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外场手张爱坚守最后一道防线

时间:2022-10-20 11:28:57

记者到达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内场组和外场组的女垒队员们正在场地上进行防守练习。这是个初秋的上午,阳光倾泻一地。隔着护网,目光在外场几经搜寻,我才远远地看到她——女垒外场组组长、主力外场手张爱。

不少人存在一种误解:以为外场手距击球员最远,接传球次数相对较少,所以也就无关紧要。实际上,在防守中她们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一道防线。外场面积很大,这就要求外场手必须跑得快。传得远、对来球的判断力强。进攻时,她们往往又能充当优秀的击球员和跑垒员。张爱就是凭借稳定的防守和犀利的进攻,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崭露头角。

对张爱的采访,是在她们简陋的宿舍里进行的。屋子只有10平方米大小,放了三张床后,只留中间一个狭小的空间可以走动。斑驳的墙壁上,没有一点装饰,旧窗户上挂着她和室友周怡临时找的一块布,权当是窗帘。“条件是差了点。”注意到记者惊诧的眼神,张爱笑着说。

张爱1981年9月出生在上海。1993年,进入少体校后才接触垒球项目。虽然出生在大都市,但是似乎很难在她身上看到一丝娇气。外场手,除了要忍受寂寞,在接一些挡网附近球时,还会伴随着一些危险,尤其是对于外号叫做“小牛”的张爱。两次受伤的经历让她至今还心有余悸。

1999年初,张爱随上海队飞往在昆明进行冬训。有一天晚上,为了接一个高飞球.投入的她一个不小心,狠狠地撞到了挡网中间的柱子上。“我当时就听见咔嚓一声,小腿的两根骨头都断了。”张爱回忆说,“咔嚓声甚至连在本垒的队友们都听到了。”经过一番救治后,张爱被送回上海养伤,由于严重骨折,她还记得自己在飞机上占了三个人的座位。

以前训练的时候,常常想要是放假休息该多好,但是真正休息了,张爱却觉得日子太无聊了,长时间不戴手套,不拿棒子,心里痒痒得很。队友们冬训回来,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回队里聊聊天,感受一下训练的气氛。

那时候,很多人都问她腿好了之后还继续练吗?她觉得莫名其妙:“当然练!”因为当时在她心里,自己就是属于这个项目的。再说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拿世界冠军的愿望就永远都不会实现了。

1999年底,在休息了整整一年之后,张爱的腿伤终于痊愈,她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队里。在每年例行的体能测试中,2000米跑她竟然轻松地跑进了规定的9分40秒,这么长时间没训练还能有如此好的成绩,这大大出乎教练的意料。三年后,凭借在省队的优异成绩,张爱入选国家女子垒球队,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之后,年轻的她终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刻,入选大名单。

2005年9月3日,是张爱最灰暗的一个生日,这时她正在上海队紧张地备战十运会。当天张爱买了蛋糕,在学校里和队友们简单地庆祝完就照常开始晚上的训练。那天场地上的灯只开了一半,外场边上有点黑。练习了一会儿后,教练让张爱接几个高飞球,有一个球很高,她觉得应该能接到,就奋力地跑,途中她想回头确定一下挡网的位置,谁知一回头,正好又撞到挡网之间的柱子上,顿时血流不止。这下撞得不轻,门牙掉了,嘴唇里外都缝了针,至今还留着一个小疤。为了不让妈妈难过,张爱就待在学校里,一个月没有回近在咫尺的家,直到打完十运会才回去。

张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的变故让她从小变得独立、遇事冷静有主见。长大后.妈妈有事都会跟她商量,在表弟妹眼里,她更是榜样,俨然一个“小家长”。她在很多事情上有着自己的原则。有一次,张爱和主教练麦克尔发生了激烈的“探讨”。起因是一天晚上,训练全场,张爱觉得自己的状态不错,很兴奋。有一个球,她觉得实在接不到,就放弃了,这时迈克尔过来批评她说:“不要偷懒。”张爱一下子觉得自己很委屈,练完后她跟迈克尔说:“如果是技术问题,你怎么说都行,但是‘偷懒’是说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有问题,不经过调查研究,这个词不能轻易说。”张爱的据理力争,最终消除了教练与队员间的误会,她的这种做法也得到了主教练的赞赏。

经过几次大赛的磨练,一直发挥稳定的张爱逐渐成为外场组的核心,但头脑清醒的她说:“外场组的竞争真的非常激烈,不过有竞争这也是好事情,这样队伍才会有进步啊。”

责编/王津津

上一篇:神奇的“鸟巢” 下一篇:“温室”里的小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