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贵在知心 教人重在教心

时间:2022-10-20 06:52:46

刚从师范毕业,进入中学教书,校长便让我当班主任,转眼之间,班主任工作已十三年了。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落实者。班集体,是个小社会,大家庭,它是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是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而班集体的建设主要靠班主任,他是一个班级的领头羊,在班级工作中担任着组织者、管理者的重要角色,是当家的。班主任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还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与良好行为发展的引路人,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中国有句俗话,叫“教学生要教心”。我想这句话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也就是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心是要和学生“交心”。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我认为以下几点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为重要。

一、教心

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长辈们的“万千宠爱于一人”,大事小事长辈们包办,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的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则自私自利,不明事理,没有吃苦精神,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如果不给他们正确指导,不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将来又怎能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怎能做祖国的栋梁之才、砖瓦基石呢?所以,对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在这方面,我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要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恪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近几年,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不断传入我国,社会风气受到严重影响。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要是说谁诚实,不再是褒扬的话,而是讽刺他傻,死板不灵活,不适应社会潮流。这种社会风气也在严重地侵蚀着中学生纯净的心灵。好像人只有圆滑、自私,才是聪明的。这些不应是社会中的主流,更不应成为中学生的主流。在开学初的班会上,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德国一家大公司欲与国内一大公司合作,然而在签署合约前,德国这家公司的信息员查询到这样的信息,欲合作的公司在许诺的抗灾捐款中没有兑现。于是德国这家公司果断决定,不与这家公司合作,另寻新的合作伙伴。通过这个报道,告诉我们的学生,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活的才有意义。

(二)要充满爱心

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2006年在西安给孩子看病,在火车站附近,我遇见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叟,他对我说:来西安给治脑瘫的孙子送药费,可是所带的钱全被偷了,求我给他点钱凑路费。我给了他10元钱。后来偶然谈起这件事时,大多数人都说我被骗了。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我的学生听,也有许多学生说:“您真傻,他是骗子。”我问学生,那你们认为老师是不是被骗了?有的学生说是,有的笑着不答,有的低头不语。于是我对学生说:“我认为,即使他是骗子,我也感觉我没有被骗,因为那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如果他们有富裕的生活,他不会这么做的。我的这点钱能帮他做点什么,不能算是被骗。”听完我的话,从同学们的目光里我能看出,同学们理解了我的意思。接着我又对同学们说:“我们,包括我,也许都成为不了伟大的人,但是我们能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好人,做一个充爱心的人,让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生活中,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平时的这些点滴教育,同学们都明白了许多事理,在后来的汶川、舟曲抗震救灾捐款活动、救助贫困生活动中,我班的同学都表现的很好。

(三)要拼搏进取

人不无上进之心。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只有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将来才能适应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可是大多数学生,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想上进,想成为好学生,却又付不起辛苦,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这“吃苦”教育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懂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得有付出,得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根据现实的情况,在班内树立典型。我班的杨琦琦同学,入校时是全年级的五十多名,但他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平时的三饭后、空堂、活动课,别人听音乐、聊天、打篮球、玩耍,只有他独自一人在看书学习。在以后的几次考试中,第一次年级48名,第二次年级22名,第四次就排到了年级前十名。经过典型的树立,带动了班上同学的学习。其中一大批同学的成绩也直线上升。学生们明白了好成绩的取得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全班一种踏实奋进的学风蔚然形成。

二、交心

虽然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心情舒畅的教与学。我在教育学生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他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一味地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在教育那些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之前,心里即便有再大的火气,也要压住,记住一条原则,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

八年级时,我们班有一个男生,自由散漫,经常迟到,自习课说话,老师上观摩课时还在说话。我找到他谈话时,列举了这些错误,我问他:“你的这些表现都是怎么回事呀?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他低下头说:“老师,是我的品质不好。”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但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很真实,不遮掩自己的错误。我对他说:“你又错了,老师从来就没认为你品质不好,你的品质也不是不好,你的品质没问题,只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也太不懂事了。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知道给任课老师面子。”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改。”通过此番谈话,从此以后,他真的像换了一个人,每次我在看他时,也是用鼓励的目光,或者小表扬他。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成绩也突飞猛进,已从原来的年级两百多名进入到年级前130名。所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二)信任学生、帮助学生

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再辅之以帮助,学生就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对差生的教育更应注意。在我们的差生中,我从来没有用鄙视的目光看待过他们,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一视同仁。而且对于后进生,不管是在谈心时还是在平时闲聊中,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老师觉得你行,你还有潜力,老师相信你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和老师很容易沟通。

在2006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学生,他是生活委员,成绩很差,但是工作认真负责,而且体育方面很出色。我在和他谈心时就说道:“体育成绩好,主要要靠拼搏,如果你能把拼搏精神用到学习上来,也一定很出色的.”自此之后,他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学习中来,但是由于前面落下的东西太多,一时很难追上来,每当他有畏难情绪退缩时,我总是想办法激励他,并且帮助他把我所教学科补上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学习基本上走入正轨,并且逐渐进步。

(三)倾听心声、关爱学生

运用倾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在倾听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学生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学生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注意学生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

在2003届毕业生中,有一名学生叫范荣,在填写学籍档案时,在父母一栏中改填的是爷爷、奶奶,我问他为什么?他当时只哭不答,我就没再多问,事后单独问时,他哭着说,他家中只有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爸爸在他三岁时意外死亡,妈妈带着一岁的弟弟改嫁到同村,而且从来没有管过他,家中生活非常困难。在叙说中眼中充满了仇恨,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平了。我倾听了他的心声后,立刻意识到他存在着重大的心理问题,应该给他关爱让他重新找到自我。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发动全班学生给他捐款,平时在生活上也处处关心、帮助他,我送给他一些学习用品,时不时的在生活上接济他,在他参加学科竞赛时送给他路费和生活费;并且时常开导他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心里要充满阳光,对未来要充满希望。在众多人的关心与感染下他终于从思想的沼泽中走了出来,后来以全考片第七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平泉中学”,在2006年顺利地考入了黑龙江大学,现在已参加工作了。

事实说明,多去倾听学生心声、多去关爱学生,这是新时期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和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班主任在各项工作中,要善于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班集体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

上一篇: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认识 下一篇:浅析克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