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此不疲”

时间:2022-10-21 12:52:28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因此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就应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率课堂。怎样才能使英语学习快乐而高效,且 “乐此不疲” 呢? 这是素质教育不断探索和攀登的目标,也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打造快乐高效英语课堂,让孩子们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感受英语的无穷乐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地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多样快乐的导入,激发兴趣,高效引向新知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导入,是全部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英语课上的导入,对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一个适合教学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能自然地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就能很好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能把学生快速有效的引向新授教学内容,直奔主题,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美的英文歌曲、歌谣,使重点内容化难为易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结合英语歌曲,就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和有效使用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例如我经常在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唱问唱答的行式,促使学生在听他人演唱时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英语歌曲中蕴含着无穷的英语教学魅力,英语歌曲在课中的巧妙运用会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思维品质的全方位提高。

三、丰富多彩的游戏,使英语课堂轻松有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一般都好动、好玩、喜欢模仿、好奇心强。那么教师在小学生的教育上要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是每一位教育者所面临的难题。课堂游戏恰好解决了小学生“学”与“玩”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解决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也是缓和心理紧张、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净化反应。”所以在学生成长发育阶段,游戏活动均能帮助他们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等方面提高技能。极为重要的是游戏是每个学生喜爱的活动,它把知识点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改变以往英语学习的枯燥和呆板,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缓解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所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法,而且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加强记忆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语言环境和氛围对学好外语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要靠具体事物进行思维。多媒体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认知难度,可以使孩子产生积极的兴趣和情绪,从而改善课堂学习气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贴切、适时地使用自制的形象逼真的教学课件和生动形象的教具及尝试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使抽象、呆板的语言知识具有声形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不仅帮助学生准确生动地感知和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乐学、爱学,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激烈的竞赛,把课堂推向高潮

俗话说:水激石鸣,人激则进。对自尊心,荣誉感都很强的儿童来说,竟赛的形式往往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引入形式多样的竞争机制是激活课堂的有效途径。一旦进入这种竞争氛围中,无论是 “参赛选手” 还是 “观众” 都十分投入。孩子们个个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努力赛出水平和风采,而且兴致越来越高,课堂收到实效。竟赛活动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在激烈的竟争中,学生情绪高涨,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避免了开小差,学生在竞赛中学得主动,记得牢固。

总之,英语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营造氛围和意境,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进他们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快乐的课堂活动中自主学习,享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每一份快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小学英语向快乐出发,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并乐此不疲。

上一篇:抓住四个着力点 加快校本课程建设 下一篇:李行亮:“爱情三部曲”终于大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