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

时间:2022-10-21 03:13:52

保山市隆阳区常规粳稻品比试验

摘要 对保山市11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岫10鉴20、岫223-7、岫217-15、隆科16号、昌粳15号比对照合系41号增产显著。岫223-7、隆科16号在整个生育期间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田间长势、抗病性、抗倒性等综合性状好的优点,可在当地进行扩大示范推广。岫10鉴20不抗倒伏,岫217-15、昌粳15号生育期稍迟,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关键词 常规粳稻;品比试验;云南保山;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52-02

为筛选、鉴定常规粳稻品种,加速育种进程,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多年来积极引进常规粳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2012年安排了常规粳稻品比试验[1],以筛选出适合隆阳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常规粳稻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共有11个,分别是:由保山市农科所提供的岫粳17号、岫10鉴3、岫10鉴20、岫223-7、岫217-15、岫201-8;隆阳区农科所提供的隆科16号;昌宁县农科所提供的昌粳15号、昌粳16号;腾冲县农科所提供的腾11-2;以及合系41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隆阳区兰城办事处汉营村,海拔1 650 m,年均温16.2 ℃,常年降雨量990.6 mm。2012年年平均气温17.1 ℃,比历年偏高0.9 ℃。全年降水总量1 003.3 mm,比历年偏多12.7 mm。冬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降水偏多。特别是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间(7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偏多,光照偏少,气象条件对水稻抽穗扬花影响较大,导致空秕率增加,倒伏程度加大。试验地土壤肥力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丰富,碱解氮中等,缓效钾、速效钾较低,排灌方便,前作为大麦,大麦产量6 000 kg/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合系41号作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2 m2(2.40 m×5.55 m)。试验田总面积666.7m2。

1.4 试验经过

试验于4月12日播种,5月23日按试验设计移栽到大田,秧龄40 d。栽插规格:27 cm×11 cm,每小区栽440丛。移栽前施用有机肥15 t/hm2,分蘖肥于栽后5 d拌除草剂施用,试验全程按精确定量方法[2]进行管理,试验防虫不防病。追肥分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3次施用,尿素施用总量为450 kg/hm2,折合纯氮207 kg/hm2;施用过磷酸钙450 kg/hm2,折合纯磷量72 kg/hm2;施用硫酸钾300 kg/hm2,折合纯钾量15 kg/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65~181 d,生育期最长的是昌粳15、昌粳16,全生育期为181 d,全生育期最短的是隆科16,为165 d,相差16 d。株高100~142 cm,昌粳16号植株最高,为142 cm,岫217-15和岫201-8植株高100 cm;穗长在16.2~21.9 cm,穗长最长的品种是岫223-7,为21.9 cm,最短的品种是岫10鉴20,为16.2 cm;除昌粳16号株型有些松散外,其他品种株型适中。参试品种苗期整齐度好,抽穗整齐度好,岫10鉴3、岫10鉴20于9月2日倒伏,昌粳16号、腾11-2、合系41号于9月12日倒伏。参试品种无叶瘟发生,岫10鉴3和合系41号穗颈瘟1级,其余品种未发生,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白叶枯病。

2.2 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有效穗数在339.90万~430.65万穗/hm2。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岫粳17号,最少的品种是隆科16号;成穗率在80.24%~87.93%。成穗率最高的品种是合系41号,为87.93%,成穗率最低的品种是岫223-7号,为80.24%;穗实粒数在125.5~154.7粒。穗实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岫10鉴20,为154.7粒;穗实粒最少的品种是昌粳16号,为125.5粒;千粒重在20.0~27.2 g。千粒重最高的品种是隆科16号,为27.2 g,千粒重最低的品种是岫217-15,为20.0 g。

