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攒机选购必读

时间:2022-10-21 01:04:21

套用一句话“子非下载狂,焉知下载之乐”,相信有同感的朋友不在少数。事实上如今“下载狂”队伍正逐渐庞大起来,然而动辄几十GB的高清视频文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下载完成,精明的你是否已经意识到,如何省下这一大笔电费?其实你需要的是一台专门用于下载的“专用机”……

为何需要下载专用机

但凡经常上网的人对于下载都有或多或少的需求。在普通人眼中,下载还需购买或组建专门的机器,未免有些小题大作。本文所说的“下载”,显然不只是为了下一些体积不到10MB的MP3或小软件,而是将动辄几百GB甚至好几TB的影片或游戏等从网上“搬”到硬盘中。尽管用你现有的电脑一样能下载,但是我们不建议这样做,原因有二:

1.电费居高不下,且不环保;网络下载是绝大多数国内高清玩家获取片源的主要途径,然而下载拥有庞大体积的高清文件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这势必要求电脑长时间保持开机状态,耗电高成为一大问题。比如一部体积为20GB的1080p高清电影,用1Mbps ADSL下载至少需要花50小时以上。我们现有的电脑主机(65nm工艺Athlon 64 X2 4800+,MCP68PV平台,集成显卡)的平均功耗为100W左右,而一台NAS的平均功耗可低至十几W,下载同一部影片可比前者省电90%。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节能,还是省钱(电费)的角度来看,显然高功耗的电脑主机不适宜用于长时间下载。

2.电脑老化加快,数据安全性堪忧;花费大价钱装配的高性能电脑用于下载无疑大材小用,长时间连续运行加速了主机内各部件的老化,显然得不偿失。尤其是硬盘,先不提争论已久的BT及eMule下载是否会对硬盘造成损害,大多数用户所采用的桌面级硬盘并未针对7×24小时工作设计,长时间满负荷工作使得硬盘的寿命大大降低,不少经常下载的用户反映硬盘使用不到3、4年便报废了。试想用户的重要数据保存在硬盘内,一旦出现故障,要想恢复可不是件容易事。

有鉴于此,以高清玩家为主的“下载狂”想到了用其它设备替代日常使用的电脑主机专门用于长时间下载,前提是成本不能太高、省电、体积和噪音越小越好。就目前而言,常见的下载专用机解决方案无外乎以下三种:

1.购买支持BT或eMule下载的NAS等网络存储器;

2.组建一台低功耗的新电脑;

3.利用闲置的旧电脑作为替代。

下策―用旧电脑替代

组建下载专用机的首要目的其实是为了省钱,因此有人想到了家里闲置的旧电脑。成为下载专用机不仅让旧电脑重新上岗,更重要的是可以省下一大笔购置新设备的费用。要想成为合格的下载专用机,还应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由于多数BT及eMule软件可以在Windows XP及更新版本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因此旧电脑至少需要流畅地运行Windows XP系统;耗电高让一些旧电脑与下载专用机无缘,如Pentium D处理器的TDP功耗高达95W及以上,用其搭建的主机就不适合作为下载专用机。除此之外,硬盘空间偏小是不少旧电脑作为下载专用机的障碍之一,可以通过升级大容量硬盘加以解决,如当前性价比较高的640GB或500GB硬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大容量硬盘多为SATA接口,而不少老主板只提供了IDE接口,因此应尽量挑选IDE接口的大容量硬盘。可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640GB和500GB海量硬盘很少有IDE接口的,岂不是无法使用了?在此我们提供个小窍门,一些电脑城内有售IDE转SATA接口或PCI转SATA的转接卡,价格大多不到50元,花钱不多且可以解决接口转换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旧电脑的功耗往往和目前正在使用的台式机主机相当甚至更高,这无异于将购置新设备的费用用于缴纳多出的电费。在我们看来,利用闲置的旧电脑作为下载专用机无疑是三种解决方案中的下下之选。

为降低功耗,也有用户想到了用老旧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加大容量外置硬盘的组合用于下载。要知道笔记本电脑的功耗普遍比台式机低,尽管配置陈旧得无法应付大多数主流应用,但只要能流畅运行Windows XP系统,就具备了BT或eMule下载的条件。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于用户原本有笔记本电脑的情况,若专门为此去购买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和大容量移动硬盘,最少花费都在千元以上。与其花大价钱买旧货,还不如在本文即将介绍的后两种方法中选其一。

