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皮肤缺损的实验治疗

时间:2022-10-21 12:26:3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皮肤缺损的实验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培养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皮肤缺损。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培养液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体外培养后,应用于皮肤重度缺损的异体大鼠创面上,以平均愈合时间和平均愈合速度为指标,观察各组动物损伤皮肤的修复情况。结果 干细胞治疗组皮肤修复速度为(42.42±2.07) mm2/d;平均愈合时间为11.63±4.18 d,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鼠;皮肤缺损大面积的皮肤缺损,目前的治疗手段以皮肤移植为主,但这一方法不可避免地在患者己损伤的肌肤上再次形成新的创伤。如何能使缺损皮肤尽快修复,又避免损伤完整健康的皮肤,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作者在干细胞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根据干细胞的生理特性,使用BMSCs体外培养后,对重度皮肤缺损的大鼠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出生5 d的Wistar乳鼠,体重8.0~10.0 g;成年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220~260 g。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干细胞制备 无菌条件下分离乳鼠干骨,冲出骨髓,制成细胞悬液,LDMEM液培养。传至第5代,经胰酶消化,培养液洗细胞三次,调整浓度为1.0×107/ml 备用。

1.3 创面制备 Wisteria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剪除脊部被毛,70%酒精清洁,消毒,无菌条件下切除面积为9 cm2(直径约3.4 cm)圆形皮肤,深达皮下组织全层(勿伤及皮下筋膜层),造成重度皮肤缺损。为避免模型动物相互影响,采取单笼饲养。

1.4 实验分组及干预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其中:干细胞治疗组:将经消化、计数的干细胞悬液1.0 ml,滴加在新鲜创面上;培养液对照组:将细胞培养液1.0 ml滴加在新鲜创面上;空白对照组:创面不加任何处理,各组动物均用无菌绷带包扎。

1.5 创面记录 包扎3 d后,暴露创面。每2日描画创面形状,在直角坐标纸上精确查出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速度。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创面情况 干细胞组创面清洁,有膜状物形成,敷料不易脱离;培养液组创面无膜状物质形成,敷料易脱落;空白组创面炎症明显。各组动物状态良好,饮食正常。干细胞组动物创面形成的膜状物镜下观察为细胞团或集落样物质,肉眼可见形成小丘。

2.2 各组动物创而愈合时间及速度

各组动物愈合情况观察至30 d。干细胞组创面愈合过程顺利,无明显疤痕,毛干再生良好,属皮肤完全修复。培养液对照组创面与干细胞组比较,速度明显下降,且疤痕明显,毛囊修复较差,毛干稀疏。空白对照组动物创面30 d内未见完全愈合。

3 讨论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是机体免于脱水、损伤、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当外伤、Ⅲ度烧伤、大面积瘢痕切除造成皮肤严重缺损时,机体不能保持正常的自稳状态,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需要尽早覆盖创面,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临床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自体游离皮片移植、皮瓣移植术、异体皮/异种皮移植术和人工替代物覆盖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诸多不足:用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的皮片来覆盖创面,所需的时间长、易感染、弹性差;采用异体皮或异种皮覆盖创面时的排斥反应尚不能完全克服;利用接种成纤维细胞或表皮细胞制成的人工皮肤,存在细胞代谢活性不稳定、接种的细胞易衰退凋亡及费用昂贵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MSCs表面标志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表明其可能成为组织损伤后修复最有应用潜力的细胞。骨髓中的BMSCs数量容易获得,体外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国内外研究证实,BMSCs在一定条件下可向血管内皮细胞转化,并行使内皮细胞的功能,骨髓BMSCs对修复多种组织损伤有较好的疗效[1、2],呼和塔娜[3]等人用BMSCs治疗豚鼠的皮肤烧伤,效果良好。

笔者认为,BMSCs进入损伤组织后最先到达循环系统,修复血管内皮组织,使循环通道得以修复,改善了损伤组织局部的血运及供氧,因而改善了损伤细胞的营养状态,使得细胞得以修复,从而修复了损伤组织。这可能也是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损伤组织的机制之一。

本实验所用的干细胞来源其他大鼠,属同种异体的细胞移植。实验观察表明创面状态良好无排斥反应。这种低免疫原性的细胞移植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邓为民,李长虹,赵春华,等.成体骨髓源多能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皮肤干细胞和皮肤组织.细胞生物杂志,2003; 25:98104.

[2] 刘德伍,李晓亮,张志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7):92169220.

[3] 呼和塔娜,郭丽,陈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深Ⅲ度烧伤的实验研究.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3):334336.

上一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4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手术治疗效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