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姐妹”创纪录 快乐合影36年

时间:2022-10-20 11:20:45

2013年春节,浙江温州平阳“八姐妹”来到照相馆,摄影师为她们拍下了第36张合影照。35年前,她们在拍了第一张合影照后就许下一个约定,以后每年一起聚会拍张合影,雷打不动……一次聚会一张合影,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显示了“八姐妹”风雨无阻坚守友情,在人生旅途中抱团取暖的感人情怀,还创下了一项集体合影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35年前,

定下每年合影

黄丽丽等“八姐妹”都是平阳县昆阳镇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们就是同班同学。1977年7月,“八姐妹”面临初中毕业,多年的友情,已让她们情同姐妹。想着毕业后每个人将步入社会各奔东西,用什么形式能够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黄丽丽是八人里的“小头目”,她提议大家去拍一张合影照,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其他七个女孩的响应。

7月17日,八个女孩嬉闹着拥进了平阳县“北门”照相馆。年轻的照相店老板林敬录朝她们仔细打量了一番,微笑着问:“你们是不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呀?”性格活泼开朗的黄笑平立即回答:“没错,没错!我们是初中同班同学,马上就要毕业了,想拍一张合影留作纪念。”“我们8个人是同一个镇上的,从一年级开始,就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也是玩得很要好的姐妹。”一向显得比较沉稳老练的金锦丽接过黄笑平的话。

林敬录爽朗地大笑起来:“对!以后各奔东西,想见面就很难了,是该留张合影的照片。”几个女孩纷纷点头。林敬录叫她们梳妆准备一下,八个女孩立刻如麻雀般唧唧喳喳炸开了:“我再梳一下头发,刚才被吹乱了!”“丽丽姐,你帮我看看我的领子皱不皱?”“我怕照的时候要是刚好闭眼睛,你们说该怎么办呢?”……等女孩们准备妥当,林敬录就把她们领到一座砖瓦房旁,叫她们排成两排,并侧向照相机这个方向。

青瓦、矮绿树、花衬衫、麻花辫,还有正好的阳光,八个女孩听着照相师傅“三、二、一”的口令,在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绽开了纯真灿烂的笑容。镜头里,八个少女衣着朴素,笑容甜美。合影就这样留下了。林敬录忙着为女孩们登记照相信息,他很认真地记下每个女孩的名字。女孩们纷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张皱皱巴拉的毛票凑在一起,然后递到林敬录手上。

临走的时候,黄丽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她问林敬录:“师傅,您可以在照片注上日期吗?”“可以,没问题!”林敬录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个星期后,女孩们相约去照相馆取照片。接过林敬录冲印好的照片,八个女孩又叽叽喳喳地聊开了,都说拍得不错。可看着看着,其中有几个渐渐沉默下来,神态变得黯淡。林敬录不解地问:“怎么了?”“我们今天虽然还能在一起看照片,但以后就要分开了,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黄丽丽伤感地说。每个人手中拿着的照片都觉得有点沉重。

“要不我们来个约定吧,以后每一年都挑一个时间聚会一次,并在这里拍张照片,怎么样?”黄笑平脑筋一转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提议。

“这个提议好啊!”黄丽丽立刻拍手称赞,其他几个女孩也纷纷赞同。她们当场约定:明年的正月初三聚会,在照相馆不见不散,可万一人到不齐怎么办?不知是谁提出要订个处罚措施,“八姐妹”于是商定:哪个人缺席就罚款200元,否则从“八姐妹”队伍中开除,除非碰到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嚯!你们这个措施倒蛮严厉的。”林敬录在一旁插嘴道。女孩子们一副认真的样子令他感动,他自告奋勇地说:“那今后我就当你们的见证人吧。”

