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战高三物理

时间:2022-10-21 03:22:44

如何备战高三物理

摘 要: 高中物理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难度大、难理解。如何通过高三复习使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幅度提高?这值得教师思考,也值得研究。进入高三,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教师的备课比高一高二更重要,系统性要求更高,争取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基础知识 归类处理 概念规律 辨析能力 物理学习

高三复习基本分三轮复习,一轮基础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三轮综合复习。复习过程中的考试很重要,河北衡水中学创造了高考奇迹主要是因为考试定时定量。那么在复习和处理考试试卷时老师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一轮复习紧抓课本,并注意规范解题

如果一个考生连教材都不能读懂、理解、吃透,却为应试而投身“题海”,那他势必会陷入主次颠倒、舍本求末的误区,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的领悟和把握程度。只有使用好课本,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课外东西才能更容易掌握,思维能力的提高才会有所依托,要求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扎实的基础体现为对物理概念、定义、定理、定律的透彻理解,对物理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准确表达与运用,对性质和习题的灵活变通,唯有扎实的基础才会有知识网络的建立和融合,物理思想方法才会丰富多彩,各种能力的提高才会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的学习,重视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应用,重视定理、定律的推导与应用,重视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等。注意通过纵向挖掘,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达到优化认知结构、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如一道物理题,我们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想象对应的物理场景,同时画出草图,将抽象的“心之所想”变成动态的、具体的“目之所见”,以进一步体验物理场景,对题中隐含的条件进行充分挖掘。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是训练的主要形式。在做作业时,必须做到“先复习,后作业,步步有依据”。某些考生因为运算上的失误,不规范等毛病,而影响成绩,实为可惜。作业时,既要重视正确性、逻辑性,又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每次作业后,及时检查有无错误。训练时,既要认真、工整、独立完成,又要不断总结和探索学习方法,弥补不足,这比题海战术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通过大型训练,诸如阶段、期中、期末考试等总结和探索自己的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考试心理素质,提高应试能力。

二、二轮复习注重知识体系,以专题训练为主

在二轮复习中,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概念、规律、原理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且力争熟练记忆。学生可先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记课本知识点,甚至熟记课本中一些习题涉及的二级推论,再把相关知识构建成结构体系,以便应用时顺利地提取出来。形成知识体系,能提高正确提取知识的效率,有效提高答题速度,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

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是能力突破的需要。例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主干知识,可以考查的内容特别多,而且形式多变、深浅多变,是年年重点考查的内容。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自觉运用这两种关系,需要深刻地理解力决定的是物体的加速度,力和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复习中,应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解决具体问题时又用了哪些概念、公式和方法,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变通能力,并试想:题目是否还有其他求解途径?与其他题是否有相似之处?此题还可做哪些变化?即一题多解、多题同解及一题多变,让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二轮复习时若经常进行这类联想,则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

三、三轮复习综合攻略,查缺补漏

通过一轮和二轮复习,学生对基础知识及体系有了很好的掌握。但是物理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的题目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且灵活度高,需要通过三轮复量训练套题。

没有一定数量的物理题练习做保证,就不能确保熟练地解答高考题。在做题过程中,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是通向成功的必经桥梁,没有大量物理题的练习保证,很难确保难题不丢分。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

总之,三轮复习中,学生在各个时期该干什么得有章有程,万不可手高眼低,一轮复习时有的学生就嫌题目离高考试题标准太远,急着做真题、模拟题,结果到头来什么都没掌握。这样的例子很多,也是某些学生的通病,一定要特别强调,做到三轮复习有章有程。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等著.中学物理教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续佩君著.物理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4]罗维治主编.中学物理教学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6]张熊飞著.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上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下一篇:新课标下生物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