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泥土 第21期

时间:2022-10-20 07:56:58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外婆家度过的,记忆中,常跟我玩的是邻家大我三岁的他。小伙伴们抓鱼摸虾,我去凑热闹,他们都嫌我碍手碍脚,我常常气得淌眼泪。惟独他没有一声抱怨,反而驮起我,跟在队伍后面。伏在他的背上,我心里很感激,说,你真好!

童年的我和他,最有趣的要算是雨天玩泥巴。他的手很灵巧,一团泥在手里左捏右捏,就捏出个小泥人来。每次他只捏两个,他把捏好的两个小泥人递给我,看着我用小花和草叶把泥人装扮成一男一女,他就像个大人似地夸我……

那样的日子,真美。

后来,我回城上学,而他在乡村一所小学读书。我走时,他把两个晒干的小泥人送给我。不知为何,坐在进城的车里,我第一次为一个人哭了。

上学后,我去外婆家的次数少了,节假日总是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学钢琴,画画,下棋,他们一心要把我培养成淑女。只是每年春节回乡给外婆拜年是必不可少的,这时我才能和他匆匆见上一面,带回他给我的挥之不去的微笑。

20年后,我大学毕业分在机关工作。因外婆生病,我请假陪同母亲回乡接外婆进城治疗。在外婆的床前,我问起他,原以为他早已娶妻生子,像一般农村男子那样。谁知外婆告诉我,他承包了一家砖厂,至今未娶,尽管去他家说媒的人踏烂了门槛……那一刻,我心里升腾起一种暖暖的感觉。当晚我去了他的砖厂,喜得一脸窖灰的他不知所措。他带我参观窖厂,看着一排排齐齐整整的砖坯烧成的红砖青瓦,我为他骄傲。走时我在他的办公桌上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我一直未向异性敞开心扉,只是思念着一脸窖灰的他,直到父母逼我去跟人约会,我才道出了自己的心曲,父母将头摇得像拨浪鼓。直拖到走入大龄青年的行列,父母才作了让步。不过父母有条件,除非他弃乡进城。他犹豫了。可看到我满眼含泪的期盼,他一咬牙一跺脚同意了。

就在我们举行婚礼时,他的砖厂出了一起工伤事故,他把创业积蓄下来的钱财几乎全赔进去了。我安慰他,有我工作着,日子并非过不去。

住进我父母安置的新房,他难以融入安逸的生活,微笑渐渐从他的脸上褪去。他终于对我说,他想回乡,他不能离开泥土。我理解他,劝他在城里转转,或许能找到精神寄托,毕竟两个人成了家,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城里,也不成个事。他点点头,有几分无奈。

他到街上闲逛,意外发现城里家家户户都爱养花,可寻找“花土”却熬煞了城里人。他脑子一激灵,何不贩卖“花土”呢!

他雇了两个民工,从乡下拖了两车泥土进城,拌上些肥料,再装袋……没想到,生意一开始就走俏。接着他成立了一家花土公司,雇了一帮人,上门给人家换置花土。

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人也精神飒爽。有记者采访他――怎么想到做花土生意?他嘿嘿一笑说:“我自小就爱玩泥巴,长大办砖厂也是与泥巴打交道,妻子让我出门找精神寄托,我一看见家家户户窗台上的花,自然就想到了养育它们的泥土……”

记者笑着对我说:“如今他事业有成,是市里特殊的财富人物,你不怕他移情别恋?”

我不假思索地说:“不怕,从小到大,维系我们情感的就是一团泥土,质朴又有韧性,我还有什么放不下心的。”

上一篇:十二月花开 下一篇:警惕男子不育症的时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