适用人群:家中有闲置的电脑,不愿再花钱的用户

最低花费:0元

上策―组建低功耗电脑

组建一台既便宜功耗又低的新电脑用于下载,也是不少人的选择。目前来看,符合专用下载机条件的无外乎低端整合平台了。我们不妨来算笔账,用英特尔Celeron E420、MCP73主板、单条容量1GB的内存、容量为160GB的硬盘以及机箱电源组成一台下载专用机,按照当前的市场最低价合计还不到1100元。根据我们的测试,这套平台的待机功耗为40W左右,远低于目前主流台式机的功耗,省电效果比较明显。也就是说,各个配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市面上最便宜的主流产品,如2 9 9 元的MC P 7 3主板以及399元的780G主板、低功耗的单核处理器等,组建出的主机的性能应付B T 和eMule下载绰绰有余,还能满足上网、文字处理、看低码率的高清电影等日常应用需求。具体的产品推荐以及选购技巧,请参考本期消费驿站的另外一篇文章。

随着板载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集成显示核心的Atom台式机主板的上市,为组建下载专用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众所周知,Atom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较低的功耗,经测试表中配置的待机功耗只有30W左右,若换用笔记本电脑硬盘还可降低约5W。性能方面,Atom平台应付上网、文字处理等日常应用不成问题,甚至可以流畅播放码率较低的H.264以及1080pMPEG-2高清影片(具体测试结果可以参考本刊今年8月上《Atom和它的迷你王国》一文)。采用Atom平台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节省地方。迷你机箱的三围为65mm×310mm×245mm,竖着放立比饮料瓶略高。目前市场上类似Atom平台的产品还有威盛MM3500主板,采用了CN896+VT8237A芯片组,集成了主频为1.5GHz的威盛C7-D处理器以及显示核心。这类产品的报价为760元,比Atom主板略贵,可作为选购时的备选。

适用人群:希望添置第二或者第三台电脑,性能可满足日常基本应用的用户

最低花费:1000元左右

上上策―购买廉价NAS

在笔者看来,一台价廉物美的NAS要比低功耗电脑更适合作为下载专用机。或许有人会感到不解,电脑的性能比NAS强多了,且前者用途广泛,岂是后者可比。但前文已经说过,下载专用机最看重的是省电,NAS的功 耗一般只有十几瓦,非常适合长时间下载。尽管NAS采用的都是专用系统,用户无法自主扩展功能,但原厂固件大多提供了BT或eMule下载功能。用台式机进行BT或eMule下载,往往需要降低系统的安全级别(如关闭防火墙、将下载软件纳入可信任范围等),中毒的可能性也由此增大。何况这些设置对于新手来说并非人人都会,要不然网上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抱怨下载速度慢的出奇了。而NAS下载一般无需特别设置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传输速度。

目前市场上NAS的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尤其是知名品牌产品,作为下载专用机显然有些奢侈。不过,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价格在千元左右的低价NAS,如前段时间我们曾介绍过的东方时代NS700等。之所以如此便宜,除了品牌因素外,还在于低价NAS采取了不少措施以降低成本。比如,弃用金属改用便宜的工程塑料作为外壳材质,最多只支持一块硬盘,节省了物料;不少中高端NAS提供了专门的桌面下载软件,而低价NAS几乎一律通过Web管理界面进行下载操作,使用步骤上稍嫌麻烦。尽管如此,低价NAS的下载速度以及稳定性还是值得放心的,最大下载速度可达500KB/s以上,很适合ADSL宽带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低价NAS并非尽善尽美,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家在选购之前需要加以了解。比如,某些低价NAS可能采用了早期型号的芯片,与电脑间的内部文件传输速度较慢,在线流畅播放高清影片不太现实。这里介绍个窍门,让NAS和电脑之间通过USB线传输数据,这样可以获得更快的文件传输速度。低价NAS因成本限制,内部空间有限,散热成了一大问题。一旦长时间运行,散热风扇全速时发出的噪音比较刺耳。但话说回来,用低价NAS加上大容量硬盘可以以千元左右的代价获得一台真正的下载专用机,即使存在以上缺点也是可以克服的。

目前网上还流行另一种低价方案,将价格300多元的迈拓或西部数据网络硬盘盒通过改造实现对BT下载的支持。据了解,这涉及到对原厂固件进行改写以及重新刷新,其复杂程度显然不是新手所能应付的。尽管有商家提供了刷新服务,但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产品本身多为二手货(一般被称作9成新),我们不建议普通用户选用这种方案。

适用人群:专门用于下载,对功耗以及体积要求较高的用户

最低花费:500~800元(不含硬盘)

写在最后

近年来随着高清影片的流行以及宽带的普及,大家想着各种方法解决长时间下载费电的难题,组建廉价的下载专用机不失为好方法之一。就本文介绍的这几种方案中,廉价NAS相对而言是比较成熟且可行的,也是所有方案中最省电的。尽管目前可供选择的型号太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进来。准确地说,搭建Atom平台并非只是为了下载,它的PC血统决定了其可以担当下载专用机、卧室电脑、儿童电脑等多面手角色,对于有意添置第二台电脑的用户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上一篇:精彩无线,一路随行迷你无线路由器赏析 下一篇:旗舰级整合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