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之友》架鹊桥 天南海北结良缘

时间:2022-10-20 11:24:52

《妇女之友》架鹊桥 天南海北结良缘

我在湖南省嘉禾县文化馆工作,爱人×艳秋是哈尔滨人。我们通过征婚,南北万里联姻。现在宝贝儿子已两周岁多了,活泼可爱,聪明听话。有人说我福从天降,一年四喜临门。

1983年6月,我偶然看见了《妇女之友》杂志上的“红娘”栏目,便想登一则征婚启事,说不定像神话中描写的那样,千里飞来金凤凰……

我是三十六岁的大龄青年,年轻时眼光高,没有遇到中意的姑娘。而姑娘们也不愿跟我谈对象,我爸是“臭老九”,“”中被下放改造,我常年下乡搞学大寨生产点。而立之年已过,仍然业没立,家未成,内心焦躁,郁闷,工作没情绪,生活无兴头。

征婚一事给我带来希望。但迈出第一步很不容易,即便自己想通了,还会遇到世俗的偏见,舆论的压力,家长的反对。我爸爸就反对我征婚,他说:“你要登了征婚启事,又没找到对象,那你一辈子也别想在本地找了。”我仍然相信有奇迹出现的那一天。

征婚启事刊登后,反响不小,从东三省到大江南北,还扩及天山雪岭,内蒙古大草原。不到三个月,收到了六十多个姑娘的来信。给她们的回信,我想应该忠诚老实,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对方,特别强调自己身居偏僻的小县城、条件差、语言不通等等。吹牛和撒谎祸害人害己。寄给女方的照片我斟酌了很久,结果我选了一张在葡萄架下的生活照,白衬衣,凉鞋,裤管还卷上来。朴实,自然,没有洋味。我想,我欲求的是一位不怕苦,不怕累,诚实的姑娘,她飞来后,也不会飞走的。

姑娘们的来信,柔柔温情,带来了新时代女性果敢、奔放的情感。对每一封信我都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彼此通信四、五封后,便开始缩小范围。我的条件不允许去挑高标准的姑娘。许多可敬、可爱的姑娘都忍痛割舍了。

经过了解和选择,最后确定的姑娘是艳秋。她是工人家庭的女儿,26岁。她聪颖、美丽、善良,虽然长在北国繁华的哈尔滨市,却不嫌弃遥远偏僻的小县城。她信中表示:“我选的是人,不是环境和条件。”通信十多封后,我俩的心互相融化了,双方的家庭也都欣然同意。我们盼望相会的日子迫近了……

当时哈尔滨零下20度,南国却暖暖春意。她接受了我的邀请,只身来到嘉禾。接到电报后,县里很重视,县长齐大德亲自派小车去火车站迎接。

她来了,轰动了全城,领导、亲友、东北老乡,还有许多不相识的人都来看望。没有嘲笑,没有不解,更没有鄙夷,相反却投来赞赏的目光。

艳秋经过五天五夜的长途跋涉才到嘉禾,她不顾旅途疲劳,天天热情地接待客人,收拾房间,把亲友们都感动了。

我俩由青鸟传情转到相会恋爱,感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便幸福地结合了。很快这个喜讯四处传扬,吸引了不少大龄青年,我县及地区有十多个同志征婚成功,缔结了美满姻缘。

对于征婚,社会上议论颇多,有人认为征婚不光彩,尤其女孩子怕征婚有损尊严和身价;也有的人认为征婚靠不住,怕上当受骗。当然,征婚不能保证成功,也不能保证没有骗子存在,这完全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双方的考察极为重要,除通信外,可以相互函调双方的情况,最好是互相探望,加深了解。再次,对应征的信件,应一一友好地回信,不管对方条件如何,都应给予尊重,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

我采取这种做法,获得了真挚的爱情,美满的姻缘。县里照顾我,把我妻子安排在文化馆招待所工作,她很快适应了南方的气候和风俗习惯,在这里深深扎下了根。我们两次带上儿子回哈尔滨探亲,让远方的亲人分享我们的幸福。

我们夫妇感谢《妇女之友》帮我们缔结良缘,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妇女之友》1988年1月号

上一篇:孙俪:从害怕爱到快乐爱 下一篇:红花与西红花:功效相似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