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杨柳烂皮病病因分析及其防治

时间:2022-10-21 02:17:28

谈杨柳烂皮病病因分析及其防治

兴隆林业局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北纬,位于黑龙江省中部46°01′30"46°37′23",东经127°54′40"127°51′15"-,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气候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为590毫米~660毫米,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渐增。光照丰富,年日照时为2350~25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10千卡/平方厘米,年光和有效辐射50千卡/平方厘米。几年来,兴隆林业局大部分地区杨、柳树都相继出现严重烂皮病,发病程度异常显著。以立地条件差的行道树和土层瘠薄的片林受害最重。受害树种比较集中,以休眠期最晚、萌发期最早的柳树为主。通过现场调查,初步认为,该病害的发生是一种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非生物因素

以气候、生态和立地条件的恶化为主。主要包括气候异常,空气污染严重,地下水源不足,立地条件差等方面。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温室效应的影响,北方地区气候逐渐转暖,灾害性天气常见,主要是干旱(包括土壤干旱和空气干旱)、冻害、寒害。这些因素对树木短期起作用,往往比较剧烈,直接伤害寄主。

(1)夏季干热风持续时间长,空气干旱严重。高温低湿导致树体含水量急剧下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为弱寄生菌的侵害创造了适宜条件。

(2)秋末冬初的持续高温和突然大幅度降温,对休眠晚的树种进入休眠产生一定伤害。

(3)春季倒春寒现象的出现,干扰了树木生理进程的正常程序,加剧了病害的发生。早春的低温和多次降雨,土壤温度偏低,推迟了土壤的解冻期,直接影响根系吸水能力的及时恢复和吸水量,解冻期树木的抵抗力弱,对综合环境的应变能力差,因此柳树也就成了受早春低温危害最大的树种之一。同时,倒春寒使根部吸水量远远满足不了地上部分蒸发量的消耗,于是,树干、树枝出现生理失水,树皮含水量急剧下降,超过了极限,为烂皮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烂皮病是一种强腐生、弱寄生真菌,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只有在生长衰弱的树上才能发生危害,出现病害的流行。一些解除休眠较晚的树种,躲过了早春低温的威胁,能够幸免于难。

2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蛀干害虫(天牛、蛾类、蚜虫等)以及烂皮病菌、溃疡病菌等弱寄生病菌。这些因素对树木的作用是长期的,常常被认为是树木枯死的主要原因。烂皮病菌危害部位又主要是韧皮部,直接切断有机物的输运,引起根部腐烂。病害和虫害的相伴发生,加速了原来生长不良的树木进一步衰弱直至死亡。

3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两类因素的作用是综合的,有时甚至是可以互换的,烂皮病的流行,主导因素是灾变气候。由于全球环境恶化,这种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抑制、消失或改善,大气候变迁所导致的生态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已呈必然趋势。

4 杨柳烂皮病的识别及防治

4.1 症状

主要危害树干及枝条的树皮。发病初期树皮上出现灰褐色水渍状斑,略微肿起,病健组织界限明显,感病部位渐变坏腐烂,手按之即流出红褐色水,有淡淡酒糟味,不久隆起斑渐渐下陷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病斑逐渐扩大,多顺树干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甚至产生龟裂。剥皮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发病后期,在下陷的病皮上生出许多密集的针头状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橘黄色,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角。孢子角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干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到皮层腐烂成乱麻的纤维丝条。病皮环干一周,病部以上的枝干千枯,形成枯枝。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疡斑。在粗皮部分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和卷须状的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4.2 病原

病原为污黑腐皮壳菌,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菌。无性型为金黄壳囊孢菌,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真菌。

4.3 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危害衰弱特别是新移栽的树木,植树时如树木质量和养护管理跟不上时,常造成大量树木死亡。病原菌以子襄壳、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皮内越冬,翌年春季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成熟,借风、雨、昆虫传播,通过各种伤口,尤其是通过日灼伤伤口侵入寄主,也可自无伤的死皮侵入。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5-6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该病与冻害、日灼伤、虫害、盐害、旱害有正相关性。栽植用苗木过大、移植时根系受伤、移植次数过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树,在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因而易染病。

4.4 防治方法

(1)栽培养护技术预防:注意苗木随起随栽,根、干勿失水;栽植深浅适宜,枝条修剪适度;栽后及时浇水,勿受干旱,促使树木及时发芽。幼树、老树加强以浇水、改土为主的养护管理,促使树木生长正常,则可基本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

(2)树木涂白:于4月上旬对新栽生长不正常的树木或原有明显衰弱的树木进行树木涂白(生石灰5kg、硫磺粉1.5kg,食盐2kg.、水36kg),防止病菌侵染发病。

(3)化学防治:可用2%康复剂(843)3倍液、10%双效灵10倍液、松焦油柴1:1、50%琥珀酸铜10倍液、10%碳酸钠液、多菌灵25倍液、波美5度石硫合剂涂干或喷干。

上一篇: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政策建议 下一篇:农机经营模式的新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