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与检测漫谈

时间:2022-10-20 02:27:53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与检测漫谈

【摘 要】在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使用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严重的影响到收听的效果和质量,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原因,对其进行调试和检测,进而保证收音机的接收效果。本文笔者分析了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在使用中的一些障碍,并作出了相应的调试和检测,进而为收音机的调试检测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电台;声音;调试;检测

对于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来说,出现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收到电台但是声音不清晰或者是台很少;另一种是收不到电台,并且没有声音,以此需要对其进行调试和检测,在进行调试或者是检测时,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查看各个元器件,进而有效的消除故障,以便发挥收音机的功能。

一、对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

在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可以收听到电台但是不清晰并且台很少,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调试,在对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进行调试时,一般采用的是三点通调,即从低端、中段和高端等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低端进行调试,通常情况下是将收音机调到中央二台,指针的刻度对应着630khz,然后对双连电位器进行调试,在调试准确后拨动输入回路线圈相对磁棒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使音量达到最大,最后在无感的小起子的帮助下,其纳入到中频变压器的磁帽,将音量控制器向着音量的最大方向旋转,保证音量的最响,一直旋转直到听到低端的电台广播。其次,要对中端进行调试,即将收音机调到中端的电台,如位于981khz的中央一电台,直到能够清晰的听到中端的电台广播为止。然后,要进行高端调试,一般是将刻度指针指到当地的电台,再对中频的变压器进行调节,注意在调节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缓慢,在两个高端频率补偿电容的支持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听到清晰的地方电台。另外,在对中周进行调节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调试,即绿红白的顺序。同时在进行调节时,除了次序不能出错以外,还要注意将音量调低,这是因为人对声音率低的变化是相当敏感的,因此在需要经过反复的调整,直到人能够听到响亮的声音。

二、对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检修

在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收不到电台或者是无声的情况,引起此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电池接触不良、电池的引线断开、电路发生故障或者是元器件的损坏。在出现以上问题时,单纯的调试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检修,甚至要更换元器件。对收音机的检修主要有静态检修和动态检修:(1)静态检修。在收音机的两端加上4.5伏的直流电压,在万用表的作用下对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的电压进行测量,如果电流在6毫安以内,则说明电路是正常的,如果电流超过6毫安,说明电路出现故障,需要对其检修。如果各个元器件的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说明收音机是处于静态,即整个元器件是没有故障的,这就需要进行动态的检修,但是如果电流超出规定的范围,表明元器件方面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测,进而找出症结所在,采取相应的检修措施。为了快速找出静态下的故障,一般采用直观检查法和测量法,前者是利用眼看手摸的方式进行初步的检查和分析,主要是检查各个元器件的安装是否正确,是否出接错虚焊的问题,通过对三极管变压器的温度可以判定出变压器是否出现故障,后者是对收音机的电阻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通过对测试结果与正常工作结果的比对,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2)动态检修。如果收音机在静态下的是正常的,需要再对其进行动态的检修,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功能检查法,即对收音机的元器件进行逐一检查,及时发现元器件在功能方面的异常,通过输入信号,再在示波器的帮助下对输出的情况进行检查。这一方法对收音机的检修起了积极的作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对变频管BG1的发射极进行检测,再对中放管BG2 和BG3的集电极的波形进行检测,再对波二级管的负极进行检测,再次要对低频管的BG4和BG5的集电极的波形进行检测以及对BG6和BG7的发射极的波形以及电容波形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采用对管的方式,确保检测的正确性.通过以上环节的检测,可以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修缮收音机工作中的问题。

总之,在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应用中,受到电路问题以及元器件方面的问题的影响,总会出现一些故障,例如声音不清晰或者是无声或者是无电台的现象,这就需要先对其进行静态检测和检修,其次在进行动态的检测和检修。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收音机的调试和检修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电子技术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徐晶莹.在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与检修[J].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11(9)

[2]李凡.在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应用故障分析[J].科技杂谈.2010(11)

[3]孟凡正.动态检测在收音机故障分析中的应用[J].科学.2009(8)

上一篇:论科学技术的系统功能 下一篇:致明德布局韩国