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 云间的自由舞步

时间:2022-10-20 08:58:31

策划/李扬

专访/王思曼

摄影/陈曼(DMD)

造型/DAVID(东田造型)

服装/高杨

影棚/DMD专业影棚

印象中的曾黎,就像在碧水蓝天中自由飞扬的一片云朵,美丽无瑕,却又让人抓不住。无论是在镜头前的温婉秀丽,还是在杂志上的性感前卫,她时刻在用变换无穷的姿态撩拨着你的心弦。从那些光影陆离的幻觉中,你看到的,发现的,是一种叫做自由的灵魂。

勤奋

演绎道路上的循序渐进

虽然有着天生丽质的外貌和一身优越的条件,曾黎对于她的演艺事业依然保持着循序渐进的心态,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让那些有心理准备的关注者们义无反顾地支持她。也许因为在《男人装》中的大胆出镜,改变了一些人对她的印象,但是她依旧淡定地面对镜头,用多变的形象证实着她与众不同的美。

《数码》:从事表演事业以来,有什么剧本和角色让你印象深刻的吗?

曾黎:首先是《男才女貌》,当时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角色不太讨好,之所以接这个戏,一个是导演很有诚意,还有一个就是觉得它对我有所挑战,没想到最后是个意外的收获,很多人都是从那部影视剧中认识了我。《理发师》是让我走上大银幕的一个作品,在演那个戏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波折,这两部戏都是相对来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

《数码》:从《理发师》开始,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喜欢上你,这对你的心态有什么影响吗?

曾黎:我觉得还好吧,因为我觉得我不是属于那种一鸣惊人的演员,是慢慢的靠我在作品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让广大观众认识我的,我还没有那种一夜之间众人皆知的感觉,所以大家对我的肯定我还是比较有心理准备的。我的心态一直都很平衡,因为我觉得我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和时间的历练才走到这一步的。

《数码》:我们在你的BLOG里看见你放上了最新的视频,有没有考虑以后开拓网络资源呢?

曾黎:会的。因为这种网络上的资源,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都是比较容易让大众去接受的事物。而且网络是一个快捷的媒介,可能比报纸、杂志更具实效性。比如今天我们拍封面,我把视频传到上面,用不了10分钟,大家就可以看到了,虽然只是一个粗糙的东西,但是也会勾起很多人的兴趣,在一个月之后去购买你们的杂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就好像电影或是电视剧的片花所起到的作用一样,给观众一个印象,然后勾起他的兴趣,是一种宣传和推广的手段。

《数码》:《男人装》三月刊的封面最近广受热议,你对大家这么热烈的态度有什么看法吗?

曾黎:其实我从来也没有给自己的形象做过一个定位,我不管是拍戏也好,拍杂志也好,从来没有固定在某一个模式上,我喜欢去尝试多变的形象。对于杂志拍摄来讲,不同的杂志会有自己不同的风格,都希望自己的模特拍出来和其他杂志不一样,如果不是这样,也就没办法体现你们杂志和其他杂志的不同感觉了。如何吸引读者去购买这本杂志,也是取决于每个模特塑造出的不同形象的,所以如果拍出来的片子都是很美的,但是没有任何特点,很大众化的,那读者会觉得买这本杂志和其他的杂志没有什么区别。当然有的人可能是冲着杂志本身的文字内容或信息量去购买的,当然也有通过封面的吸引力去购买的,反正各种购买人群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嘛,所以只要我觉得合理的,能够接受的,都没有问题。

《数码》:对一直以来支持你的观众说点什么呢?

曾黎:支持我是我很欣慰的事情,有很多影迷都是和我一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对我不了解,就开始默默支持我,其实我很感谢他们能用这种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他们很用心,很有眼光。我也希望他们在支持我的同时,把自己的生活也料理好,也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当中活得很精彩。

善良

生活中的回归自我

生活中的曾黎,喜欢自由自在地呼吸空气,喜欢轻松随意地释放自己,喜欢独立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一颗善良无邪的心才是带给她快乐的源泉。

《数码》:说实话,我们对你的生活了解得很少,能介绍一下平时的爱好吗?

曾黎:我平时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单纯的,除了工作以外,可能有时候在家里休息,看看影碟,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平时相对静的时候会比动的时候多一些,如果是运动,就喜欢户外活动,我不太喜欢那种拘泥于一个场所的活动,因为我不喜欢不流通的空气。

《数码》:你经常扮演一些非常温婉的角色,这和你的性格有关系吗?

曾黎:其实我本人的性格还是比较直率的,像个男孩子,温婉可能是因为我的长相给人造成的印象吧!

《数码》:你平时喜欢什么样的打扮?

曾黎:就是你看到的这样,很舒服,而且以保暖为主。对于女孩子来说,暖和最重要。我原来也喜欢穿的很少,脸上就会长痘痘,后来我去看中医,医生说是因为太贪凉了,所以女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腿和脚。我穿衣服的原则就是先把身体保护好,好看不好看是其次。

《数码》: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和妈妈或者其他什么人对你的性格有没有影响?

曾黎:父母对我帮助很大,母亲在我的成长期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从小就到了北京,那个时候很多邻居都说我妈挺狠心的,很小就把我们姐妹俩都送出去,而我妈妈却觉得孩子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更重要。从小出去接触社会,是很能锻炼人的自立能力的,这给我之后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

《数码》:你的好身材大家有目共睹,能透露一下你保持身材的秘笈吗?

