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西方文化移入与中国民族心理的发展

时间:2022-10-20 08:16:25

论现代西方文化移入与中国民族心理的发展

[摘要]文化具有塑造民族心理的功能,西方文化通过语言学习、现代网络、跨国公司、移民与旅居者等方式移入到中国,中华民族在与这些文化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使得中华民族心理在智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证,以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文化;文化功能;文化移入;民族心理

[作者简介]杨俊生,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023―04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闭国门来谋求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我们吸取西方的先进科技、先进管理理念的时候,很难避免西方文化内容移入的现象。文化移入到底对民族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及其功能

1.文化

在近代首先给文化一个明确定义的是英国的人类学家E・B・泰勒,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其次是英国的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其在《文化论》一书中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既包含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将文化分成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改变的人类有机体”两种成分。

第三种有较大影响的是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他们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的定义,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的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应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来)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2.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是指文化对个人、团体、社会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有时也称文化价值。文化有正面的功能也有负面的功能。就正面的功能来说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对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对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整个社会而言,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整合是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则是推动社会的进步。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社会并非总是处于整合状态,非整合状态也时常存在,个人与群体并不总是顺从社会规范,违规范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这种非整合状态和违规行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功能的一种表现。这就是文化的负面功能。

(二)中西方文化所造成的民族性格之对比

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易经》在某种程度是中华民族特性的一种写照。《易经》中着重强调阴阳和合二成一的太极,太极实则就是宇宙之意,因而合二为一是中华文化之精髓,“天人合一”就是这种文化思想的表现,因此在这种思维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中国的“中庸”思想,表现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则强调群体的和谐,个人与集体的紧密联系,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依存,以及谦恭、含蓄、内向、求静等民族心理特性。

西方文化是从古希腊泰勒斯、赫拉克利特等把统一的世界划分为“元素”与“灵魂”两个世界以后,就逐步形成了西方强调二元并存与对立、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地形成了西方人所强调的个体性与主观性,突出个体为中心,将主体与客体看成对立的双方,尊崇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倡导自我中心主义、自我行动自由等内容。所以罗伯特・林德在他所列的20个价值标准中,把个人主义看作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他把“个人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维护自身的利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而在这种极度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熏陶之下,就会形成相应的民族性格,那就是崇尚个人主义、以人为本、竞争、独立、自我奋斗、“天人对立”和求动等等。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跨文化研究表明由此而形成的人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下表是研究对比的结果:

(三)西方文化移入及其方式

1.文化移入

文化移入的概念最早是由人类学家李德菲尔德于1936年提出,具体是指文化上有区别的群体之间,持续和广泛的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当然,文化移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在文化移入的过程中相互接触的两种文化都会因为彼此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文化的接触阶段、冲突阶段和适应阶段。

2.西方文化移入的主要方式

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入,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与途径,通过媒介与途径的作用到达另一种文化环境之中,这样才能达到文化移入的最终结果,我们称这种媒介与途径为文化移入的方式。西方文化移入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语言文字的学习

H.D.Brown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也是第二文化的学习。”为了适应现代国际的交流,每个国家都要培养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外语人才,即便是普通的大、中、小学生也要学习适当数量的外语。特别是我国现在有大量的人学习外语,尤其是对英语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会发现一种现象,也就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相应语言文字国家的文化也就进行了移入,这是因为语言与符号是一种文化必不可少的要素,承载着一种文化的内涵。

(2)现代网络文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网络是较大的概念,包括Internet网、电视、广播、无线电话网络等等。尤其是Internet网在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Internet网所包含的信息是非常大的,而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文字、音乐、画面等进行传播,容易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共鸣,使接受者更容易接受,从而促进了文化的移入。而其他的如电视、广播等也有同样的功效,它使西方的文化移入变得更加快捷,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3)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当今社会中已不再是什么稀罕之事,大家对这个庞然大物已习以为常了。然而跨国公司所带来的文化,会以辐射状的形式逐步影响到与之或近或远的接触者。现代西方国家在我国建立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这种机构不仅仅有一个外壳,而且有其内在的文化,这些内在的文化表现在它们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人员聘任、产品的物质

形态等内容之中。同时,我国的商家为了商业利益,也对西方的文化移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西方的节日在中国传播,就是因为西方的节日往往有一定的商机伴随其中,因而我们会经常地感受到外国的节日在中国流行,如圣诞节等。正是因为这种里应外合的作用,使得西方的文化更加容易地进行传播。

(4)移民及旅居者的文化传播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移民到中国来的人以及到中国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研究跨文化适应的学者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一类是长期居留在某个文化中的非本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如移民;另一类是短期居留在某一个社会文化中的非本文化群体中的个体,称之为“旅居者”,包括商业人士、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传教士、军事人员、外交人员和旅行者。这些人是在西方的文化之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之中深深地带有本国文化的印迹,当他们来到中国,与中国人相互交往接触的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地将这些带有本国文化的内容或多或少地传递给周围与他们接触的人,以致也形成了一种文化移入现象。

