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20 11:18:33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操作要点,并仔细核查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为后续质量工作开展提供前提和基础。进而,在施工工序实际开展过程中落实相应的样板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并规范施工监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引言: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其中,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而具体的施工过程又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的,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

一、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基本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工序活动条件和活动效果两方面内容,其中,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影响施工工序生产质量的人才、机械、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质量控制,从而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促进施工工艺流程的顺利开展。在对施工工序活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分析,密切关注施工工序在质量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现影响施工质量的不利条件或者是不利因素,需要及时的采取调整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施工工序质量风险,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安全。

而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则指的是对工序产品质量和性能等指标的控制,通过随机抽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工序样品,并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来测定其质量特征指标,进而对检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出工序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对于不满足质量标准的工序产品则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质量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工序产品整体的质量安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方面:人才、材质、设备以及环境与建筑方式。参加建筑施工建设的人员主要来自:建筑工程单位、实施单位、检测单位、监理单位、建筑工程实施受很多条件的限制,甚至会受到许多环境的制约和非施工材质的限制,建筑施工工程对设备和施工者的技术也有很大要求;建筑需要设备的性能与操作者的技术能力;建筑施工项目中需要操控者的统筹思路、整体设计方案、实施组织等方式方法、建筑工程的过程还有不同于其他建设的方面,就像:大型设计方案需要的流程以及理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是及其繁杂的;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的器械专业化强度要求较高;实施过程中的材质也进行严格要求。

三、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施工工序开展前的质量控制

(1)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操作要点

通过对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内外部环境因素,并对施工工序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掌握施工工序的操作要点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具体而言,施工工序的操作要点,涉及到具体的施工材料、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流程等,比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泥土浇筑时的振捣实践以及振捣插点、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和水平度、钢筋混泥土的强度以及拉结筋的布设问题等。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操作要点,明确了工程项目监理人员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目标,从而使得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作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

(2)核查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效率,所以在开展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之前,需要重点核查工程承包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从而确保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人员的各司其职,明晰质量监控人员的职责权限。同时要实行严格的权责分离制,严禁为了节省管理费用而出现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和收料员权限不明甚至互相替代以及一人多岗现象的出现,避免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确保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整体成效。

3.2施工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落实样板制度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能通过设置相关的控制点来实现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调查证明,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开展过程中实行样板制度能够强化质量控制工作,落实样板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工程样板进行质量检测分析,从而判断后续施工工序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将其作为后续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施工工序操作者的执业素质和技能进行检测,对于不具备基本施工操作知识和技能的施工人员给予及时的清退处理,以缓解后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担。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相关作业人员和质量监控人员在样板质量控制基础上,有一个实物的标准作引导,避免施工工序开展过程中的重复性质量问题,从而减少工序大面积开展而引起的大规模返工。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强化对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对施工工序操作者的综合业务素质以及施工工序质量安全实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2)加强施工现场的监察力度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察力度,是为了争取掌握施工工序相关质量控制问题的一手资料,以便及时发现施工工序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堆积引发大规模的工程返工,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针对建筑工程中砌体工程的拉结筋的质量检查,如果在砌体施工工序完成后才开洞检查,势必会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复杂程度和成本费用支出,而且即使发现质量问题也很难采取补救措施。而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监察力度,经现场巡查不仅能够及时发展施工工序质量问题,避免质量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能争取有关建设单位的支持合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整体效率。

(3)规范施工监理工作

监理工程师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参与者,如果其监理工作得不到有关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怕配合,则很难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效果。所以,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来支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施工监理行为,促进相关监理人员在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实事求是、秉公处理质量安全事故,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众,营造一种各方全面配合的质量监管工作氛围,从而实现建筑工程良好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化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争取有关建设单位、施工人员以及监理部门的全力配合,将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由事后控制扩展到事前、事中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全面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成柱.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研究[J]. 科技资讯,2014,27:101.

[2]李霖松.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J]. 科技资讯,2014,28:105.

[3]赵志科.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 科技展望,2014,12:50.

[4]时文生,孙国会,李元强. 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J]. 建筑与预算,2013,01:27-28.

[5]李旭,冯浩博.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内涵与制度措施[J]. 科技促进发展,2011,S1:101.

[6]张福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 建筑经济,2015,06:28-31.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