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多维课堂联动平台,促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时间:2022-10-20 02:44:48

创多维课堂联动平台,促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2-0030-02

摘要:计算机学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院在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几年来,我们不断转变观念,总结经验,探索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新路子。本文介绍了我校的经验。

关键词:实验实训;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依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思想,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构建了“两课堂、三层次、四模块和五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两课堂指:第一课堂的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第二课堂的学生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独立设置的上机实验课和理论课中配置的实验课。

三层次指:实践教学内容按年级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从基础到专业、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建立三级实践教学平台。第一个层次,使低年级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第二层次,对二、三年级学生,通过实践训练除继续培养动手技能外,还加强智力技能、理论技术的培养;第三层次,培养高年级学生应用已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模块指:第一模块为课程实验模块,第二模块为实习实训模块,第三模块为科技活动模块,第四模块为社会实践模块。

五特性指:(1)目标模式的“整体性”。根据培养目标,将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到开展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渠道之中。(2)渠道模式的“多元性”。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学校和实习单位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课堂教学训练、实验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等实践教学体系。(3)形式模式的“开放性”。开展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等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4)过程模式的“全程性”。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贯穿始终,时时处处体现“实践”教学元素。(5)考核模式的“灵活性”。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

2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突出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

(1)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整合实践课程

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固定学时、明确目标。突出职教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为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各专业根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项目和内容,压缩了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编写实验指导书、制定实验卡、实验报告等内容。

(2)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采取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块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以赛促学法等,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照方抓药”的做法。

基础性实验实行以完成作品、任务为手段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后,让学生制作图文并茂的海报,培养学生文字、表格编辑排版的能力;学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后,让学生对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 ;学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后,让学生制作贺卡、演示文稿,培养学生的制作编辑能力。学习网页制作后,让学生制作一个自己的主页等。

专业性实践主要进行能力拓展。如结合一个网络工程、了解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结合一个局域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及管理情况;深入单位调查了解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范围和应用情况,到工厂参观了解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和方法。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了项目认证制度,进行了省级教师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结合教学内容编制课件,结合工程项目设计编制程序,以保证其质量。

3以完备的实践教学资源,保障实践能力的培养

(1) 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实验条件,为校内实践打下良好基础。筹建了数字媒体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网络工程与管理实训室、数据库技术实训室、局域网组网组建实训室。新建了计算机房、增加计算机设备,配备奔腾计算机100多台;计算机房实行全天候开放,增加实验操作机会;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构建以“校园网”为依托,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生态圈”的网上教学系统和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建立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提高设备完好率。

(2)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能力训练

校外实践基地是高师院校促进教、学、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高师教育健康、良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校外实践基地是课外实践教学的载体和平台,其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实践基地的存续上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拓展,在建设上要有针对性,结合实践教学需求,突出建设重点。

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实习主要以参观实习为主,实际操作为辅。为了使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有的放矢,所以在实习前要积极联系社会实践基地,踩点调研,结合专业和时事热点,精心策划实践活动校外实习,实习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实纲,按实习教学要求和进度计划指导学生实习,并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与检查,防止走过场。实习的主要内容是:

参观计算机中心,全面了解计算机的有关配置(比如显示器、打印机、鼠标、绘图仪、扫描器等等)及各种配置的型号、功能和用途。了解计算机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方法。

结合一个网络工程、了解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

结合一个局域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及管理情况。

深入单位调查了解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范围和应用情况。

到工厂参观了解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按专业实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并组织学生搞好实结。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对实习单位的现代化设备、应用及管理等有了必要的了解和掌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

4以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实践能力培养的空间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和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策划能力,巩固、加深、扩大课堂教学成果。作为职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必须围绕着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进行,要突出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定期开展计算机知识讲座。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让学生及时了解不断涌现的计算机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发展空间。

利用活动时间,让学生深入到计算机房,帮助实验老师维护机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课题活动,要求学生“每日一设想、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每人完成一作品”。经过两年多的实验,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上一篇:程序设计类课程综合实验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