2.3 产量

参试的11个品种产量水平为12 912.9~14 864.9 kg/hm2,具体产量如下:岫10鉴20产量为14 864.9 kg/hm2,比合系41号(CK)增产1 396.4 kg/hm2,增幅10.37%,居第1位;岫217-15产量为14 151.7 kg/hm2,比CK增产683.2 kg/hm2,增幅5.07%,居第2位;岫223-7产量为14 084.1 kg/hm2,比CK增产615.6 kg/hm2,增幅4.67%,居第3位;隆科16号产量为14 039.0 kg/hm2,比CK增产570.5 kg/hm2,增幅4.24%,居第4位;昌粳15号产量为13 956.5 kg/hm2,比CK增产488.0 kg/hm2,增幅3.62%,居第5位;岫201-8产量为13 753.8 kg/hm2,比CK增产285.3 kg/hm2,增幅2.12%,居第6位;岫10鉴3产量为13 656.2 kg/hm2,比CK增产187.7 kg/hm2,增幅1.39%,居第7位;岫粳17号产量为13 641.1 kg/hm2,比CK增产172.6 kg/hm2,增幅1.28%,居第8位;产量居第9位的是对照品种——合系41号,为13 468.5 kg/hm2;昌粳16号和腾11-2产量分别比CK减产0.84%、4.13%(表 1)。

小区产量经计算机DPS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进行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表明田间肥力均匀,试验数据可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用新复极差法[3]对各处理产量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岫10鉴20、岫217-15、岫223-7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岫10鉴20、岫217-15、岫223-7、隆科16号、昌粳15号与CK相比差异显著;岫217-15和岫223-7产量水平一致;隆科16号和昌粳15号产量水平一致;岫10鉴3和岫粳17号产量水平一致(表2)。

3 主要品种简述

3.1 岫10鉴20

该品种有效穗数404.25万穗/hm2,成穗率86.63%,株高114 cm,穗长16.2 cm,穗总粒数176.4粒,穗实粒数154.7粒,结实率87.8%,千粒重22.0 g,全生育期170 d,难落粒。株叶型较好,长势好,抗穗颈瘟,轻感纹枯病,不抗倒伏,倒伏2级。

3.2 岫217-15

该品种有效穗数408.15万穗/hm2,成穗率86.93%,株高100 cm,穗长16.5 cm,穗总粒数188.2粒,穗实粒数153.2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0 g,全生育期175 d,生育期稍迟,中度落粒。株叶型较好,抗穗颈瘟。

3.3 岫223-7

该品种有效穗数394.8万穗/hm2,成穗率80.24%,株高111 cm,穗长21.9 cm,穗总粒数182.1粒,穗实粒数151.7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2 g,全生育期165 d,难落粒。株叶型较好,抗穗颈瘟。

3.4 隆科16号

有效穗数339.9万穗/hm2,成穗率80.73%,株高116 cm,穗长20.2 cm,穗总粒数141粒,穗实粒数131粒,结实率93.3%,千粒重27.2 g,全生育期165 d,难落粒。该品种株叶型较好,抗穗颈瘟,茎秆粗壮,抗倒伏,米粒大,商品性好。

3.5 昌粳15号

该品种有效穗数377.7万穗/hm2,成穗率83.41%,株高119 cm,穗长18.9 cm,穗总粒数167.7粒,穗实粒数150.4粒,结实率89.7%,千粒重23.6 g,全生育期181 d,难落粒。株叶型较好,抗穗颈瘟,抗倒伏。

4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岫10鉴20、岫217-15、岫223-7、隆科16号、昌粳15号比对照增产显著,但岫10鉴20不抗倒伏,岫217-15和昌粳15号生育期稍迟,需进一步试验;岫223-7和隆科16号2个品种田间长势良好,可大面积示范推广[4-6]。

5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211-213.

[2] 凌启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4.

[3] 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丛书.生物统计[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1:31-34.

[4] 冷燕,洪德林.不同生态类型间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及其遗传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1):29-33.

[5] 黄勇,蒋燕,成马丽,等.毕节地区2006年杂交粳稻品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9):121-122.

[6] 王邓荣,栾丽,陈兵,等.优质稻米新品种(组合)区试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26,35.

上一篇: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内香8518等引进表现及高产... 下一篇:鲜食蚕豆地膜覆盖促早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