曾黎:还是要感谢老天爷的眷顾,我是属于吃不胖的那种人。现在演艺圈里很多女演员都非常瘦,不是流传着一句话叫“上镜要像人,出镜要像鬼”吗,就是特别瘦的那种身材拍出来会比较好看。但是我不属于很瘦弱型的身材,我觉得匀称健康是最好的。

《数码》:你认为自己身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项特质是什么?

曾黎:我觉得我还是挺善良的。其实每个人的根都应该是善良的,但是有时候因为某些环境的影响,本质可能会有变化。

灵气

一技之长,多元发展

学过7年的专业京剧表演,曾黎对艺术的理解早已不是浮于表面。机会总是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已经为各种挑战做好全方位准备的曾黎,将努力完善自己多元化的人生。

《数码》:小时候为什么会学京剧?是父母之意吗?

曾黎:那个时候也是机缘巧合,我是湖北人,他们到湖北去选一批学生来北京培训,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可能是我个子比较高,显得比较突出,而且小时候也学过一些舞蹈和唱歌的缘故,他们一下就选中了我。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学习,学了7年,算是专业的了。

《数码》:后来为什么会报考中戏当上演员了?

曾黎:我学京剧的时候,这个行业很不景气,当时我才18岁不到,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就这样下去了,所以后来就报考了中戏,从此走上演艺道路。

《数码》:有没有想过以后在歌唱事业上发展一下?

曾黎:会,我觉得演员就应该是全面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很完备。

《数码》:平时你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唱什么类型的歌?不会是京剧吧?

曾黎:没有特别固定的,我喜欢多方面的尝试,这样的人生才好玩。不要把自己定在一个框框里,要不断创新。

《数码》:在《舞林大典》上看到你身手不凡,是戏曲功底给了你舞蹈的天赋吗?

曾黎:那还没怎么跳呢,我当天去了只学了不到半个小时,还没给我施展的机会,那只是一种参与,觉得好玩,就去了。

《数码》:你喜欢京剧吗?学京剧给你以后的演艺道路带来了什么帮助吗?

曾黎:肯定会有帮助的,小时候我并不喜欢京剧,但是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京剧,反倒觉得非常喜欢,不愧为是国粹,有自己的韵味存在。

关于数码

实用主义的幻想家

作为一个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曾黎始终坚持着实用为本的原则,她认为花哨的功能和时尚的外观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在谈到怎么把数码产品用得更加富有创意的时候,她的回答马上像个小孩子一般天真烂漫。

《数码》:你现在拥有的数码产品有哪些?

曾黎:大家有的我都有,手机、相机、电脑。现在手机功能很强,最常用的就是它了。

《数码》:数码产品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帮助?哪个产品对你的帮助最大?

曾黎:手机,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了,它很先进,而且能替代很多东西。

《数码》:关于手机,你在使用的时候有什么偏好吗?

曾黎:很简单,就是打电话、发信息,其实有很多功能等到手机坏了的时候我还没有搞懂怎么使用。

《数码》:在选择手机的时候会很在意它的外表还是功能呢?为什么?

曾黎:外观吧,功能方面只要具备最基本的打电话和发信息就够用了。我在使用数码产品的时候是非常重视实用性的,而且会有惯性,不太喜欢老换。对了,电池一定要好用,不要打电话的时候总断线,其他都无所谓啦。

《数码》: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在自己的手机上做DIY装饰,你有吗?

曾黎:没有,我在这方面可能显得比较传统。

《数码》:你觉得现在使用手机最流行的方式是什么?你会尝试吗?

曾黎:我最近知道一个可以在网上免费发信息的软件,正在试着用。

《数码》:对于数码产品的时尚潮流,你有什么感受?

曾黎:数码产品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东西,现在好像手里拿着胶片相机的人都很罕见了,像古董一样,因为数码相机可以即拍即影,很方便。

《数码》:你觉得什么样的数码产品是引领潮流的?

曾黎:我还是讲究实用效果,再好看的东西还是要用。比如一种食物,看起来再好看,吃到嘴里并不可口,也不会受到欢迎,数码产品也一样。

《数码》:平时经常上网吗?

曾黎:不怎么上,写博客是因为工作。我打字比较慢,有的是口述给公司,让工作人员帮我写上去。这很正常,我会实话实说。过年的时候,我会很真诚,一笔一笔打出来给大家的祝福。

《数码》:对电脑和网络会有依赖吗?

曾黎:不会。

《数码》:你做过哪些科技产品的广告和代言?未来还希望做哪类科技产品的代言?

曾黎:没有。数码相机、手机都可以,因为我用的多,比较了解。我觉得做代言之前必须对产品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有互动,有感觉,这样也是对品牌的负责。

《数码》:如果用数码产品作礼物,你会选择送什么?送给谁呢?

曾黎:游戏机,送给朋友。

《数码》:如果给你足够的技术力量,你会发明什么样的数码产品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曾黎:那太多了,飞碟算吗?上太空,去跟外星人玩。

《数码》:语言不通怎么办?

曾黎:不会的,我觉得有的交流是不需要语言的,其实心都会沟通的,顺便再发明一个翻译机吧。

《数码》:想像一下十年后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你智能化的家会是什么样子?

曾黎:车可以在空中飞,当飞机用。

《数码》:本期杂志上市的时候应该是4月了,愚人节的时候,如果让你选择用数码产品跟朋友开个善意的玩笑,你会用什么?怎么做?

曾黎:我可以学学后期,给他发一张把他和别人贴在一起的照片。

上一篇:牛津向左 剑桥向右 下一篇:黑色精灵――三星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