(四)西方文化移入与中华民族心理的发展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深的积淀,正如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描述的那样,它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轨迹,是每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因此,要理解西方文化移入对中华民族心理发展的影响,首先就要看到外来文化与主体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看到在主体文化下的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有研究表明,文化融合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保持自己母文化(Native culture)的认同,另一个是保持与之相接触的另一文化的特征――即与另一文化的群体保持关系。这两个维度整合起来可以组成四种文化融合的态度:第一种是整合(Integra-tion)的态度,即认为保持自己的文化与保持另一种与之接触的社会群体的文化是同样重要的;第二种是分离(Separation)的态度,即只保持自己的文化,而不看重与之接触的另一种文化;第三种是融入(Assimilation)的态度,即只看重与之接触的另一种文化而不考虑保持自己的文化;第四种是边缘化(Marginalization)的态度,即既不保持自己的文化也不看重与之接触的另一种文化。实践表明,中华民族能够在保持自己民族主体文化的同时,吸收与整合外来的文化,形成具有本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特定文化融合的现象。

1.智力方面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求同”“求静”等文化观念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特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智力方面就会有注重现实的思维、注重整体性认知、注重辐合性的思维等等。而西方在其特定的二元对立的文化之中形成其特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智力方面就是注重理论性的思辨与论证、注重发散性的思维等等。

应该看到,在西方文化移入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智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下形成的特定智力结构向着中西文化相互补充的智力结构方向发展,表现出中国传统智力在减弱而与社会文化和现代化相适应的智力在增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对现实的认知是较高的,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更擅长解决实际性的与功利性的问题。海勒卜格在1953年用投射测验研究了70名中国被测试者后发现,他们大部分都考虑身边的实际问题。而现代的中国人随着同西方文化的接触,逐步地由对现实性的认知向现实与理论并重的认知方式发展,当然这种发展表现在文化融合之中是一种整合的态度,这种整合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

认知方式从整体性的认知方式向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性认知方式发展。阿贝尔用罗夏墨迹测验研究美籍华人发现,中国出生的华人注重对整体的反应,而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则更注重对细节的反应。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在中国文化的体系中形成的认知方式是一种对整体的认知方式,这种原因可归结为我们在前面所论证的中华文化是一种注重整体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更注重个体价值的文化。因此,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之下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方式。当然在文化的交流与接触中,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这样就促进了中华民族认知方式的发展,由对整体的认知方式为重而逐步地向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性认知方式发展,也就是说除重视整体外也逐步开始重视细节的认知了。

思维方式由辐合性思维向发散性思维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相当重视“一”的,因而在这种文化的培植下,形成了中华民族解决问题的特定思维,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追求单一的答案,以辐合性的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文化由于其对立文化的作用,则注重“多”的答案,表现在思维上则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因而西方文化移入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中华民族特有的追求“一”的答案的辐合性思维方式逐步地向追求“多”的答案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发展。

2.气质方面

中西方民族的气质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坏,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这些气质的变化,使中华民族更加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际的竞争大潮之中显得更加有实力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求“修身”“养性”等自身修养的内容,在这种传统的文化作用之下,形成了中华民族较为突出的气质类型。这样就造成了中华民族的焦虑性较高,自我克制、谨慎性较强,内向性较大,竞争能力较弱等等。西方文化恰好与中国文化互补,他们讲究的是外向、竞争、自我奋斗等等,因而西方文化移入使中华民族在气质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变。有人用“中国人传统和现代化量表”进行测量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气质在减弱,相应的西方文化所造成的气质在增强,主要表现在:焦虑降低,情绪的稳定性在增高;自我克制和谨慎性在减弱,冲动与自发性在增高;内向性减弱,外向性和社会性增强等。

3.性格方面

杨国枢的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是一种社会定向的性格。维尔逊将这种性格概括为一种关系中心倾向。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表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性格因素,主要包括有强烈的群体意识,社交群体,相互依赖,人际关系中心性、权威性,外部控制信念,他律中心倾向,自制的社会内向,讲求实际的现实主义和整体性的折中主义等组成的中国人性格的共同模式。从这些内容来看,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些观念,比如家族观念、宗法观念、“天人合一”观念等等,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定向的性格。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以人为本、竞争、独立、自我奋斗、“天人对立”、求动等等观念是典型的个人定向的性格。通过长期的文化移入,中华民族的性格逐步地由社会定向的性格向个人定向的性格方面演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相互联系,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置身于全球化的进程之外,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在这种碰撞中,我们如果能够像西奥多・冯・劳在他的重要著作《西方化的世界革命》中所说的,反对自我中心文化优越感的盲目自信并显示出谦虚的美德,“所有的人都必须谦卑地向他们身上所承继的文化的局限作斗争,并为涵盖更多人类文化而探索”的话,那么各种文化中的群体和民族就能克服自身所继承文化中的缺陷,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上一篇:论我国21世纪当代图书馆精神 下一篇:论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