很快,1978年的春节到了,姐妹们在照相馆集合时发现姜小飞还没来。正在焦急等待时,眼尖的金锦丽用手一指说:“那不是姜小飞吗?”大家瞧见姜小飞正柱着腋拐一瘸一拐走来。一问才知道,她前几天被压伤了脚。姐妹们心疼极了,纷纷责备姜小飞怎么不说明情况,这个时候还来。姜小飞先是感动得直哭,然后又咧开嘴笑:“那哪儿行,缺了我一个,队伍就不整齐了!”这一年,在八姐妹的合影中,大家同时看到了姜小飞的肿眼和笑容。后来姜小飞道破“天机”,她是偷偷从医院里跑出来的,几个姐妹听后非要送她回到医院不可。

坚守约定,

互帮情同手足

时间一年年过去,八个女孩也渐渐长大,有人结婚了,有的已经订婚,还有几个经商做起生意,黄笑平成了“八姐妹”中的大学生。唯一不变的是,她们每年都会相聚一次,并按照当年同样的队形,在照相馆留下一张张八个人靓丽的合影。

1985年的国庆节,“八姐妹”聚会时除了姜小飞,其他人都已名花有主。结婚最早的金锦丽和蔡桂莉还各自抱来了一个胖娃娃。当黄笑平开玩笑说不许两个宝宝破坏八人队伍合影时,金锦丽和蔡桂莉频频点头:“谁敢破坏这个规矩啊!”在场所有人都被她们逗得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大家关切地问起姜小飞的终身大事,因姜小飞的性格比较内向,别人给她介绍了几个对象,由于她不太主动,结果一无所获。为此,姐妹们都替她着急。这时,姜小飞红着脸透露了她心中的秘密。原来,她和初中时的一个男同学彼此有意,两个人到现在都还没对象,那个男同学也有些腼腆,不愿主动捅破这层纸。

听姜小飞说出了心事,黄丽丽埋怨道:“你这个闷葫芦,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呀?”黄笑平提议说,以同学聚会的名义把那个男生约出来吃顿饭。大家又为姜小飞准备好两张电影票,让姜小飞和心仪的男生看场电影,给两人表明心迹创造机会。定好计划后,黄丽丽鼓励姜小飞:“小飞,幸福要靠自己争取的,你既然爱他,胆子就放大一点。”姜小飞含羞地点点头。姐妹们的计划很成功,那个男生这次主动向姜小飞表示爱意,从此他们成了恋人,不久步入了婚姻殿堂。

“八姐妹”中结婚最迟的是张静,家中除父母外她只有一个哥哥,因哥哥和嫂子都在国外做生意,结婚之日无法赶到,张静的父母正为女儿结婚的喜日娘家人去得少不够体面而发愁。知道这个情况后,黄丽丽与李爱月来到张静家,对她的父母说:“叔叔、阿姨,张静结婚那天,我们姐妹就是她的娘家人,一定让张静风风光光做新娘。”“哦,那可好啊!”张静的母亲拍着双手,笑得合不上嘴。

张静出嫁那天,姐妹们一大早来到她家,帮她梳洗打扮。上午10点,夫家的迎亲队伍来了,七姐妹各自骑上崭新的自行车,车头挂着大红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把张静送到了夫家。

“一开始是我们‘八姐妹’聚会,后来就成了八对。”姐妹们之间的友情,也让各自的家庭成了“通家之好”。接下来,各自有了孩子,但都还小,聚会也要带在身边,所以,聚会成了“三口之家”大联欢,那个时候最热闹了,姐妹们都笑逐颜开。那些年常常要拍三张合影,一张“八姐妹”、一张“大联欢”,还要再拍张孩子们的合影,“真是快乐极了!”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有了各自的生活,“八姐妹”的聚会也就不参加了。不过,他们彼此间却成了好朋友,有了新的“兄弟姐妹”,母亲们之间的友情在子女身上得到延续。

