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占有辅助中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时间:2022-10-21 02:23:21

论占有辅助中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摘 要:占有辅助制度起源于德国,对于民法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德国民法典》侧重于保护占有人的权益,使得第三人尤其是善意第三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阐释了占有辅助制度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分析占有辅助关系中对第三人权益保护的问题。笔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在占有辅助制度下仍应当适用。

关键词:占有辅助;占有人;占有辅助人;善意第三人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52-01

一、占有辅助的概念及起源

フ加懈ㄖ制度,为德国民法之创造,在此前的其他民法典之中则无此概念。所谓占有辅助(Possession Assistance)就是,占有人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根据他人的指示对标的物进行的占有。依照他人的指示而占有物的人是占有辅助人,对占有辅助人指示的人是占有人。占有辅助人与占有人之间的关系是服从关系,一般是雇佣关系、委托关系等具有服从和被服从内容的关系。占有辅助人对物的支配和管领,实际上是贯彻占有人意图的表现,不是独立地支配标的物,占有人仍然是基于占有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占有辅助人对占有本身并没有自己的意图和利益。

フ加懈ㄖ制度在很多国家的民法规范中都做了明确的规范,而最先将这一制度规范在法典中的是德国。《德国民法典》的第855条即规定“某人在他人的家事或者营业或者类似关系中,为他人行使对物的事实上的支配力,而根据这一关系,须遵从他人有关物的指示,只有该他人是占有人。”1这就使得占有辅助制度从根本上得以确立。在这一立法的强大影响之下,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也采纳了该制度,如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42条规定有“受雇人、学徒或基于其它类似之关系,受他人之指示,而对于物有管领之力者,仅该他人为占有人”,都是体现。

ゴ由鲜龅墓娑ㄎ颐遣荒芽闯觯占有辅助是指在特定社会关系如家务、营业等之中,根据他人的指示而管领某物。这种法律关系虽然具备有占有的外部表征,或者说是有管领的事实,但是在法律上并不认为它是一种占有,在这种法律关系中,管领某物的人便称为占有辅助人,而并不被认为是占有人,在法律上被视为占有人的是指示其管领此物的人,在台湾地区的民法学理上称为占有主人。2

ヒ虼耍占有辅助关系是基于特定的从属关系而产生,而此种基础关系,非但在现代社会广泛存在,自古即有之,因此王泽鉴先生在其书中才会说“占有辅助制度,自古有之”。3但是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王泽鉴所谓的“自古有之”,并非是占有辅助的法律制度,而应该指的是占有辅助的基础关系,占有辅助制度的确立还应该是近现代德国民法的成就。简而言之就是占有辅助法律关系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占有辅助制度的创设是对占有制度在多种情况下的细数。因为占有法律关系以及占有的法律基础关系自身就复杂多样,从罗马法时代就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分类,占有辅助法律制度只是运用新的判断标准对已经的法律关系所做的新的界定。

二、 占有辅助关系的特点

フ加懈ㄖ的概念使得占有辅助关系的特点尤为鲜明。

フ加懈ㄖ关系通常是基于一种特定的、具有服从或者从属性质的法律关系,如雇佣、委托、管理等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法律关系。正因为基于占有辅助人与占有主人的这种关系,占有辅助人必须服从占有主人的指示,即根据占有主人的指示为其占有。因此,辅助占有人虽然对物进行直接的支配和控制但实际上辅助占有人与间接占有不同,在间接占有之中,直接占有人具有占有的意思,依法可以使用和享受基于占有物的收益,而占有辅助人只是严格按照自己占有人的指示来实施控制和支配,并没有占有的意思所以辅助占有人的占有状态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占有,不适用占有制度,不能以自己的意思使用占有物,也不能享有基于占有物产生的收益。例如,公司的员工对公司财产的占有就是属于占有辅助,员工只能严格按照公司的意思来使用和控制该物,反之如果公司因侵夺他人财产至于员工的管领之下,权利人也只能够向公司主张返还请求权而不能向员工这样的占有辅助人主张返还。总而言之,就是占有辅助人虽然实际控制占有物,但是并实际享有占有人所享有的权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占有,这也是占有辅助制度最大的特点。4

三、 对善意第三人权益的保护

ノ颐茄芯空加懈ㄖ制度的特点的原因在于理清占有辅助法律关系中占有人、占有辅助人以及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从法律关系主体的角度出发,占有辅助的法律关系可以分为内部的法律关系和外部的法律关系。对内的法律关系,即占有人和占有辅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对外的外部法律关系则是指占有辅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此,我们不对占有辅助的内部法律关系作赘述,我们的重点在于分析占有辅助外部法律关系,尤其是外部法律关系中对善意第三人权利的保护问题,即在占有辅助制度中是否应当适用善意取得的法律制度。

ナ紫龋占有辅助人作为占有人的服从者,尽管不是占有人,但是他却可以对第三人行使占有的自力防御权。出于保护占有人的利益的目的,占有辅助人代占有人对物进行事实支配,为及时有效排除侵害,应赋予辅助人私力防御权。占有辅助具有直接管领支配物的表征,占有辅助人在他人侵害占有时,实施排除妨害的自力救济,不但可以维护交易安全,更有利于交易效率,即便捷交易。

テ浯危第三人不能对占有辅助人主张占有保护请求权,即使占有主人对某物的占有属无权占有,有权人也不得对占有辅助人主张占有保护请求权,因为占有辅助人并非占有人,其占有保护的请求权只能向占有主人行使之。

サ谌,占有辅助人无权转让占有,因为他本身就不被认为是在占有,因此即使当占有辅助人非依占有主人的指示移转某物的占有时,由于占有人是非基于其自己的意思而丧失的占有,所以受让人不能对此主张权利。这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个问题,当受让人是恶意的情况下,受让人明知占有辅助人并无处分占有物的权利,而与占有辅助人交易,受让人的权利自然不能得到保障,占有人自然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原物返还或赔偿损失。但是如果受让人为善意第三人,由于占有辅助制度没有相关的公示制度,一旦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相信占有辅助人的“合法占有”,在占有人和占有辅助人的从属性不具备外部可识别性的情况下,对于占有辅助人的无权处分,善意第三人就不能根据善意取得制度主张合法的所有权权益吗?占有辅助关系存在的基础是基于从属、服从的法律关系而产生,占有辅助人的行为应服从于占有人的命令,那么一旦占有辅助人不从于占有人的命令而处分了占有物,从属关系不再具有外部的表征,笔者认为占有人理所应当的承担其用人不当而产生的预期风险,理应由占有人承担脱离对占有物的占有的风险。此外,占有辅助人虽然实际占有占有物,但是却并不享有占有人的权利,没有处分该占有物的权利而处分占有物,这种处分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那么由无权处分人承担赔偿责任就无可厚非了。在占有辅助人无权处分占有物后,对善意相对人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即占有人不得向善意第三人主张原物返还,而应当基于从属法律关系对内追究占有辅助人的责任,即向占有辅助人追偿,这样才能够保护交易安全,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おげ慰嘉南祝

[1]王泽鉴.《用益物权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史尚宽.《民法物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张双根译.《德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李文静.《论占有辅助》,2007年4月

上一篇:电泵解卡打捞工艺技术探讨 下一篇: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