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招答好名句默写题

时间:2022-10-20 06:49:44

七招答好名句默写题

回答名句默写题,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写错别字。要想将字写准确,死记硬背也许是一条途径,但考生也可以试一试本文介绍的七种方法,可能在备考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记住生僻难写字

有些名句中,有生僻字或笔画繁多的字。这些字往往成为名句默写的绊脚石,考生需要在平时就多记多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壑”字的写法比较复杂,需要写清笔画,有的考生往往遗漏“睿”里面的一横,造成错误。“嫠”字不常用,也不常见,容易写错。

2.区分同音异义字

默写出错,很多缘于同音,而辨清其形区别其义,有利于加深理解、记忆,是突破这一默写瓶颈的良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初嫁”,刚刚出嫁。因此,不能写成“出嫁”。

3.区别形近字

默写出错,也有不少缘于形近,但只是近,毕竟有异,因此须在“近”处发现不同,再联系其意思,这一问题就不难解决。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浆”,汁液;“桨”,划船的用具。“水浆”只能写“浆”,不能写成“桨”。

4.辨清音近义近字

有的同音、近音字,意思相近或相同,但字形不同。考生默写时,还得依照原样书写,不得以同音、近音的近义字替代。不过,在平时复习时,考生可以将这些字进行对比,以加强记忆。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裱А罚

这两句中的“致千里”和“至千里”意思相同,但“致”和“至”不同。考生可以联系语境,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

5.留意古今通假字

古诗文中,有不少通假字。考生在默写时,要按照古人的写法写。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禁”在默写时不能写成“尽”。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按照教材的解释,“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通“樽”,但在默写的时候,考生不能写成“樽”。“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直”,考生也容易误写成“值”。

6.注意词序、句序

考生在默写时,还要注意词序和句序的问题。有些词语或句子依照现代汉语的用法,似乎这样说可以,那样说也不错,但是考生必须尊重古人用字造句的习惯,依照原文默写。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西东”只能写成“西东”,不能写成“东西”。

7.不要遗漏或更换虚词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由于虚词在意义方面表现不出来,一些考生在默写背诵不熟练或者只记住大致意思的语句时,往往出现遗漏或更换虚词的情况。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则”字常常被考生遗漏,“矣”字也有不少考生写成“也”字。

上一篇:美国同人作品第一案 下一篇: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