一个家庭夫妻间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一次,李爱月出去逛街,路过陈亚芬的家,便买了一袋苹果上楼去看望陈亚芬,敲开门见陈亚芬面容憔悴,李爱月不禁吃了一惊。追问之下,陈亚芬才向李爱月说出实情:她丈夫未经她同意把钱借给一个好赌博的朋友,她与丈夫大吵一顿,为此两人正在怄气。陈亚芬已经两天不吃饭了。李爱月心疼地说:“你丈夫虽然理亏,但你千万别气坏了身体。”边说李爱月走到厨房给陈亚芬下了一碗面条,看着她吃完才放心离去。

李爱月把陈亚芬家的事告诉了其他姐妹,黄丽丽召集大家去做陈亚芬夫妇的工作,她还把陈亚芬的丈夫邀请到家里,叫自己的丈夫陪他喝酒聊天。陈亚芬的丈夫被姐妹们的精神所感动,主动向陈亚芬道歉,夫妻俩重归于好。

“八姐妹”中金锦丽在北京经商。她感叹:想念的时候,就拿出照片来看看,就会体味到姐妹们的一份真挚友情。“有些心里话,我们不和家里的姐妹说,却一定要和‘小姐妹’聊。”“ 那时候没有电话怎么办?写信。一封信,六七个人的笔迹,你一句我一句,讲着身边发生的小事,夹杂着想念的情丝。”金锦丽说,当自己在北京收到信时,看着看着就哭了,一边拿起照片,一边想着哪一句话是哪个姐妹写的。

她们每年轮换召集人,“八姐妹”中无论轮到谁,都会在一个星期前将聚会地点通知到每位姐妹。黄丽丽幸福地回忆:“头几年大家都是单身,住得也近。后来,我们各自有了家庭,接着怀孕生孩子,还有人到了外地工作,想凑到一起确实不易。不过,一年一次的聚会大家从来没有缺席。”如果哪个姐妹碰到特殊情况有事耽搁了聚会,牵头人会通知大家更改时间。难能可贵的是,到了约定日期,即使有人身在北京、广州,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回来。

岁月作证,

“八姐妹”抱团取暖

时光飞逝,“八姐妹”每年一次的聚会从未间断。大家感到最幸福的是姐妹们的患难与共。2000年“国庆”聚会合照时,大家发现做生意的金锦丽垂头丧气。原来,这半年多来她运气特别不好,不仅生意接连亏本,还被骗子骗去一大笔钱。七个姐妹非常同情她的遭遇,毫不犹豫地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给金锦丽,黄笑平把准备买彩电的钱也拿出来,大家一下子凑了七千多元,可金锦丽死活也不要。黄丽丽打趣说:“就叫投资吧,等你生意好起来,要给我们分红哩!”金锦丽含着热泪收下了姐妹们的一份心意……

2006年春天,蔡桂莉得知陈亚芬突然患病住院,她连忙通知黄丽丽等在平阳的5位姐妹赶到医院看望。当时陈亚芬脸色苍白躺在病床上,她住院已经三天。看到姐妹们出现在面前,泪水“唰”地流了下来。黄丽丽“责怪”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告诉我们呀,我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姐妹,别难过,你只管放心治病。”

陈亚芬的女儿在东北上学,丈夫工作又很忙,照顾妻子时常顾了这头丢了那头。黄丽丽等五姐妹排好轮流值班表,保证陈亚芬病床边不寂寞。已经内退在家的李爱月主动承担给陈亚芬的送饭任务。虽轮流值班,但姐妹们只要有空就会来医院,陪陈亚芬说些开心的话。

陈亚芬生病住院的消息传到北京,金锦丽每天一个电话问候,她说路途遥远不能赶来看望,就寄了2000元钱过来。陈亚芬坚决不肯收,让丈夫退回去。哪知电话里金锦丽生气地说:“在家的姐妹们出力,我出点钱给你买点营养品不行吗?如果你退回来,我今后再也不理你了!”陈亚芬只得收下。在姐妹们的精心照料下,陈亚芬很快就康复出院。在这一年的合影中,“八姐妹”悄悄变了队形,众星捧月般地把陈亚芬围在了中间。

