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生活实际,盘活政治课教学

时间:2022-10-21 02:47:47

紧扣生活实际,盘活政治课教学

摘 要: 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政治教师应该力求寻找生活素材,结合生活实际,去探究、体验、感悟,让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紧扣生活实际,力争做到让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政治课堂教学 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

随着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实行,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视政治这门学科,都认为实行开卷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所放松,进入高中阶段,政治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听讲、恹恹欲睡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再加上高中政治教材有些内容较为枯燥无味,很多政治教师都觉得现在的政治课越来越不好上了。怎么使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旧的观念呢?走进生活,紧扣生活,把生活带入政治课堂,是政治课教师当前应该实施的教学尝试,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政治教师都应该力求寻找生活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探究、体验、感悟,让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一、教学导入时,政治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应该创设新颖独特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以文字、漫画、探究等形式导入,通过这些素材,进一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导入时切不可照本宣科,这样容易一开始就把课堂变成一潭死水。例如,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问学生:“宁化当地有哪些你印象较深的文化内容或资源?”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3分钟,学生之间顿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发己见,争相发言,然后我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收集的本地天鹅洞、客家祖地、烧卖、婚嫁等图片资料,进而再问:“三明、福州、美国、欧洲又有哪些文化内容和资源呢?”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问题上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我在讲《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节内容时,首先简单地介绍目前我们国家股票和股民和基本情况,然后向学生展示近几天股市行情的图片资料,再介绍宁化本地上市公司“苏宁电器”“永辉超市”“新华都”等股票的相关情况,而后结合自己的炒股经历,最后问卷调查学生家长是否炒股和炒股情况,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对股票有了一些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本节课的效率。

二、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巧设疑问,层层深入,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目前,政治新课程要求教学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教学内容也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应该把教材中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或三次创造和创新,如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例如,我在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我通过向学生展示支票、信用卡等实物,然后向学生演示支票、信用卡等的使用过程,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储蓄卡的使用经历,从而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中观察,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掌握教材的知识点。

不可否认,现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可贵资源,也是教学的关键立足点,知识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经验,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将学生熟知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切实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情境,真正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既使学生感到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周围的落后与腐朽的文化现象,如算命、看相、看风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黄赌毒等,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说说这些现象对自己身心及社会、国家的危害,学生如果辨明了这一点,自然也就能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及定位作用。所以,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教育,政治老师责无旁贷,我们应该把留守学生这一生活实际融入政治教学中,因为政治教材中有许多的理论和生动的事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只要政治教师利用得当,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也应该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我是集体的一员”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谚语及理论,结合班级生活中部分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平时养成迟到早退、随意进出课堂、不尊重老师等现象,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最缺乏的是吃苦耐劳精神,用钱不知道节约,一般的同学每周40-60元就够了,而个别同学每周达到了100元以上,学生进行清洁大扫除或课堂作业稍微多一点就叫苦叫累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课的有关知识,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再运用发生在本校的一件生动的事例去教育、感化那些怕苦怕累的学生,以增强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现在的一些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相对优越,出外打工挣钱也较容易,很容易使一些“留守学生”滋生读书与不读书,学多学少没有关系,反正以后要外出打工挣钱,辍学打工家长不允许,因此在校期间,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为政治老师,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可见,在政治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多设计一些学生身边且能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深化知识、感悟人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目标。

三、在教学小结时,政治教师也要善于把教材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政治课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教材知识为载点,然后回归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教学导入和教学过程固然很重要,但一线教师都知道,一堂好的课,教学小结也非常重要,小结得好,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教学小结”,可以及时总结经验,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教学小结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要做好记录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的不同情况,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及本学科等教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小结时,特别要注意把教材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内容,涉及人的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小结,我就结合现代学生中广泛存在上课玩手机、打瞌睡及日常生活中互相攀比等现象,从家庭、社会和个人等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从生活中领悟一些道理,从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总之,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克隆,更不是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紧密联系生活,才能变教学被动为教学主动,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让课堂活起来。让政治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现实,使“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活学活用,纯洁自己的心灵,端正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更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在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高职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分析 下一篇: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