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非言语交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10-21 02:05:35

巧借非言语交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从如何借用非言语交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入手,阐明非言语交际的特点作用及和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并且举例具体说明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力证如巧妙运用非言语交际会使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英语; 课堂教学

人类相互交际的方式有两种――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人类天生的语言行为进行交际,而非言语交际是后天习得的通过“交际者运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义的过程。”语言学家Grant Hennings认为,课堂教学的效果82%是通过老师的站姿,手势等非言语交际实现的,而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言语交际实现的。可见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非言语交际的特点及作用

1.与言语交际相比较,非言语交际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言语交际是先天形成的。人类在还是襁褓啼哭的婴儿就知道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高兴或是饥渴用微笑来表达内心的高兴或舒适。可见,非言语交际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无师自通,不需后天习得的。

(2)非言语交际更真切可靠。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非语言交际要比言语交际更为真切细腻可靠,也最不受意识的控制,有时甚至是处在一种无意识之中。例如:当人们说谎的时候,眼神会不自觉游离,而且说话声音显得不自信,神情也会显露出端倪。因此,非言语交际更能准确地表达交际者的真实意图,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里动态。

(3)非言语交际需依赖语境。非言语交际在一定的语境中会更有效的被理解。在人们交际过程中,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例如,学生和老师谈话,老师的语气和蔼,脸上带着笑容,那么该学生从这些非言语信息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这种非言语信息的含义依赖于课堂这一特定语景。如果离开这一特定语境,理解非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就有可能被误解。

2.非言语交际在人类交际行为中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不仅可以增强言语交际的力度,促进交际全过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弥补言语交际的不足,达到言语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非言语交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言语交际是对言语交际的补充和重复 我们常使用非语言交际来重复语言交际。如我们常他人的肯定回答配以点头,又如某人说他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会同时伸出两个手指等。这些非语言行为都可视为重复, 因为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同语言信息是相同的。

(2)非言语交际是对言语交际的调节 非语言交际还可用来控制交际的进行, 这种行为称之为调节。如: 我们再聆听对方的讲话时,常常会配以点头来表示我们听的很认真。做出这种非语言行为的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调节提示, 但接受信息的人会明白其含义。

(3)非言语交际是言语交际的替代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使用非言语信息来替代言语信息。如: 球赛的裁判因为球场声音嘈杂,会用暂停手势向球员们发出指令。这样的非言语交际则是替代了言语交际。

二、非语言交际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交际能力包括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但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把精力几乎全部放在对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在交际中必不可少的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仍处在被忽略的地位中,这可以说也是造成目前学生学习英语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是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非言语交际的运用,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

许多研究表明, 非语言交际对老师至关重要,老师需要学会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研究表明, 教师如果学会了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交际,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具体例证在下一节会进行阐明。

三、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体态语

体态语。体态语是最直观的,信息含量最大,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非言语行为,它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在英语课堂中,老师的体态语处处皆是,例如,在讲解近义词辨析的时候,smile,laugh,chuckle,ridicule等都有笑的意思,但是单单用言语来讲解的话,学生会认为空洞,不形象,但是如果老师在解释这些单词的时候配以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学生们会更快的理解其中细微的差别。眼神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也是老师运用最多的非言语交际。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知道答案的学生眼神会跟着老师走动,并且充满自信,那么老师注意到这一微妙的信息传递后就可以给该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因此,老师正确的运用体态语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还可以充分展示老师的人格魅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副语言

副语言指的是言语的非词语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语速、语调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等。一位优秀的老师应善于运用声调的变化,包括声音的强弱,高低,速度和停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时突然的停顿或降低声音,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假如声音太大,那么就给学生造成窃窃私语的可乘之机;如果说话单调无味,缺乏必要的声调变化,就容易引起学生打瞌睡或注意力的转移。总之,教师想要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富有抑扬顿挫、高低适度、轻重缓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必须尽力做到语调、语速、音量和音质的变化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匹配。

3、客体语

客体语,主要指着装等各种不同教学手段所体现或传递的信息。老师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和场合选择适合颜色的着装,恰当的选择对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现在教材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交通,音乐,动物,建筑等内容,那么老师在传递这些内容时,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教学工具,例如,老师在讲到西方的食物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关于食物的图片,学生在边享受图片的诱人的同时,对西方的饮食文化的理解也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

总之,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将言语教学与非言语教学结合起来,以非言语交际辅助强化言语交际,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英语教师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具有真正交际能力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 崔淑娟 非语言交际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2. 张晓梅 g延江 非语言交际与外语课堂教学 [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5.06

作者简介:黄晨路: 1985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 吉林省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刘博:1985年4月,性别:女,民族:汉 吉林省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上一篇: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探微 下一篇:试论农村留守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