转眼到了2010年春节,“八姐妹”聚会在黄笑平家吃中饭,她们猛然发现,大家都已进入天命之年,儿女们也都长大了。边吃饭大家边说着各自的儿女,张静却闷闷不乐,一脸愁容。经姐妹们再三追问,她才说出实情。

原来,张静的女儿阿娟大学毕业连续找工作受挫,索性躲在家里当起了“宅女”,整天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睡觉,无聊地打发日子。张静与丈夫几次催她再去应聘找工作,女儿就摔东西发脾气,还威胁父母:如果再逼她找工作,就离家出走,张静两口子慌了,再也不敢开口,但看着女儿的消沉,夫妻俩心里又非常着急。

张静家的问题让姐妹们既同情又焦急。黄丽丽沉思了一下说:“从现在开始,姐妹们都要把阿娟的事放在心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道’,尽快帮阿娟找份合适的工作,不能让她这样天天待在家里。”众姐妹点头称是。

一个星期后蔡桂莉打电话给张静,说她丈夫有个朋友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眼下正在招聘幼儿园的老师,是不是让阿娟去试一下。蔡桂莉约了黄丽丽来到张静家,一道劝说鼓励阿娟去幼儿园应聘。阿娟也觉得去企业打工没意思,如果能当个幼儿教师,倒是很合自己的心思。于是答应去试试。蔡桂莉丈夫事先跟园长打过招呼,经面试,阿娟被录取,很投入地开始了幼教工作。

相约到老,

将友情进行到底

时光来到了2011年底,这八个曾经青涩的少女每年聚会合影的举动竟持续了三十多个年头,相册里的合影也从四五寸的黑白照片变成了7寸彩照。一次在平阳的几个姐妹聚在一起,陈亚芬随口提了一句:“每个项目都有世界纪录,不知我们‘八姐妹’连续合影三十多年,创下了世界纪录没有?”“对!亚芬说得有道理。”一番议论后,黄丽丽决定让丈夫打听此事,向世界纪录协会申请一下。

一个星期后,黄丽丽的丈夫找到香港一家“世界纪录协会”的网站,并提供了申请资料。没想到一个多月后,香港的“世界纪录协会”还真的给她们颁发了证书。拿到证书的当天晚上,黄丽丽立即打电话召集就近的几个姐妹聚到一起,公布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世界纪录协会真的给我们颁发了证书——“连续每年合影时间跨度最长世界纪录”!大家用手摩挲着烫有金字的大红证书,一只只手都微微颤抖。这本证书是无价之宝呀!她们约定:2012年元月合影时,一定带上这个证书。

2012年元旦,是八姐妹第35年相聚的日子。她们陆续来到老地方——平阳北门照相馆,这一次,“八姐妹”个个意气风发,精神十足,看上去要比她们的实际年龄年小很多。照相前,林敬录戴着老花眼抚摸着证书感慨万千:“35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亲眼见证你们从少女到成人,从妻子又变成妈妈,估计有人都当了奶奶、外婆了……真是难得啊!”

“八姐妹”年年相聚合影,恪守见证了一条真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是完全可以凝聚和坚守的!35年的漫长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曲折和不顺心的事情,然而不管哪个姐妹碰到困难,大家都会争先恐后伸出友情之手,给犯愁的姐妹送上温暖和安慰。

更令人动容的是,“八姐妹”中有两人被评为“温州市杰出母亲”、三人被评为“平阳县十佳母亲”、六个家庭被名命为“平阳县爱心和谐家庭”。“八姐妹”的真挚友情已经成为街坊邻里羡慕的对象,成了众人处理家庭与邻里关系的道德样板。

如今,“八姐妹”又有了新的约定:2014年春节拍第37张合影,而且一直合影到老。她们还想把养老的房子买到一起,年纪大了,大家都回平阳,天天在一起,将这份友情和快乐进行到底!

(责编:张洁)

上一篇:崔启荣:推广葡萄酒文化铸澳门金字招牌 下一篇:彩礼大战发生在母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