学者彼得·霍尔提出的城市演变模型不完全相同。宁越敏认为,造成沿海大城市郊区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转移,使得沿海地区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二是20世纪90年代后沿海城市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大量户籍人口从中心城区向郊外迁移,导致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中国城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时空压缩”效应,使一些大城市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从城市化阶段进入到郊区化阶段(以常住户籍人口为衡量标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区域人口产生拉力,对城市(中心区)人口产生推力。两种不同迁移力量的互动,使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城市同时出现人口集聚的城市化和人口扩散的郊区化两种现象,其后果是大大促进了都市区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百万以上的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特别是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上海、北京、重庆、天津等大城市迅速崛起的城乡结合部闪亮登场,城市化研究的一系列新课题亟待跟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方能不负使命。

上一篇:古典概型“以变式达目标”的实践与探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