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1+7”平台上全速起飞

时间:2022-10-21 03:11:19

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作为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航母”的北舵,要做到精准对标、查找差距、厘清思路、奋力突破,合力共启贵州内陆开放新征途。

2015年8月10日,贵州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打造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部署,让全省国家级开放平台珠连壁合、浑然一体,推动内陆开放高地新“航母”初具雏形。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作为“航母”的北舵,要做到精准对标、查找差距、厘清思路、奋力突破,合力共启贵州内陆开放新征途。

在个性与共性中辨明方向

合则两利,分则两弊。“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共性所在,源于对贵州的殷切嘱托。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并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发展工作,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赶超,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贯彻落实好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要求,就是要聚合力、增活力、提升执行力。“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合则壮、分则弱,唯有集点成面、连船成舰,打造贵州开放发展的母舰,积贫积弱的贵州方才具备对外开放的话语权、优先权,从而整合资源、打捆项目、集中人力、优势互补、放大政策效应,反之,则大器难成、落于人后。

精准对标,精确定位。个性所在,是长期以来制约我们开放发展的症结,观念的差距、思维的禁锢、作风的迟缓,是阻障开放发展最大的内部障碍。汇川区如此,“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亦存在个性差异。置身于“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必须按照指示,适应当前发展大势,更加紧密地结合省情、市情、区情实际,通过互查、互比、互学精准对标,通过共生、共融、共促精确定位,咬定目标不放松,奋力后发赶超、加快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走出一条开放发展新路。

在利事与利器中抓住重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阐明了“器”之利害,作为“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的一分子,汇川区当前的工作重点仍是蓄内劲、练内功、强基本。

着力解决思维的第一障碍。利事者,利器是关键;利器者,利人是关键;利人者,思想是关键。开放发展,首先需要领导干部思想的解放、思维的开放、激情的释放。所谓善谋者胜,远谋者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综合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眼界、思维、意识、胸怀,对促进地方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作用。唯有让决策执行者的思维看得更开、谋得更远,其实际行动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快。人与思想,作为“器中之器”,必须常磨常新,从而以“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精神,把心思精力投入到开放发展的关键处、点子上。

着力解决能力的第一恐慌。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干部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影响汇川区开放发展的重大制约。致力于“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干部履行发展的能力应当作为首要任务加以强化好、提升好、解决好。要重点在弱鸟中培养出能带队的“领头雁”“带头鸟”,解决好弱鸟飞不动、飞不快、飞不好的问题,集中精力打造一支优秀卓越的干部队伍,为实现提出“弱鸟可以先飞,后发可以先至,至贫可能先富”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在知已与知彼中补足短板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强调,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纵观国内发展形势,汇川区发展已落于人后,内省自身,深感任重道远。

知彼者,当见贤思齐。借他山之石,助攻汇川之玉,“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为全省开放县区提供了互学互助、共融共促的平台。要充分学习借鉴贵安新区、贵阳高新区、贵阳经开区等先进地区建设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精准对标,谋划发展。在解放思想、政策配套、人才培养、整合力量、狠抓项目、全员招商、优化服务、跟踪落地、高效执行、探索创新等方面对标看齐、虚心学习、善于借鉴、继承创新、开拓进取,走出一条更加符合汇川实际的发展新路。

知己者,当省而后勇。内省自身差距,汇川区慢在工业、慢在园区,支柱不强、活力不足、特色不显尤为突出。开放发展,首要从“兴园区,强工业”下狠功,在中央省市主基调主战略下,矢志打好工业园区攻坚战,进一步谋划好工业园区发展路子,做大做强园区这件“重器”。重点抓好以航天、核电、冰箱、液压、石油等机电、装备制造业等为主的高技术含量、资金技术密集型、无污染工业,全力建设好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外高桥工业园区、田沟工业园区、高坪工业园区“一园三区”,重点发展好高端装备制造、汽摩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四大主攻产业方向。立足汇川区区位、资源、文化优势,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大健康、大数据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按照“避暑天堂、养生福地”的发展定位,以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娄山关红色旅游圣地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宜居、宜业、宜游新汇川。

在谋事与成事中扬帆启航

抓实“谋事”与“成事”,坚决按照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的要求,进一步点燃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

始终坚持发展是目的。紧紧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取信于民。立足现在,需要汇川在全面小康社会创建达标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鞭加码,确保2015年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增比进位排位中提升至第12位,力争进入前10位。展望未来,需要牢牢抓住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的机遇,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文章,建好自己的发展平台,打造汇川经济社会发展新名片、新亮点、新形象。

始终坚持服务是保障。坚持发展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手抓、两手硬,加快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和政务环境建设,为“引凤工程”先期筑好“巢”。率先以区级领导班子带头,形成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区级部门全面参与、干部队伍纵深突击的上下合力,集中力量扎根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主战场,强力推进经开区与行政区的深度融合。实施行政审批、项目代办等综合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生产建设重点企业一一对应的包保机制,让优质服务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生命力。

始终坚持作风是关键。用数据说话,凭作风吃饭。以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实开展干部教育活动,全面点燃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巩固、拓展、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建立完善解决“”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勇于担当、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注入活力,齐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怎样写关于实验的作文 下一篇:20年,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