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与研讨

时间:2022-10-20 04:27:07

关于水利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与研讨

摘要:水利规划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大前提,同时也是提高水利建设质量以及水利管理水平的关键依据。近些年来,我们国家虽然在区域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区域水利规划的具体工作之中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水资源配置不合理、防洪除涝规划工作不到位以及中小河流整体规划体系不够完善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之上严重的阻碍了区域各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水利规划中的相关问题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规划;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水利建设发展面临着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抓好本区域的水利规划工作,是地方水利行政部门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水利规划工作的要点和措施进行明确,对水利部门进行规划的管理和编制,实现规划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1、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

所谓水利规划,就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而制定的总体措施安排。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建设方针与发展目标和有关地区、部门对水利的要求,以及规划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特点,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工程布局和资金配置,提出一定时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以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方针、任务、对策、主要措施、实施建议和管理意见,作为指导水利工程设计、建设计划安排,以及水资源管理和水工程运行管理等各项水事活动的基本依据。

具体地讲就是通过水利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确定水利发展的任务和重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特点和问题,提出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确保防洪安全的要求,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措施和对策;根据国家财力状况和市场筹资能力,确定水利建设的规模和步骤。

2、优化水利规划的重要意义

近年,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水利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合理地兴修水利是水利规划工作的重点。

通过对水利规划工作的不断优化.解决区域水利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规划方案.实现区域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水利规划成果才能引领和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科学、和谐、稳定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优质、持续、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支撑。因此,水利规划方案是否完善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3、关于水利规划中的相关问题

3.1、规划目标单一,综合性规划少

大多数规划成果为水电开发规划。虽然在考虑水电开发目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兼顾供水、灌溉等目标,但考虑的全面性有所不足。规划要围绕解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合理用水和生态用水这5个层次,结合主要区域矛盾确定规划目标。

3.2、规划经费普遍不足

由于经费缺乏,许多该做的规划没法做,大多数河流没有开展综合性规划。在业主需要开发,特别是水能开发时,只能由业主出经费开展局部性的专业规划,这也使得河流的综合开发功能考虑不足。水利规划涉及面宽,技术和经验性工作的要求高。要搞好规划工作,必须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3.3、水利防洪除涝规划工作不到位

在区域水利规划中,我国在防洪除涝方面特别是城市防洪除涝方面工作还不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产汇流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各种极端天气的发生。近年,城市因洪致涝、因涝致淹事件频频发生,凸显了城市防洪与除涝体系建设标准偏低的普遍问题。这不仅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给区域内的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3.4、水利建设规模规划不当

在进行水利规划的过程之中,规划人员往往会对区域水利建设规模规划不当。通常情况下,规划人员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把握不准。制定的区域水利建设规模偏小,导致水资源的供应量不满足各行业需求量,从而对区域正常发展带来影响。而区域水资源的利用量超过可利用量,又会对区域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3.5、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水资源在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经济与环境之间等的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经常出现水资源浪费或者是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些区域水利规划的方法过于传统。规划方案欠佳.不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4、水利规划的管理与实施

水利规划涉及防洪安全和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工作,大都属于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规划。在政府组织下,按照己批规划确定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有计划开展单项工程的前期工作,进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立项后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实施建设。在制定基本建设年度计划时,应尽量按照水利规划确定的目标、重点及项目进行安排。

加强管理,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明确任务。根据规划任务要求,编写任务书和工作大纲,明确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规划内容。组织专家会议审查编制规划的必要性、内容、方法和途径,防止低水平重复,核定工作经费,履行审批手续,做到核定经费与工作内容及时间基本相协调。二是检查落实。对规划的编制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参与规划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处理,协调有关工作,特别是做好对规划中间成果的检查,掌握工作进度,了解初步成果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三是成果审定。组织专家会议进行审查,修改完善规划成果,及时组织有关审定和报批工作。

5、水利规划的对策以及建议

5.1、水利现代化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同时期对水利建设的不同需求,落实从饮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经济用水、生态用水5个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当前很多地方的水利规划工作还有着较大的不足,难以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地方的水利规划工作时应该注重与时俱进,以发展的观念和新的思路进行规划。

5.2、在对某些条件较为合适的地方开展水利规划工作时,应该向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学习经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有着齐全的水利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了水利现代化的时期,水利规划的重点已经向水资源的配置优化、防污、节水、环境保护等方面转移。这种眼光长远且高效的水利规划工作,既能够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又能够使农业供水和防洪等需求得到保障。

5.3、在地方的经济条件发展成熟之后,应该推进当地的水利规划改革,鼓励节约用水、保护耕地,以对农业用水难题进行破解。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之下,实行终端水价的机制,进行计量收费,能够对农民节水意识的提高起到有利的作用。另外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进行灌区渠系末端改造工作,为终端水价机制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水的需求量也逐渐的增多,对水环境、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防洪、排涝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龙头的水利规划,也要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防洪、排涝和改善水环境等角度出发,系统解决区域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从而达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桑猛,郭玉红.现代城市水利规划与建设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Z3:60+41.

[2]胡建林,杨飞,洪伟,赵春潮.区域水利规划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法[J].中国水利,2013,16:27-28.

[3]吴泽毅.水利规划中的水质问题[J].水利规划,1995,04:66-68.

[4]周建锋.水利规划中的常用优化方法[J].湖南农机,2008,11:144-145.

上一篇: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源谐波问题 下一篇:简析光在建筑空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