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阅读的培养

时间:2022-10-20 04:10:45

浅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阅读的培养

摘要: 学会阅读学习,是高科技时代接受学习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探究的重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学会检索核心、提问问题、验证方法、讨论问题,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阅读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 课堂 阅读 有效 质量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增进理解能力,并在阅读实践中锻炼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新知,发展能力,形成新的价值观念与态度。在高科技时代提倡“学会阅读学习”,主要是指学会通过阅读获取新知,发展自己。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此观念,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学会检索核心,培养概括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在速读或浏览中发现新鲜信息,学会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在不同的著作或篇章中选择相同相关的信息,学会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矛盾,还要学会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既定目标、修正个人认识等等。总之,既然是有目的的阅读,就不仅要围绕目的进行阅读,而且要在阅读中转变自己。

例如:先阅读第(1)题的解法,再解第(2)题。

(1)已知p -p-3=0,1/q -1/q-3=0,p,q为实数,且pq≠1,求p+1/q的值。

解:pq≠1,p≠1/q,又p -p-3=0,1/q -1/q-3=0,p和1/q是一元二次方程x -x-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p+1/q=-(-1)=1

(2)已知2m -3m-7=0,7n +3n-2=0,m,n为实数,且mn≠1,求m+1/n的值。

在这里,检索首先反映的是主体状态,是学生对第(1)题信息的取舍态度和处理方法,然后来解决第(2)题。通过学习此题学生的概括能力有所增加,阅读学习的信心也越来越高。

二、学会提问题,培养灵活思维

提问是理解的基础,也是阅读的重要环节。学习主体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必然伴以大量的联想、提取、建构、解构的思维活动,使新的信息符号与个体头脑中的信息符号以至记忆表象结合起来,从而接纳理解新的信息或者修正固有的认识。学会提问,就是要学会寻找新旧信息之间的矛盾,寻找信息符号与记忆表象乃至生活实践之间的矛盾,并在诸多矛盾中发现其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没有问题就难有理解,而没有理解,新信息就不能成为个人认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提问是阅读学习的环节之一。提问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发现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完全拜倒在书籍面前,以为书上的必定是对的,缺乏批判思维能力,是主体性不强的表现,更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例如: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多少?

先让学生反复阅读,一部分学生很快提出问题: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哪条边是斜边?因此,对这题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从而得出解题途径。

三、学会讨论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所谓讨论,既包括显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讨论,也包括在同一个体头脑中进行的隐性讨论,即自己从两边想想,自己同自己讨论。讨论的基础是倾听,是在阅读中、在生活中主动获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是为自己或为对方寻找实际的证明材料或观点主张的逻辑关系。对学生而言,学会讨论就是学会倾听,学会在实际与逻辑的证据面前修正自己的认识,服从科学真理而不为情感或利益左右。学生还要学会与同伴、与不如自己的人讨论,学会同强过自己的人、同长者或权威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学生个人的阅读行为,会转变为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互影响、交互启发的合作活动,从而把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个人阅读活动的社会化。在高科技时代,实时交互的信息传递,正是现代阅读形式的重要表现。学会讨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把学生置身于社会背景之中,置身于交流的环境里,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把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一步统一起来。

四、学会验证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学会验证方法,就是学生不但要学会搜集现成的数据,搜集文字材料或实际生活中的证据,而且要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调研方案,取得新的数据或证据,来证实或修正个人的认识,证实或修正书籍中的观点。包含验证在内的接受学习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接受学习。就初中教学而言,验证可以有多种形式,也会因种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全面展开,但是,必须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就培养验证意识,必须尽可能创造学习验证的机会,培养其相关技能态度,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实现的要求。

例如:自学分式方程时,解方程2•|x-3|•(x+1)=2。

解:去分母得

2(x+1)-3x=2x(x-1)

去括号得

2x+2-3x=2x +2x

整理得

2x +3x-2=0

解之得

x =0.5,x =-2

检验:把x =0.5,x =-2分别代人原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

所以,原方程两根为x =0.5,x =-2

学生通过自学,反复思考能否有其它验证方法?经过仔细研究,得出:把x =0.5,x =-2分别代人公分母,只要公分母不为0,就是方程的根(每步解都要正确)。

总之,以上四种是传统教育中比较忽视,而在初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又是接受学习改革的富有生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学习化社会发展的关键要求,是需要在教学改革中着力探索的方面。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最终就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子平.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山东教育,2003.

[2]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数学通报,1999.

[3][美]詹姆斯•杜布森著.让孩子自信过一生.新华出版社,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下一篇:数学讲评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