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无千岛湖(下)

时间:2022-10-20 06:49:02

古村遗梦

千岛湖游客来去匆匆,很少人会留意,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箩筐的故事,这里也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忆水下的那座城,那个曾经的故乡。

在余年春的一本相册里,我们看到了一张古民居的照片――白墙黑瓦小天井,典型的皖南民居风格。“这是孙家坞”,余年春告诉我们。

在千岛湖流域,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已为数不多。为了找寻当年新安江流域古村古镇的风采,我们决定驱车前往孙家坞。

孙家坞位于千岛湖西南边的姜家镇,车子从一条山路拐进,摇摇晃晃地向山林前行了约摸20分钟,便在路边停下。路的另一边,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现代的水泥房随意地建在一起。

孙家坞不大,村子总共就几百人,老房子据说有40多栋,大多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不乏一些内部保存完好的古屋。像梁上的木雕,飞禽走兽、盘龙舞狮的兽首竟侥幸地躲过了“破四旧”运动,现今依然在梁上神采奕奕。燕子也特别偏爱老房子,它们会在一楼天花板上筑几个窝,然后三三两两叽叽喳喳地在天井洒下的阳光中穿梭。

在徐福莲婆家的老房子里,我们看到了天井周围一楼的窗户木雕,竟然雕刻的是遂安古城的城墙和亭台楼阁。“如果我公公在家,他会讲出这些是什么地方,不过他现在打野兔去了。”徐福莲笑着说。

偌大的老房子,全靠小天井取光,再加上精美繁重的木雕,老房子在岁月的沉淀中越发显得神圣且令人敬畏。就算开朗如徐福莲,也“害怕一个人在屋里睡觉”。

百年老房,住着却未必舒服。阴暗,潮湿,蚊虫也多。在村民追求舒适生活的道路上,很多老房子被推倒,建成了现代的水泥房。也有些老房人去楼空,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败。

站在村里的高处,村中房子新老杂陈。同行的伙伴说,这些老房在夹缝中生存。

时代的车轮已然轰隆隆地碾过,在这个山间小村落投下斑驳而沉重的印记。这些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老房子,仿佛在等待最后一天哀叹一声,然后轰然倒下。

孙家坞不是旅游景点,不管是在新安江惠及遂安老城的年代,还是在千岛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在,这个偏安于山区一隅的小村落都无法从中受益。

另一个古村

芹川是位于千岛湖西南方的另一个古村落,与孙家坞相比,芹川的状况似乎要好一些。

芹川是一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一条小溪流经村子。河岸边,有成排的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错落有致。

据说,站在高处看,这条小溪在村中流成“王”的形状,与此对应,王正是芹川的大姓。溪水潺潺流动,间或有农妇在河边洗衣,就算在夏日的狂躁中,村子也显得安静、祥和。

芹川的规模要比孙家坞大得多,老房子多为明清古建,样式也很多,有普通民居、大户人家、祠堂,还有闺女家的绣花楼。和国内所有的古村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家留守在此,安静的气氛中隐约散发着些许暮气沉沉的味道。

现在,芹川也正在被开发作景点,每逢周末,就有许多周边的游客驱车前来,对着这些老旧的建筑大按快门。

我试着从这些仅存的古村落中,去寻找当年淳安古城的影子。

“差远了!”王谏正老先生直摇头,他也是淳安人。“老城的大户人家,房子多气派。老城街上,中间铺的是青石板,两旁是鹅卵石,青石板吸水性特别好,下雨之后,地面是不会积水的。”

当年的淳安,水路陆路四通八达,商贾兴盛,物产丰富,被称为“粮仓”。山间的小村子,又怎能与富庶繁荣的淳安相比?

在一些珍贵的老照片中,依稀可见古城当年的风采。依山傍水的古城,大气而秀美。

若是没有千岛湖,也许新安江边依然帆影点点,江里有孩子在嬉戏,水下有鱼在游动。而今,对古城的念想,也许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

广阔的千岛湖,依然以静美的姿态,向慕名而来的游客无声地诉说着那些深埋在水底的故事。

上一篇:东纳藏区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